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1)
2023(11244)
2022(9422)
2021(8612)
2020(6795)
2019(15638)
2018(14898)
2017(28601)
2016(15415)
2015(17021)
2014(17103)
2013(16891)
2012(16088)
2011(14771)
2010(15487)
2009(14663)
2008(13669)
2007(12553)
2006(11625)
2005(10876)
作者
(44656)
(36865)
(36713)
(34941)
(23606)
(17856)
(16814)
(14415)
(14344)
(13578)
(12623)
(12305)
(11921)
(11835)
(11733)
(11515)
(10860)
(10766)
(10740)
(10673)
(9570)
(9123)
(9036)
(8599)
(8448)
(8429)
(8355)
(8182)
(7618)
(7376)
学科
(69028)
经济(68964)
(43721)
管理(42424)
(33496)
企业(33496)
中国(28780)
(26889)
金融(26888)
(25286)
银行(25276)
地方(24856)
(24634)
(21700)
方法(20765)
数学(18214)
数学方法(17932)
(17623)
业经(16907)
(16163)
农业(15238)
地方经济(12705)
(12697)
贸易(12677)
(12218)
(11906)
(11735)
中国金融(11312)
(11123)
环境(11115)
机构
学院(217910)
大学(212877)
(94634)
经济(92411)
研究(81185)
管理(80309)
中国(68776)
理学(66651)
理学院(65833)
管理学(64853)
管理学院(64430)
科学(46724)
(46555)
(45924)
(41325)
中心(38772)
研究所(36872)
(35868)
(35488)
财经(34375)
(30945)
(30513)
北京(30486)
师范(30262)
(29337)
(29304)
业大(28727)
经济学(28609)
农业(27397)
(25742)
基金
项目(135753)
科学(106675)
研究(104595)
基金(94791)
(81111)
国家(80341)
科学基金(68533)
社会(65855)
社会科(62543)
社会科学(62530)
(55219)
基金项目(48796)
教育(46872)
(45699)
编号(43713)
自然(41085)
自然科(40104)
自然科学(40096)
资助(39464)
自然科学基金(39322)
成果(36662)
(35986)
课题(31988)
重点(30986)
发展(29648)
(29244)
(29130)
(28393)
(27044)
创新(26542)
期刊
(115385)
经济(115385)
研究(73566)
中国(52379)
(40561)
金融(40561)
(34781)
(33937)
管理(30921)
科学(27915)
教育(27810)
学报(27746)
农业(23168)
大学(21669)
学学(20229)
技术(20126)
业经(19894)
经济研究(18245)
财经(16814)
(14501)
问题(14426)
(11954)
(11834)
国际(11457)
技术经济(11152)
(10788)
论坛(10788)
理论(10526)
世界(10464)
商业(10319)
共检索到36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亮  衣保中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在促进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银行业建设力度、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玥  王如渊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和三大经济中心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得出东北地区与三大经济中心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金融发展的滞后会影响其经济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辉  
当人们对虚拟资本(比如次级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丧失信心时,将纷纷抛售虚拟资本,追逐货币,货币内在矛盾激化,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根源在于货币和资本内在矛盾的激化。东北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不高,金融机构发展迟缓、银行不良贷款水平较高、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美国金融危机对东北地区经济和金融业的冲击不大。在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策略包括防止不良贷款产生、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加强企业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君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斌  张宝祥  
近年来,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的占比不断降低,债券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新型融资渠道占比不断提升。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在规模增长、结构调整和创新优化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东北地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调控引导优先,培育市场竞争繁荣"的战略思路,树立以增加金融供给为核心目标的金融扩张理念,健全功能配套完善的金融体系,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以强势的政策因素驱动东北地区金融业提速成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文  
当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中,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接续产业,首要面临的问题还是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可能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金需求,而且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因此,要摆脱依赖国家政策倾斜和援助的传统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资金问题。本文从金融中介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融资方式的创新等几方面阐述了东北振兴中的资本供给将主要依靠市场化运行的金融渠道来筹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孟春  姜会明  
饲料产业是联系着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和消费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发展饲料产业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饲料加工业是饲料产业的主体,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地区的饲料加工业从无到有,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饲料生产、销售、研发体系,从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加工生产的综合情况和产能状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小规模分散经营、检测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等问题。因此,如何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是促进东北地区饲料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东北地区饲料产业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磊  张琢  金兆怀  
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资源的整合再分配,是实现东北地区协作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受深层次体制性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缺乏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职能与产业分工趋同、城市群空间发育水平偏低、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外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城市空间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全面启动,需要以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区域大通道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策支持为动力,完善东北地区协同发展促进机制,形成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关系,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建立对外开放经济带,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措施,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娇  刘家明  姜丽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探究东北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经济及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助天眼查软件获取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2009、2014、2019年3个时间节点的A股、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速度放缓;东北地区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均实现等级跨越式发展,达到高水平的产业则平稳发展。(2)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中部“极区”、南部“S型极带”现象加强,集聚特征减弱,省域空间分异逐渐增强;各类产业发展水平空间重心南移,扩散与集聚效应并存。(3)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格局演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浩飞龙  王彬燕  王士君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公众对网络购物认识程度的提高,县域及其所管辖的农村地区迎来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机遇。基于阿里研究院提供的东北地区177个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数据,分析了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差异显著,中心与外围、县级市与一般县(旗)两种分异并存;发展较为成熟的县域较少,且多分布在边缘区域,中部县域大多单一指数较高;空间冷热点集聚特征明显,广大中部地区低值集聚、外围及沿海县域高值集聚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和发展环境是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天奇  余璐  石振武  武永祥  
为发掘东北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基于PSR模型和绿色经济内涵构建体现经济—环境—社会复杂系统内部及系统间作用关系的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法和CRITIC法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测度2015—2021年哈长和辽中南城市群绿色经济水平并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北京“虹吸效应”高于“涓滴效应”,京津冀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低—核心高”的异向匹配特征。哈长与辽中南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最低,但在2016—2018年呈相反态势。上海“涓滴效应”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核心城市呈现高等级同向匹配特征。哈长城市群大庆因“资源诅咒”导致经济萧条,而辽中南城市群中的大连以文旅资源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慈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毕明  汤淮龄  敬然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时期东北全面振兴的必要条件,东北地区曾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做出巨大贡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我国未来建设中仍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东北地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从路径演化中探求振兴东北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抓住制度革新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本文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际成效进行阐述,结合我国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建设的要求,通过分析当下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问题,为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逻辑,寻求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新突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英姬  宋玉霞  赵淑英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过去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指导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资源面临枯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以前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绿色经济的产生、兴起与内涵,并就东北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毕菲  
东北地区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缓慢、流失、投资不足等问题,造成人力资本明显不足,这对东北地区的人才红利效应、经济发展活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直接影响。如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人力资本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东北地区应通过多元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引育结合,集聚人力资本发展力量;通过政策激励,激发人力资本创新动力;通过完善服务,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