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2)
- 2023(3194)
- 2022(2885)
- 2021(2674)
- 2020(2143)
- 2019(5150)
- 2018(5145)
- 2017(9495)
- 2016(5329)
- 2015(5965)
- 2014(6008)
- 2013(6008)
- 2012(5593)
- 2011(5251)
- 2010(5180)
- 2009(5004)
- 2008(4912)
- 2007(4459)
- 2006(4125)
- 2005(3665)
- 学科
- 济(24308)
- 经济(24297)
- 管理(20690)
- 业(13927)
- 企(11073)
- 企业(11073)
- 环境(10769)
- 方法(10014)
- 数学(8735)
- 数学方法(8600)
- 地方(8589)
- 资源(7337)
- 农(6811)
- 划(6736)
- 和(5706)
- 学(5652)
- 中国(5082)
- 农业(5020)
- 地方经济(4872)
- 业经(4568)
- 发(4476)
- 财(4460)
- 规划(4395)
- 生态(4385)
- 环境规划(4234)
- 理论(3204)
- 人事(3144)
- 人事管理(3144)
- 技术(3142)
- 制(2947)
- 机构
- 学院(80092)
- 大学(80076)
- 管理(32721)
- 济(31057)
- 经济(30342)
- 研究(28804)
- 理学(27997)
- 理学院(27669)
- 管理学(27175)
- 管理学院(27048)
- 中国(21282)
- 科学(19894)
- 京(18027)
- 所(15291)
- 农(14405)
- 研究所(14195)
- 中心(13600)
- 业大(12924)
- 财(12394)
- 江(12150)
- 范(11735)
- 师范(11654)
- 农业(11335)
- 北京(11292)
- 院(10528)
- 财经(10155)
- 州(10033)
- 科学院(9613)
- 师范大学(9400)
- 经(9116)
- 基金
- 项目(58449)
- 科学(45297)
- 研究(41602)
- 基金(41265)
- 家(36852)
- 国家(36583)
- 科学基金(30813)
- 社会(26247)
- 社会科(24872)
- 社会科学(24859)
- 省(23291)
- 基金项目(22378)
- 自然(20081)
- 划(19432)
- 自然科(19392)
- 自然科学(19385)
- 自然科学基金(18989)
- 教育(17767)
- 编号(16927)
- 资助(16676)
- 发(13483)
- 重点(13397)
- 成果(13221)
- 部(12520)
- 课题(11324)
- 创(11178)
- 科研(11095)
- 国家社会(11047)
- 计划(11014)
- 创新(10555)
共检索到116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琛 谢辉
作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是东北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5类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结论是: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基础优于全国均值水平60%以上,未来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能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3个方面,然而,欲开发上述资源潜力则须考虑到与水资源供给潜力的平衡;能源(石油)资源开发潜力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将对地区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043增长到本世纪2000年的0.166,人地...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 安全 东北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政治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卓 刘昌明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50年来,在工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面积缩小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合理利用地区水资源,量水而行、适水发展,节约与高效并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和环境问题 对策 东北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辉 程晓凌 张雷 姜巍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 东北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殿伟 尹豪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党中央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王颖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王舒 王海娜
本文利用动态DEA模型对2005—2013年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了各市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并对结果差异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自然可处置性效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各地区差异不明显;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存在化肥施用过度、施用结构不平衡、滥用农药情况严重等问题。管理可处置性效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政府不断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起到推动作用。为改善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政府需要加大玉米种植科技推广力度、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渠道、继续推广保护性耕种技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 张郁 李雅军
随着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振兴理念,关系着东北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以东北地区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统DEA的C2R、BCC模型,对"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的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改进DEA的SBM模型,从能源环境效率视角,评价三大城市群经济—环境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因投入规模不足或环保技术落后等原因,三大城市群环保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心城市环保效率达到DEA有效的数量较多,但该产业集群整体上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大,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的经济—环境协调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建立城市群内部与城市群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机制等途径,促进东北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城市群 环境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建玲 陈佑启 姚艳敏
在GIS的支持下,选定东北后备农用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因子,通过GIS的权重叠加模型运算,对东北地区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于开发、利用和保护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后备农用地 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月圆 董晋 崔宁波
确保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对稳定国内粮食有效供给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呈现“高产出”和“高投入”并存的局面,资源环境经过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后已接近承载极限,尤其在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持续增粮与稳步提质、整体统筹与局部发展、政府监管与粮农逐利等多重目标间存在明显冲突。为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与粮食生产的协同,各目标冲突的协同思路在于以资源利用红线、环境承载容量、中长期粮食产能为着力点,保住底线、稳住下限、突破上限,协同推进资源环境与粮食生产扩绿、提质、治理、增收。未来应着重从优扶持、守红线、兴主体、促转型、强监测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构建更具效率的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同体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沈诗杰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维良 纪晓岚 柳中权
城市发展就是城市利用和争夺资源的过程,城市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差异。有效需求理论对短期增长和发展能进行较好的解释,而长期的发展依赖于资源的有效供给。城市对实体资源具有相对较强的掌控能力,实体资源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根基,他们可以提升城市比较优势,获得长期发展效益。本文对东北地区34个城市的资源禀赋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主要由人力资源的差异决定,因此,城市应加强人力资源积累,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发展策略。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城市发展 东北地区 人力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超 苏彩凤
以东北地区"双创"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东北地区"双创"能力发展处于劣势的结论,并提出提升东北地区"双创"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双创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艳军 张婧 王颖
提出"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的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指数、响应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8年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变化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源环境水平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对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具有由"正响应"向"负响应"转变的特征,与此相对应,区域开发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呈现出由"弱促进"向"强胁迫"变化的态势,这说明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开发规模加速扩展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1995-2008年由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藏 冯仲科 黄季夏 杨柳
以中国东北地区(含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为研究区域,依据稳定性、独立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从植被、地理环境、人为干扰等3个层面选取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居民点、主要道路等为评价因子,对中国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获取各评价因子的定量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各单因子加权叠加,得到东北虎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分级图并计算各分区面积。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和植被因素是影响东北虎分布的主要因素;(2)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东北虎最适宜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