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7)
2023(8731)
2022(7795)
2021(7417)
2020(6430)
2019(15449)
2018(15199)
2017(29552)
2016(16534)
2015(18757)
2014(19243)
2013(19252)
2012(18185)
2011(16677)
2010(17160)
2009(16235)
2008(16389)
2007(15107)
2006(13391)
2005(12129)
作者
(50654)
(42488)
(42330)
(40587)
(27067)
(20544)
(19464)
(16672)
(16048)
(15355)
(14529)
(14329)
(13525)
(13468)
(13292)
(13181)
(13110)
(12508)
(12366)
(12209)
(10602)
(10525)
(10511)
(9686)
(9525)
(9484)
(9454)
(9315)
(8782)
(8531)
学科
(76088)
经济(76008)
管理(45875)
(44768)
方法(36004)
数学(32518)
(32484)
企业(32484)
数学方法(31977)
(23784)
中国(21039)
地方(18724)
(17175)
农业(16720)
(15212)
业经(13619)
(12917)
(12369)
贸易(12364)
(11907)
(11453)
环境(11307)
理论(11003)
(10222)
银行(10201)
(9933)
财务(9891)
财务管理(9860)
(9841)
金融(9837)
机构
大学(247690)
学院(246626)
(99921)
经济(97497)
管理(93661)
研究(85553)
理学(80029)
理学院(78999)
管理学(77213)
管理学院(76736)
中国(65233)
科学(54480)
(53919)
(45195)
(45118)
(44919)
中心(40788)
研究所(40770)
(38673)
业大(38079)
财经(35740)
农业(35114)
(34723)
师范(34448)
北京(34362)
(32116)
(31576)
经济学(30598)
(30060)
经济学院(27769)
基金
项目(161504)
科学(126088)
研究(116029)
基金(116001)
(101229)
国家(100366)
科学基金(85083)
社会(72605)
社会科(68626)
社会科学(68601)
(63452)
基金项目(61366)
自然(55512)
教育(54137)
自然科(54100)
自然科学(54083)
(53932)
自然科学基金(53047)
资助(48774)
编号(48302)
成果(40089)
重点(36575)
(35796)
(35328)
课题(33575)
(31995)
科研(30910)
教育部(30252)
创新(29936)
国家社会(29558)
期刊
(111933)
经济(111933)
研究(71862)
中国(47809)
(40895)
学报(39289)
科学(36456)
(34654)
管理(31148)
大学(28649)
农业(26869)
学学(26722)
教育(25677)
(22213)
金融(22213)
技术(21426)
业经(18250)
财经(17387)
问题(17319)
经济研究(16497)
统计(15366)
(14934)
资源(14115)
(13953)
图书(13608)
(13387)
技术经济(13148)
决策(12439)
(12064)
理论(11704)
共检索到37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四保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的许多城市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城市贫困问题,在资源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里,问题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沉陷区居民住宅、失业与低收入、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笔者在经过实地考察、访谈和分析研究后,根据国家一系列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再就业和治理沉陷区的政策和实施的建设项目情况,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出了评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东北地区这些城市的贫困问题积淀已久,而且数量大面积广,在解决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是自然的,但是中央和地方城市政府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任何盲目乐观都是有害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宋戈  程林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型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转型成了振兴东北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运用改进后的动态DEA模型测量各城市转型效率的基础上,使用空间探索分析(ESDA)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演化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型极不平衡,现阶段我国在转型效率上陷入了瓶颈期;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结构随转型阶段提升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制约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资源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城市产业结构、金融资本、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汤吉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而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受制于资产专用性,是解决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转型的前提,有效地解决专用性的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的转换是加速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的基本取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王念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海洁  王翌佳  
文章定量分析了东北地区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发现该群体的就业质量处于整体性低下的状态,并存在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社会保险缺失、劳动时间长、收入低、岗位固化等特点。通径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体因素是影响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因素影响十分微弱。文章认为,有关部门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也应注意提升工作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健全该群体的社会保险,提高群体成员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卓顺  张家瑞  
以人为本的精明增长方式通过组合城市土地使用功能、限制城市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环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集约化、最优化发展,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可引入精明增长理念,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具体措施,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功能,引导资源型城市产业的高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密集区。在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经验,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实施规划先行战略;政策配套战略;提振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应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卓  刘昌明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50年来,在工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面积缩小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合理利用地区水资源,量水而行、适水发展,节约与高效并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若菊  王士君  
资源型城市转型无论在世界还是我国都是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在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的时候要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文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特点,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市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和论证大庆市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区域城市联盟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联盟模式,进而探索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苑梅  
实现东北地区脱贫是保障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难以持久增收、脱贫效率不高、代际贫困发生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是东北地区短期内实现全部脱贫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金融创新增加资金来源渠道、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农户劳动参与率、通过制度化完善帮扶机制、通过社会事业投入以及通过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优化"十三五"期间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尽快促进东北地区农村脱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苑梅  
实现东北地区脱贫是保障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难以持久增收、脱贫效率不高、代际贫困发生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是东北地区短期内实现全部脱贫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金融创新增加资金来源渠道、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农户劳动参与率、通过制度化完善帮扶机制、通过社会事业投入以及通过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优化"十三五"期间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尽快促进东北地区农村脱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林  孙春暖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都处于改革创新之中,城市空间结构需要优化和重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产业结构畸形、社会就业困难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等问题。结合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和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就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以辽源市为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的构建和优化途径进行探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梦朔  张平宇  李鹤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仍然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核心内涵,采用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思想方法,概括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绩效特征,进而构建包括"资源依赖、经济水平、生态效率、社会福利、创新驱动"五方面关键特征的五维评价法,选择能够准确反映经济转型关键过程和结果的少数关键参数作为评价指标,运用脱钩分析、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回归分析、耦合度模型、熵权法、典型相关分析等计量模型,使绩效评价结果与经济转型真实机制相一致。以东北地区7个典型煤炭城市作为案例,运用五维评价法对这些城市2003年以来的经济转型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发现:从转型效果看,7个城市都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转换,其中辽源的第二产业发展绩效较好,辽源和阜新的产业演替绩效较好;从转型质量看,生态效率均显著提升,其中辽源、阜新、双鸭山提升了经济相对发展水平,实证检验表明7个城市的经济转型中,改善经济对社会福利的支持力不够;从最终目标实现程度看,7个城市的科技和创新水平都严重不足,经济增长趋缓,都未能实现经济转型最终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维良  纪晓岚  柳中权  
城市发展就是城市利用和争夺资源的过程,城市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差异。有效需求理论对短期增长和发展能进行较好的解释,而长期的发展依赖于资源的有效供给。城市对实体资源具有相对较强的掌控能力,实体资源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根基,他们可以提升城市比较优势,获得长期发展效益。本文对东北地区34个城市的资源禀赋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主要由人力资源的差异决定,因此,城市应加强人力资源积累,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