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8)
2023(13862)
2022(11735)
2021(10819)
2020(8709)
2019(20273)
2018(20230)
2017(38683)
2016(21076)
2015(23571)
2014(23700)
2013(23629)
2012(21992)
2011(19956)
2010(19957)
2009(18140)
2008(17431)
2007(15292)
2006(13663)
2005(12214)
作者
(62241)
(51549)
(51247)
(48393)
(32758)
(24712)
(23273)
(20362)
(19628)
(18498)
(17624)
(17402)
(16332)
(16329)
(15851)
(15769)
(15336)
(15277)
(14674)
(14562)
(12841)
(12797)
(12447)
(11663)
(11558)
(11492)
(11425)
(11405)
(10414)
(10151)
学科
(91490)
经济(91405)
管理(58361)
(56398)
(44984)
企业(44984)
方法(35774)
数学(30578)
数学方法(30241)
中国(26840)
地方(26047)
(25095)
业经(21687)
(19443)
(18709)
农业(17347)
环境(16304)
(15623)
贸易(15609)
(15019)
(14854)
技术(14673)
(14658)
地方经济(14356)
(14212)
银行(14171)
(13862)
金融(13860)
理论(13820)
(13797)
机构
学院(298493)
大学(298360)
管理(118182)
(117756)
经济(115104)
研究(105368)
理学(101735)
理学院(100520)
管理学(98831)
管理学院(98296)
中国(77449)
科学(66371)
(65465)
(53528)
(51920)
(49946)
研究所(48808)
中心(46915)
业大(45359)
(43991)
北京(42030)
(41998)
师范(41609)
财经(41232)
农业(38837)
(38477)
(37409)
(36580)
经济学(34054)
师范大学(33614)
基金
项目(204974)
科学(160484)
研究(151251)
基金(146198)
(127484)
国家(126366)
科学基金(108014)
社会(93704)
社会科(88707)
社会科学(88686)
(81132)
基金项目(78275)
自然(69848)
教育(68314)
(68260)
自然科(68171)
自然科学(68157)
自然科学基金(66883)
编号(62388)
资助(59542)
成果(50543)
(48049)
重点(45845)
(44125)
课题(43342)
(42694)
创新(39754)
科研(38756)
发展(38429)
项目编号(37939)
期刊
(135187)
经济(135187)
研究(90834)
中国(60198)
学报(47290)
(46375)
科学(44339)
管理(43932)
教育(36841)
(36665)
大学(35336)
学学(33021)
农业(32697)
(26813)
金融(26813)
技术(26309)
业经(23645)
经济研究(20961)
财经(19177)
图书(17541)
问题(17439)
(16778)
(16268)
科技(15453)
理论(14731)
技术经济(14526)
资源(14132)
现代(13854)
实践(13620)
(13620)
共检索到446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源  黄征学  
东北地区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也是资源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但同时又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长期以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束缚了东北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东北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背景、困难、思路和对策几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能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君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英姬  宋玉霞  赵淑英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过去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指导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资源面临枯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以前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绿色经济的产生、兴起与内涵,并就东北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天奇  余璐  石振武  武永祥  
为发掘东北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基于PSR模型和绿色经济内涵构建体现经济—环境—社会复杂系统内部及系统间作用关系的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法和CRITIC法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测度2015—2021年哈长和辽中南城市群绿色经济水平并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北京“虹吸效应”高于“涓滴效应”,京津冀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低—核心高”的异向匹配特征。哈长与辽中南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最低,但在2016—2018年呈相反态势。上海“涓滴效应”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核心城市呈现高等级同向匹配特征。哈长城市群大庆因“资源诅咒”导致经济萧条,而辽中南城市群中的大连以文旅资源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卓顺  张家瑞  
以人为本的精明增长方式通过组合城市土地使用功能、限制城市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环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集约化、最优化发展,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可引入精明增长理念,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具体措施,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功能,引导资源型城市产业的高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密集区。在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经验,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实施规划先行战略;政策配套战略;提振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应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梅  任怀谨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保障地区经济短期利益并提升长期竞争力,东北地区要顺应世界经济绿色增长的潮流和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条件、绿色发展基础和工农业传统优势,将绿色发展作为应对经济增长"内忧外患"的突破口,以经营和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引擎,将经济危机的挑战视为绿色增长的机遇,力求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黄征学  滕飞  李爱民  
东北地区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城市群是由"三大两小"五个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群组团。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需要强化轴带引领作用,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此,需要在构建体制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监测评估和奖惩等方面着力,提高经济集聚度,提升区域竞争力,夯实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空间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黄征学  滕飞  李爱民  
东北地区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城市群是由"三大两小"五个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群组团。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需要强化轴带引领作用,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此,需要在构建体制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监测评估和奖惩等方面着力,提高经济集聚度,提升区域竞争力,夯实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空间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周学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系统地研究了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结论认为,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各系统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要利用FDI促进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发挥好辽宁省的带动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佛赏  宋传联  
分析了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指出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着成本高、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源分散、信誉不佳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东北地区应该从合理规划物流系统、推进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规范运作以及增值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物流业振兴发展的目标。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键初  郑魁浩  俞德鹏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战略任务,需要提高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效率,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本文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对浙江省人口和经济"双密集区域"——浙东北地区,从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海洋和人口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上的分析,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好交通结合部北仑港和超前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出了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发展,建设杭、甬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城市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英霞  田秀杰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2003-201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相对滞后。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效融合,这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