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9)
2023(12548)
2022(10738)
2021(9777)
2020(8131)
2019(18141)
2018(17570)
2017(33933)
2016(18629)
2015(20206)
2014(20098)
2013(20054)
2012(19013)
2011(17328)
2010(17609)
2009(16304)
2008(16190)
2007(14643)
2006(13465)
2005(12178)
作者
(57471)
(48132)
(48031)
(45797)
(30836)
(23271)
(21617)
(18555)
(18230)
(17325)
(16931)
(15900)
(15899)
(15303)
(15242)
(14735)
(14222)
(14135)
(13894)
(13838)
(12122)
(11952)
(11603)
(11206)
(10935)
(10713)
(10654)
(10207)
(9841)
(9582)
学科
(96043)
经济(95858)
管理(51067)
(48103)
(38179)
企业(38179)
方法(35800)
数学(30158)
数学方法(29802)
中国(23749)
(23271)
地方(22418)
(21396)
(21134)
业经(19396)
(19139)
贸易(19133)
(18622)
(16154)
农业(15728)
地方经济(14371)
(13058)
金融(13056)
环境(12974)
(12965)
(12927)
(12829)
银行(12781)
理论(12474)
(12220)
机构
大学(280219)
学院(276959)
(124199)
经济(121951)
研究(104024)
管理(99565)
理学(85822)
理学院(84706)
管理学(83124)
管理学院(82624)
中国(76629)
科学(64224)
(58427)
(56288)
(55213)
(54125)
研究所(50129)
中心(45613)
财经(45008)
业大(43733)
农业(42587)
(41918)
(40842)
经济学(40448)
北京(36682)
(36477)
经济学院(36294)
(36075)
师范(36022)
财经大学(33375)
基金
项目(184244)
科学(144673)
基金(136651)
研究(127044)
(122647)
国家(121665)
科学基金(101932)
社会(86567)
社会科(81153)
社会科学(81124)
基金项目(71991)
(70059)
自然(65957)
自然科(64506)
自然科学(64479)
自然科学基金(63377)
(60062)
教育(57092)
资助(55668)
编号(47213)
重点(42355)
(41132)
(40535)
成果(39082)
(37497)
国家社会(36885)
科研(35577)
创新(35243)
教育部(34986)
计划(34639)
期刊
(142082)
经济(142082)
研究(86447)
中国(52641)
学报(52153)
(49979)
科学(46231)
(42914)
大学(38432)
学学(36823)
管理(36362)
农业(33086)
(26528)
金融(26528)
经济研究(24327)
财经(23912)
教育(22569)
(20718)
业经(20699)
技术(19709)
问题(19468)
(16846)
(16663)
(14682)
国际(14620)
技术经济(14461)
世界(14021)
统计(13806)
业大(13238)
商业(12293)
共检索到422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  于潇  
目前,东北地区主要存在着人口净迁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人口出生率过低,以及边境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等突出性人口问题。从长期来看,这些突出性人口问题必将对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财力支撑风险、许多城市面临空心化风险、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运营面临两难困境、边境安全面临一定隐患等问题。为此,建议率先在东北地区进行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试点,尽早实行社会保障资金全国统筹,为沿边地区居民提供特殊补贴,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邵丽  嵇振华  崔霞  周勇  
本文旨在考察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失速的背景下地区人口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MRW框架下Solow理论模型,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率的提高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净迁入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辐射作用,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并不具有显著的地区辐射效应。本文对改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迁移人口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实现东北三省经济全面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王楠麟  张会平  
文章构建同原点比较模型,跨时间比较中国、法国、日本等9个国家自暴露于老龄化社会"风险"后的老龄化发展路径,并考察各国在老龄化社会"风险"存续期内老龄化的深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国老龄化发展或急或缓,都在持续加深;近10年中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已经快于日本;中日韩劳动年龄人口老化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顶峰并维持45%左右的高水平至21世纪末;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一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但多数国家高龄老人占比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呈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接近死亡效应";人均储蓄受老龄化的影响未呈现一致规律;多数国家男性劳动参与率随老龄化水平上升而下降,但部分国家的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潘赛赛  王博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由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所引发的危机也自然成为各国理论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界定及形成机制、经济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新动向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前沿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对我国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和预防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提供经验和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婷婷  宋玉祥  浩飞龙  李秋雨  朱邦耀  
首先从人口结构视角,揭示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再以2003—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纳入空间效应后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并估计了人口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劳动年龄人口、城镇人口以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失业人口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文章从人口扶贫、人口政策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温馨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经济增长陷入困局。从相对较长时期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动,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变动给吉林省经济增长带来负影响,而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变动给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经济增长带来正影响;人口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对按政策进行生育的夫妻提供奖励,制定和完善吸引劳动年龄人口的政策,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如眉  刘淑娜  柳清瑞  
根据"七普"数据,东北是全国人口下降最严重的地区,其人口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速和人口外流严重等特征。文章利用2003~2019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变动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负增长导致人口总量减少和有效劳动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社会保障负担加重,抬高企业成本和政府债务;人口外流导致资本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阻碍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因素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东北地区市场化水平不高及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停滞、生育水平长期过低、人口净流出规模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等。人力资本问题是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看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长期消费需求、长期发展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建议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保障和鼓励育龄人群按政策合理生育,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本,进而形成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吴昊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时间步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东北地区未来10~15年的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特别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为核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核心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以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政策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万广华  朱美华  
国际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际援助的不断攀升,援助的社会经济效果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聚焦官方援助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增长、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减贫、就业、福利和移民方面展开。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增长论"、"其他因素影响论"和"无因果关系论"三种论断。关于援助对贸易的影响,可以从援助国和受援国两个角度展开。援助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有互补和替代关系,且存在"基础设施效应"、"先锋效应"、"荷兰病效应"和"寻租效应"四种影响渠道。援助的减贫效果则受不平等程度、制度政策、援助形式和分配模式影响;援助可以增加就业;援助的福利效果存在"转移悖论";援助对非法移民存在两种相反的影响。本文最后提出有待解决的研究问题,并简要总结关于中国对外援助效果的研究,得出政策启示。本文认为,关注官方援助的效果,及时调整援助方式和政策,是提高援助效率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晓雯  纪文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公共风险的承担者,政府预算在所有财政问题中处于核心位置,预算绩效评价作为政府预算执行的评价工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财政、政府治理及经济社会稳定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预算绩效评价对预算约束、支出效率、信息公开、政府治理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当前形势,从理念、实践和制度三个角度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清瑞  王维华  
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这使得东北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甚至负增长,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形成及每个环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2001~2020年东三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迁移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清晰可见,并且确已形成一个传导链条;利用好这一传导规律,引导东北迁移人口有序流动,稳定东北人口数量是扭转东北经济增长缓慢的关键抓手,是协调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经纬   周玲珍   罗岩  
东北亚研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对东北亚几国问题的研究,而是要研究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关系.但迄今为止,我国的东北亚研究中心和有关研究机构,都无非是几个外字号研究所和研究室的联合体,而没有把中国东北地区纳入研究范围,这显然大有问题.实际上,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中的经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东北地区同俄国就有交往,在黑龙江地区:1714——1727年,俄国不断地派商队前来齐齐哈尔从事贸易活动;两国边界贸易也有所开展,即所谓“互市”,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商品交换;双方邻近居民之间,发生了互通有无的产品交换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刁莉  梁松  刘捷  
本文主要研究总结了建国后1980—2009年期间世界银行对华援助战略及援助的特点及对华贷款数额、部门结构、地区、援助方式的变化,分析了世界银行贷款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贷款的一些弊端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继续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世行贷款、提高非政府部门利用贷款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降低交易成本、积极探索新阶段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