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8)
2023(16237)
2022(13868)
2021(12925)
2020(10661)
2019(24966)
2018(24960)
2017(47888)
2016(26050)
2015(29369)
2014(29598)
2013(29263)
2012(26997)
2011(24578)
2010(25053)
2009(22794)
2008(22208)
2007(19878)
2006(17662)
2005(15872)
作者
(77530)
(64334)
(63842)
(60672)
(40989)
(30843)
(28920)
(25337)
(24558)
(23060)
(21998)
(21841)
(20579)
(20548)
(19867)
(19765)
(19159)
(18997)
(18384)
(18344)
(16059)
(16031)
(15764)
(14599)
(14364)
(14314)
(14251)
(14238)
(13025)
(12669)
学科
(114064)
经济(113964)
管理(72060)
(71388)
(58716)
企业(58716)
方法(48126)
数学(41300)
数学方法(40585)
中国(31294)
(30633)
地方(29236)
业经(26661)
(23965)
(22343)
农业(20721)
(19739)
贸易(19719)
(19043)
理论(18914)
(18833)
(18018)
技术(17902)
环境(17255)
(16599)
银行(16554)
地方经济(16109)
(15965)
金融(15962)
(15936)
机构
学院(373925)
大学(372599)
管理(147134)
(147113)
经济(143772)
研究(129361)
理学(126789)
理学院(125288)
管理学(122838)
管理学院(122157)
中国(95590)
科学(82075)
(81514)
(66102)
(64458)
(63013)
研究所(60322)
中心(57722)
业大(56993)
(56083)
北京(52164)
(51499)
财经(51340)
师范(50980)
农业(49227)
(47161)
(46464)
(46092)
经济学(42634)
技术(41398)
基金
项目(252935)
科学(197919)
研究(184094)
基金(180492)
(158157)
国家(156833)
科学基金(133826)
社会(113451)
社会科(107554)
社会科学(107525)
(100414)
基金项目(95308)
自然(87842)
自然科(85791)
自然科学(85771)
教育(84779)
(84657)
自然科学基金(84170)
编号(76156)
资助(75300)
成果(61592)
(57727)
重点(57256)
(54377)
课题(53524)
(52502)
创新(48876)
科研(47967)
项目编号(46215)
教育部(46071)
期刊
(167379)
经济(167379)
研究(109734)
中国(75884)
学报(59163)
(57764)
管理(56756)
科学(55893)
(46382)
教育(46252)
大学(44318)
学学(41482)
农业(40529)
技术(34992)
(31551)
金融(31551)
业经(29306)
经济研究(26226)
财经(24038)
(21851)
问题(21689)
图书(21242)
(20634)
技术经济(18989)
科技(18795)
资源(17837)
商业(17501)
统计(17386)
理论(17277)
现代(17216)
共检索到558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明  陈温福  孟军  金梁  郭伟  赵洪亮  
东北地区耕地广袤、秸秆资源量巨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炭技术及其产业化有助于系统综合解决东北地区存在的秸秆焚烧、利用及土壤退化等突出问题,是当今研究领域热点。本文在系统分析近20年东北秸秆资源动态变化、可利用资源量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的资源基础、技术途径及发展潜力,从产业化视角综合分析评述了东北秸秆生物炭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市场及开发潜力等,认为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的资源丰富,产业化条件成熟,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对促进东北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基于全产业链的东北秸秆生物炭产业模式,提出了东北生物炭产业发展建议,旨在为解决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和农业生产现实问题,促进生物炭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修业  张好诚  
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本区存在高产低效,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内在非稳定性;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未能有机结合,农业系统功能脆弱三大矛盾。其原因是,—元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基础结构脆弱,农业运行机制受阻所致。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确立非均衡的多极发展战略,加强农业基础结构建设,增加投入,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芳  郑文升  陈才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进东北振兴的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内部差距较大,依据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加工型、林矿型、边境口岸型、旅游型和经贸型。通过对东北地区各种类型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与问题的研究,提出今后的发展重点,为合理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苏宁  赵蕾  
东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降雨逐年少而急。同时,城市自然和人工水系主要采用地表水和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城市水系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重视雨雪水资源的利用,因地制宜的储存雨雪水资源,运用生态化的补水手段解决部分水源,恢复江河湖泊的自负盈亏、自我调节能力。在此背景下,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着手,从生态环境需水量、雨雪水水质污染物去除效率、"海绵体"地域适宜性、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雨雪水资源作为城市水系补水途径的水量、水质、工程以及综合效益的利用潜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苏宁  赵蕾  
东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降雨逐年少而急。同时,城市自然和人工水系主要采用地表水和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城市水系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重视雨雪水资源的利用,因地制宜的储存雨雪水资源,运用生态化的补水手段解决部分水源,恢复江河湖泊的自负盈亏、自我调节能力。在此背景下,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着手,从生态环境需水量、雨雪水水质污染物去除效率、"海绵体"地域适宜性、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雨雪水资源作为城市水系补水途径的水量、水质、工程以及综合效益的利用潜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  丁四保  王晓芳  
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矿产资源开发与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城市化的道路使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城市化的推进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综合性举措。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聚、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城乡统筹规划与大都市区建设、培育城市群与提高区域竞争力、建设新型城镇与促进新产业发展、城市职能的外向化与区域对外开放等城市化机制,并提出了建设都市区、促进城市职能升级、优化开发区、推进城市整合、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等城市化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顺,李诚固  
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汇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处于落后状态。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激活地方经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结构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阐述,以及对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地域组织形式和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娇  刘家明  姜丽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探究东北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经济及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助天眼查软件获取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2009、2014、2019年3个时间节点的A股、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速度放缓;东北地区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均实现等级跨越式发展,达到高水平的产业则平稳发展。(2)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中部“极区”、南部“S型极带”现象加强,集聚特征减弱,省域空间分异逐渐增强;各类产业发展水平空间重心南移,扩散与集聚效应并存。(3)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格局演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荫  曾春水  王军礼  李成林  
通过梳理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构建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创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佟铃  金兆怀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但是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活跃作用和优越性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由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特殊性,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本文在挖掘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特殊性基础上,结合区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4种目标模式,即配套型发展模式、结构型发展模式、外向型发展模式以及科技型发展模式,总结了制约民营企业目标模式实现的普遍性因素与专有性因素,并提出了实现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德荣  
战略范畴与策略范畴高层次管理活动关系到:第一,系统全局的、重大的、有长远影响的活动,如指导思想和方针的确定,长远规划和重大政策的制定等;第二,系统日常工作的具体活动,如制定具体的实施政策,编制计划,对具体事务的管理决策等。这两类活动可分别概括称为战略范畴和策略范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密集区。在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经验,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实施规划先行战略;政策配套战略;提振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应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隋雪  
东北地区作为国内 7大经济区之一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必须采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操作对策 ,重点选择东北亚经济圈进行操作 ,并且努力与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建立起互补互动机制 ,以此为战略依托来进一步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渠道与领域 ,把国内区域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推动东北地区走上东亚和亚太经济合作大舞台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