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9)
2023(11739)
2022(10229)
2021(9070)
2020(7832)
2019(18124)
2018(17511)
2017(33258)
2016(18834)
2015(20780)
2014(20883)
2013(20675)
2012(19240)
2011(17541)
2010(17649)
2009(16589)
2008(16672)
2007(15198)
2006(13200)
2005(11482)
作者
(60360)
(50780)
(50449)
(47982)
(31774)
(24671)
(23044)
(19977)
(19010)
(18011)
(17393)
(16973)
(16192)
(16083)
(15919)
(15746)
(15584)
(15017)
(14591)
(14486)
(13050)
(12408)
(12388)
(11566)
(11386)
(11290)
(11123)
(11118)
(10421)
(10301)
学科
(79925)
经济(79843)
管理(52857)
(49926)
(39532)
企业(39532)
方法(38898)
数学(34692)
数学方法(34314)
(22588)
(19999)
(19829)
中国(18234)
地方(17527)
业经(16634)
环境(16201)
农业(15425)
(15231)
贸易(15230)
(14750)
(12674)
(12472)
(12366)
财务(12346)
财务管理(12315)
企业财务(11664)
(11621)
技术(11514)
理论(10934)
(10871)
机构
大学(283273)
学院(281168)
(111410)
经济(109203)
管理(104895)
研究(99175)
理学(91790)
理学院(90617)
管理学(88816)
管理学院(88331)
中国(70727)
科学(67784)
(61922)
(59771)
(53423)
业大(51623)
研究所(49715)
农业(49634)
(48031)
中心(44905)
(41830)
财经(39500)
(37535)
师范(36999)
北京(36768)
(35804)
(35063)
经济学(34284)
农业大学(33100)
(32946)
基金
项目(198161)
科学(153723)
基金(143180)
研究(133918)
(129567)
国家(128534)
科学基金(107097)
社会(84837)
社会科(80410)
社会科学(80374)
(79156)
基金项目(77224)
自然(72465)
自然科(70688)
自然科学(70655)
自然科学基金(69404)
(67752)
教育(61133)
资助(57822)
编号(51724)
重点(46024)
(43181)
(42922)
(40872)
成果(40858)
计划(40648)
科研(39171)
创新(38411)
课题(36435)
科技(36420)
期刊
(115837)
经济(115837)
研究(72673)
学报(57391)
(54517)
科学(49155)
中国(48602)
大学(40898)
学学(39166)
农业(37047)
(36735)
管理(32905)
教育(24105)
技术(21614)
(20472)
(20113)
金融(20113)
业经(19400)
财经(19093)
经济研究(18331)
(16399)
(16353)
问题(15991)
业大(15549)
资源(15291)
科技(14672)
技术经济(14562)
统计(13947)
(13078)
农业大学(12962)
共检索到392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洁平  王霞  闫晶  
基于东三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该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生态效率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且发展主要受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推动,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研发强度和利用外资外,其他因素对生态效率均呈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冲  姜博  张文琦  初楠臣  李晓庆  王玉迪  
[目的]对东北地区36个市(州)20052014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找出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得出各年各地区效率值,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其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4年东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效率值较为稳定,纯技术效率值波动上升,纯技术效率始终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省的综合效率水平高于吉林省与辽宁省;在分解效率方面,黑龙江省的纯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吉林省与辽宁省,吉林省的规模效率高于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受区域农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占华   李沫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东北地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生产要素市场改革明显落后于产品市场,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基于2002~2021年地级市层面数据,对东北地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扭曲协调度和偏离度进行多维测度,并利用PVAR模型探究造成要素市场扭曲的障碍性因素,以畅通东北地区要素资源流动。研究表明:(1)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均被低估。在时间序列上,资本价格扭曲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则随时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在空间层面上,要素价格扭曲存在地区差异性,高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两翼和辽宁省、吉林省的中部;(2)在协调度方面,相邻地级市在要素价格扭曲变动上具有较高同步性;(3)在偏离度方面,辽宁省和吉林省中总产出占比越大的地级市,要素价格扭曲越大,黑龙江省中总产出占比越大的地级市,资本价格扭曲越小、劳动力价格扭曲越大;(4)在影响因素方面,对外开放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要素市场扭曲,过度的政府干预强化要素市场扭曲,城镇化可改善资本扭曲,但对劳动力扭曲的影响则由正转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平  关穆秋  
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现行税制却存在环保税种缺位、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种生态功能弱,生态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地区针对性等,建议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改革相关税种、制定针对东北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实施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就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虽然东北地区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前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各类因素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呈现出了显著的阶段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东北地区应正确看待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结合经济发展阶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张平宇  刘文新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苏萍  王雅林  朱咏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东北地区肩负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任务,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面临更多的矛盾、更复杂的问题,影响就业的因素更多元,本文利用1996-2006年东北三省的数据,通过构建劳动需求与就业量决定模型,对影响转型期就业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并找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增长与就业并重的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转型成了振兴东北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运用改进后的动态DEA模型测量各城市转型效率的基础上,使用空间探索分析(ESDA)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演化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转型极不平衡,现阶段我国在转型效率上陷入了瓶颈期;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结构随转型阶段提升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制约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在不同阶段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资源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城市产业结构、金融资本、政府行政效率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占华  谷国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宜居性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活、安全6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Arc GIS空间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法,对2007-2014年东北地区37个城市的宜居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城市宜居水平整体偏低,提高速度较慢,但城市间的差异在缩小。(2)城市宜居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双核"分布模式,以及以长春、哈尔滨和大庆为核心"扇叶"分布格局。(3)各城市间宜居水平存在较弱的空间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占华  谷国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宜居性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活、安全6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Arc GIS空间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法,对2007-2014年东北地区37个城市的宜居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城市宜居水平整体偏低,提高速度较慢,但城市间的差异在缩小。(2)城市宜居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双核"分布模式,以及以长春、哈尔滨和大庆为核心"扇叶"分布格局。(3)各城市间宜居水平存在较弱的空间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逐年增强。(4)各单项指标的地域分异与综合水平的地域分异存在差异,不同城市在不同指标下有其优势与不足。(5)在研究社会经济的影响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市政设施建设投资、人均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社区服务设施、人口密度与城市宜居性呈正相关,而SO2排放量则呈负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莹  吕杰  韩晓燕  陈迪  
食品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2004—2016年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东北食品加工业经济绩效,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食品加工业绩效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辽宁省食品加工业绩效波动幅度最大,黑龙江省次之,吉林省较小。人均GDP总量、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地区劳动力资源与食品加工业经济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进出口总额对食品加工业呈显著负相关影响。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形势和农业经济发展可以推动东北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而由于食品加工业本身在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不足,本区域消费水平和进出口的发展却带来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应该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关部门需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东北地区转变食品加工业发展方式,提高食品加工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其产品竞争力,从而保障食品加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锋  刘志明  王宗明  宋开山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6年MODIS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在经过统计数据验证之后,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划分为五级:高产、较高产、中产、较低产和低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农田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田以旱田为主,占总面积的89.8%,农田净初级生产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旱田年均NPP变化范围在(309.8~329.5)gC(/m2·a),水田年均NPP介于(323.5~341.7)gC(/m2·a)之间,二者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00年-2006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艳  徐喆  刘晓静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利用1997-2010年中国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数据,对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找出了东北地区创新能力的差距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为了找到东北地区具有地域特征的区域创新演变规律,本文建立了系列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刻地刻画出东北地区创新能力演变的趋势、创新能力的优势,具有支撑作用的因素,欠缺的方面以及各因素相互配合的内部机理,找到了东北地区提升创新能力的路径,为制定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志兴  王宗明  张柏  刘殿伟  杨桄  宋开山  李方  
东北地区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东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我国东北地区植被年NPP主要集中在(200~400)gC/(m2.年)区间,平均值为400.85gC/(m2.年),高于同期全国植被年平均NPP(360.97gC/(m2.年))11.02%。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森林分布区年平均NPP较高,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区及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草原区次之,而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草原区,松嫩平原西部的农牧交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六个主要因素与粮食实际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及定性分析,实证考察了各个因子不同时期对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