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4)
- 2023(6355)
- 2022(5421)
- 2021(5015)
- 2020(3991)
- 2019(9534)
- 2018(9213)
- 2017(18349)
- 2016(9615)
- 2015(10586)
- 2014(10608)
- 2013(10482)
- 2012(9861)
- 2011(8938)
- 2010(9285)
- 2009(8424)
- 2008(8249)
- 2007(7339)
- 2006(6852)
- 2005(6121)
- 学科
- 济(37539)
- 经济(37510)
- 业(26915)
- 管理(25826)
- 贸(19691)
- 贸易(19680)
- 易(19116)
- 企(17445)
- 企业(17445)
- 方法(13353)
- 农(13092)
- 地方(12175)
- 数学(11623)
- 数学方法(11375)
- 中国(11252)
- 财(9406)
- 制(8626)
- 业经(8378)
- 策(8068)
- 农业(8058)
- 出(7975)
- 服务(7363)
- 关系(6729)
- 银(6706)
- 银行(6702)
- 行(6517)
- 口(6262)
- 出口(6260)
- 出口贸易(6260)
- 工作(6228)
- 机构
- 学院(132064)
- 大学(128595)
- 济(61399)
- 经济(60034)
- 管理(50558)
- 研究(46685)
- 理学(42491)
- 理学院(42056)
- 管理学(41449)
- 管理学院(41198)
- 中国(36397)
- 财(27999)
- 京(26606)
- 科学(25420)
- 所(22936)
- 中心(21997)
- 江(21415)
- 财经(20880)
- 研究所(20278)
- 农(19271)
- 经(18805)
- 经济学(18400)
- 院(17453)
- 范(17312)
- 州(17221)
- 师范(17207)
- 北京(16961)
- 经济学院(16666)
- 业大(16259)
- 贸(16057)
- 基金
- 项目(84532)
- 研究(66525)
- 科学(66254)
- 基金(59976)
- 家(51121)
- 国家(50690)
- 科学基金(43064)
- 社会(42372)
- 社会科(40275)
- 社会科学(40264)
- 省(32551)
- 基金项目(30521)
- 教育(29190)
- 编号(28848)
- 划(27118)
- 自然(25448)
- 资助(24966)
- 自然科(24831)
- 自然科学(24827)
- 自然科学基金(24366)
- 成果(24360)
- 发(20348)
- 课题(19461)
- 重点(18800)
- 部(18746)
- 国家社会(17470)
- 项目编号(17398)
- 创(17368)
- 发展(17239)
- 性(17188)
共检索到214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金兆怀
近年来,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有效带动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但也存在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服务贸易专业化人才稀缺、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提升服务业开放质量、积极开发服务贸易新兴市场、注重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打造东北地区特色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促进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进出口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金兆怀
近年来,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有效带动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但也存在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服务贸易专业化人才稀缺、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不足等问题。应采取提升服务业开放质量、积极开发服务贸易新兴市场、注重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打造东北地区特色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促进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进出口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迟明园 金兆怀
服务贸易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对较低,但大体上呈递增态势。东北三省之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服务贸易进口差异性较小,但出口差异性较大;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发展,但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影响。为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东北地区应通过优化产业关联性,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性,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应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居民对高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应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应注重服务贸易专业人员的培养,完善相关制度,留住高端人才,进而推动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贡献率 经济增长 东北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东北地区及内蒙古的边境贸易及其走势富燕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与周边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边境贸易。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展开、有层次推进的新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使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边境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沈诗杰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荣娜 戴旭宏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我国的大豆产业以及大豆贸易面临全面冲击,贸易战对中国大豆产业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以及确保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基于贸易战背景下东北地区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即明确大豆产业政策定位,整体提升东北地区大豆振兴计划;出台大豆产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和产品科技含量;支持建立东北大豆优势品种体系政策,发挥东北地区大豆非转基因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培育和做强大豆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大豆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诱导更多的工商资本和农民进入大豆生产加工领域。
关键词:
贸易战 东北地区 大豆产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刘丹
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日本、韩国还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当然,目前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主要周边国家贸易关系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利用日本和韩国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单个项目规模较小等问题。目前,既存在着东北地区加快发展与周边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机遇,同时也存在许多短时间内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和投资关系既需要抱有合理的预期,更需要采取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周边国家 贸易 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毕明 汤淮龄 敬然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时期东北全面振兴的必要条件,东北地区曾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做出巨大贡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我国未来建设中仍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东北地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从路径演化中探求振兴东北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抓住制度革新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本文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际成效进行阐述,结合我国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建设的要求,通过分析当下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问题,为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逻辑,寻求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新突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贾晓琳
基于"一带一路"45个沿线国家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就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及其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空间巨大。因此,作为"一带一路"北向的重要支撑,东北地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让具有东北地区创造实力的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的同时,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实现进口商品种类和进口地区结构的多元化,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地区 贸易格局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美琳 徐索菲 徐充
近年来,东北地区围绕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发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业初具规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见成效;积极组建智能制造协同联盟,智能制造产业园蓬勃兴起;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但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缺失、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加强、制造业的绿色运营进程缓慢、产业链协同转型局面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应从营造有利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基础数据库,运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精准施策,推动"东北制造"向"东北智造"转型升级。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制造业 智能化 转型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秦惠敏 徐卓顺
东北三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专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根据区位商和产业效率的结果可知,东北三省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及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也不尽相同。因此,结合目前东北三省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三省内各制造业的专业化和效率水平,东北三省应根据各自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应加大高专业化高效率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高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推动低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转移。
关键词:
东北三省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焕鑫
我国东北地区对俄罗斯的投资和贸易,20世纪90年代初曾一度红火;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多种原因而冷清下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开始逐渐复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宝君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玉米调出区,其玉米深加工产业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为论述基点,以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路径,在比较客观地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在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玉米 玉米深加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