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8)
2023(9932)
2022(8931)
2021(8474)
2020(7017)
2019(16760)
2018(16708)
2017(32765)
2016(17875)
2015(19797)
2014(19791)
2013(19712)
2012(18175)
2011(16154)
2010(15946)
2009(14415)
2008(13834)
2007(11878)
2006(10336)
2005(8898)
作者
(51455)
(42554)
(42364)
(40387)
(27039)
(20485)
(19202)
(16923)
(16160)
(15188)
(14726)
(14191)
(13453)
(13369)
(13174)
(12949)
(12795)
(12763)
(12137)
(12077)
(10636)
(10522)
(10235)
(9601)
(9536)
(9437)
(9332)
(9285)
(8494)
(8345)
学科
(72615)
经济(72548)
管理(49168)
(47012)
(39031)
企业(39031)
方法(34549)
数学(30214)
数学方法(29893)
(18690)
中国(17525)
地方(17373)
(16696)
(16508)
业经(15593)
农业(12581)
(11973)
贸易(11967)
(11894)
(11570)
(11550)
理论(11438)
环境(11394)
技术(10771)
(10746)
财务(10688)
财务管理(10672)
企业财务(10152)
(9705)
地方经济(9333)
机构
大学(250551)
学院(248248)
管理(101808)
(97175)
经济(95070)
理学(89419)
理学院(88386)
管理学(86775)
管理学院(86343)
研究(83501)
中国(59386)
科学(54016)
(53712)
(41936)
(41569)
(39388)
业大(38776)
研究所(38748)
中心(36920)
财经(34440)
(34205)
北京(33903)
(33692)
师范(33380)
(31412)
农业(30896)
(30807)
经济学(28427)
(28394)
师范大学(27163)
基金
项目(178927)
科学(140530)
基金(129913)
研究(129645)
(113679)
国家(112781)
科学基金(96796)
社会(80302)
社会科(76072)
社会科学(76051)
基金项目(70293)
(69372)
自然(64511)
自然科(62980)
自然科学(62967)
自然科学基金(61840)
(58838)
教育(58812)
资助(53526)
编号(52770)
成果(42110)
重点(40050)
(39244)
(38280)
(36829)
课题(35835)
科研(34411)
创新(34355)
教育部(33382)
大学(32989)
期刊
(102849)
经济(102849)
研究(71859)
中国(41812)
学报(40652)
科学(37945)
管理(36161)
(34912)
大学(30218)
(29294)
学学(28451)
教育(26346)
农业(24796)
技术(21120)
(17113)
金融(17113)
业经(17016)
经济研究(16133)
财经(16007)
图书(14007)
问题(13624)
(13541)
科技(12858)
理论(12781)
(12466)
技术经济(12261)
实践(11891)
(11891)
资源(11882)
现代(11321)
共检索到34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和呼伦贝尔四盟等行政区域。本区经过历史上的发展和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经济区域。三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对此,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研究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既可按省按行政区剖析,也可从经济区考查。本文是从经济区的角度,对其工业结构与布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庆红  邢华  胡汉辉  
理清都市型工业的概念、基本形态等基础性问题,把握都市型工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产业形态、布局形态和企业形态入手,将都市型工业与城市工业布局联系起来,探讨都市型工业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优化城市工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攀  高红贵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型产业和能源供应业为主,在工业结构与市场化两方面均滞后于东部地区。基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41个细分工业部门的工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1个省区市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省份,工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也较高。二者内外共同作用,相辅相成,能够加快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7个产能过剩工业应以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快制造业发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重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分层次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长全  杜旻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德昂  李小东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产力布局中,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形成多个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所集结的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状况,则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中齐  田明华  刘俊昌  楼南云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是影响一个地区林产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为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了区划,对各小区分类指导,为建设区域性林产工业体系奠立了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布局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之一。中科院地理所的专家们对我国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了20多年研究,出版了“中国工业地理”、“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业分布图集”等系列著作。从广阔的时空变化角度,对影响我国工业布局的资源、交通、地理位置、社会历史因素及工业宏观布局方针、工业地域综合体与工业基地、确定今后20年全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等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规律性结论和丰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到下世纪初我国工业布局的总体框架:以海岸带和长江沿岸作为工业发展的第一级重点轴线,以若干交通干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梅梅  张晓  
基于产业布局一般理论,通过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析,建立起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区位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了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区位因子各指标的评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调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生产率提高过程。基于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显示:东北工业增长的TFP增长贡献大于要素投入,但是近年来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有所抬头,主要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持续恶化造成的TFP增速下滑;东北工业结构改革调整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对工业生产率提高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工业增长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是显著存在的。面板回归分析表明,要素市场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总体变动趋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间结构红利的显著差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调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生产率提高过程。基于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显示:东北工业增长的TFP增长贡献大于要素投入,但是近年来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有所抬头,主要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持续恶化造成的TFP增速下滑;东北工业结构改革调整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对工业生产率提高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工业增长中的结构红利效应是显著存在的。面板回归分析表明,要素市场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总体变动趋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间结构红利的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