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7)
2023(9530)
2022(7967)
2021(7120)
2020(5767)
2019(13007)
2018(13086)
2017(23882)
2016(13539)
2015(15406)
2014(15816)
2013(15201)
2012(14391)
2011(13311)
2010(13654)
2009(12278)
2008(11948)
2007(11005)
2006(10040)
2005(9316)
作者
(40817)
(34017)
(33986)
(32020)
(21586)
(16235)
(15369)
(13376)
(13144)
(12483)
(11650)
(11402)
(11196)
(11049)
(10951)
(10393)
(10128)
(9936)
(9927)
(9699)
(8987)
(8608)
(8488)
(7845)
(7842)
(7647)
(7612)
(7553)
(7220)
(7067)
学科
(61472)
经济(61405)
(30087)
管理(29982)
地方(24203)
中国(22424)
(20799)
企业(20799)
(20237)
业经(15722)
方法(15196)
农业(13747)
地方经济(13681)
(12664)
数学(12408)
(12297)
数学方法(12277)
(11809)
产业(11380)
(11029)
金融(11020)
理论(10795)
(10772)
银行(10741)
(10579)
技术(10222)
(9792)
教育(9709)
环境(9704)
发展(9701)
机构
学院(191297)
大学(185123)
(76557)
研究(75893)
经济(74694)
管理(64045)
中国(55226)
理学(52901)
理学院(52147)
管理学(51159)
管理学院(50804)
科学(46935)
(42231)
(40154)
(38177)
研究所(36222)
(34132)
中心(33226)
(32985)
农业(29590)
(29515)
业大(29232)
师范(29161)
(27911)
北京(27402)
(26462)
(26044)
财经(25578)
技术(25382)
(22919)
基金
项目(122879)
科学(94415)
研究(94201)
基金(81996)
(72180)
国家(71503)
科学基金(58894)
社会(56830)
社会科(53674)
社会科学(53668)
(52963)
教育(43553)
(43286)
基金项目(43120)
编号(40037)
自然(35015)
(34606)
自然科(34118)
自然科学(34105)
自然科学基金(33430)
成果(33248)
资助(32800)
课题(30984)
重点(28926)
发展(28149)
(27679)
(26151)
(25366)
(25144)
创新(24376)
期刊
(99832)
经济(99832)
研究(62593)
中国(52556)
(38046)
教育(34114)
学报(31422)
科学(28617)
农业(26004)
管理(25700)
(24292)
大学(23323)
学学(21750)
技术(19702)
(19592)
金融(19592)
业经(18998)
经济研究(15455)
(13481)
问题(13188)
财经(12410)
职业(11259)
(11000)
(10836)
论坛(10836)
科技(9900)
(9568)
商业(9461)
图书(9151)
世界(9133)
共检索到316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东北地区城镇体系与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将促进东北地区城镇空间结构载体功能强化以及城镇体系发展的外向化,并认为产业空间协调与城市群整合、产业体系重构与地域优化及产业升级与城市职能体系优化等是产业支撑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刘毅  
以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区位商、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东北地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将区域产业体系划分出四个组群,即有较大优势的行业、有一定优势的行业、无明显优势的行业以及衰退行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的形成机理,提出主导产业培育框架、产业体系重构的构想方案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苏健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部城镇逐渐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向产业链条上低、中端的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大要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西部城镇要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必须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这既是对企业驾奴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考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儒煜  肖茜文  
东北的经济痼疾在于产业体系的陈旧老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体制固化;体制固化又导致市场活力缺乏,使东北原本具有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优势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东北经济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站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从市场需要出发推进主导产业创新,以第四次产业革命四大源技术领域作为构建产业链的主战场,以此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来替代传统的产业体系。在空间上,要集中力量建设适合创新的区域创新品质,重点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作用,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动构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兴文  刘玉珍  王生国  张立恒  
随着知识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知识产权数量的多寡、质量和转化率的高低、受保护的程度、扩展和延伸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09年,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围绕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星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产品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构筑系统而完善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市场化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组织保障。系统而完善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支撑体系需要在认识世界物流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确定农产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与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分别从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物流主体及宏观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构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徐蕾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思茅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基础条件落后,财力有限,实际支持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具体来看,在茶叶种植和加工生产这两个环节,科技的支撑作用比较显著,而在科技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构建上明显滞后,而且科技的转化机制不畅,严重影响了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张燕卿  唐曲  陶陶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态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探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配置目标、模式及其技术和制度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王东宾  慈锋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支持则是农村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机制不合理、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链选择与设计及经济转型等问题,并对如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秀英  费喜敏  邵同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向供应充裕,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组织和政策等支撑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以浙江省台州市柑橘特色农业为例,从种植面积、产量、生产率水平和在当地农业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对柑橘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介绍,论述了资源禀赋、技术、质量与品牌、组织和政策等柑橘特色农业发展中支撑体系的建立,并提出了台州柑橘特色农业发展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表7参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梅  易法海  刘明培  
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从我国农业的实际出发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技术支撑体系。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原则、内容及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