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5)
2023(9923)
2022(7803)
2021(7049)
2020(5829)
2019(13480)
2018(13563)
2017(26591)
2016(14500)
2015(16052)
2014(16209)
2013(15596)
2012(13952)
2011(12532)
2010(12843)
2009(11758)
2008(11400)
2007(10151)
2006(9057)
2005(8156)
作者
(41708)
(34813)
(34699)
(33107)
(22111)
(16408)
(15730)
(13511)
(13204)
(12433)
(11771)
(11695)
(11130)
(11100)
(10851)
(10704)
(10512)
(9966)
(9929)
(9911)
(8701)
(8686)
(8547)
(7937)
(7804)
(7735)
(7582)
(7496)
(7127)
(6814)
学科
(70311)
经济(70259)
管理(38218)
(38135)
(30334)
企业(30334)
方法(28676)
数学(25638)
数学方法(25117)
中国(20074)
地方(18584)
(17776)
业经(16232)
产业(12425)
农业(12193)
(11976)
(11786)
(10640)
理论(10437)
技术(10305)
地方经济(9681)
(9650)
贸易(9641)
(9563)
(9225)
环境(9113)
(8417)
(8284)
金融(8283)
城市(8128)
机构
学院(206948)
大学(204126)
(86504)
经济(84712)
管理(79747)
研究(70738)
理学(69557)
理学院(68682)
管理学(67010)
管理学院(66647)
中国(51001)
科学(44519)
(44004)
(35285)
(35253)
(33252)
研究所(32297)
中心(31544)
业大(30990)
(30638)
财经(28645)
(27785)
师范(27497)
北京(27304)
经济学(27005)
农业(26016)
(25996)
(25942)
(24976)
经济学院(24335)
基金
项目(143980)
科学(115018)
基金(104956)
研究(102831)
(91887)
国家(91225)
科学基金(79361)
社会(66986)
社会科(63685)
社会科学(63668)
(57601)
基金项目(55725)
自然(51624)
自然科(50551)
自然科学(50544)
自然科学基金(49611)
(48044)
教育(47361)
资助(42484)
编号(40672)
(33254)
重点(33148)
成果(31447)
(30644)
(30271)
课题(29164)
创新(28284)
国家社会(28029)
发展(26741)
科研(26714)
期刊
(94685)
经济(94685)
研究(59901)
中国(38905)
科学(30899)
(30887)
学报(30576)
管理(30323)
(25287)
大学(23652)
学学(22458)
教育(21367)
农业(21134)
技术(19782)
业经(16697)
(15918)
金融(15918)
经济研究(15883)
问题(14298)
财经(13941)
(12246)
统计(11967)
(11515)
(11374)
技术经济(11077)
现代(10578)
商业(10462)
科技(10258)
决策(9940)
资源(9831)
共检索到29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近1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对东北地区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黄晓军  刘艳军  
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最后针对这种偏差提出了"纠偏"对策,即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张建波  
根据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动趋势,对不同时段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和就业结构演变的相对滞后。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化地域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并运用UN比方法对不同空间单元城市化与非农化的拟合程度进行了比较,划分出5种地域类型,认为东北地区不宜实行统一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而应根据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促进各地区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  李如生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培祥  徐淑梅  
从区位和交通条件、资源赋与资源地域组合、区域发展外部势力介入、计划经济时期重化工业基地建设、制度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而为解决东北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问题,促进城市与区域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与区域整体实力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王念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划分四个阶段,即自然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发育阶段、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兴起阶段、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结构调整阶段。认为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外部势力的介入、国家计划投资以及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等是驱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金凤君  
近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经历了五次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转换。对百年尺度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总结出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区域主导产业演变的时序特征及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区域产业生成与结构演变的因素,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形成机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丽  姜登国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亮  陈晓红  李诚固  
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一度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地域,同时城市化的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快速的工业化是东北区高速城市化的基础,同时,殖民地产业布局地调整和优化又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洪梅  章磷  董大朋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俏  汤檬  
人才经济发展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东北地区人才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东北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经济发展的重视,激发高校在东北地区人才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建立产业与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人才管理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的建立,奖励创新创业,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立文  黄俊宇  
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演进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二者之间的耦合程度近年来虽然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东北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城市新区与母城市群互动不足、土地利用率偏低等因素抑制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效应的释放。为此,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与用人机制、优化城镇化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高效配置等政策措施来提升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融合程度,从而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经济的再振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王士君  赵伟  
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的劳动就业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目前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镇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较高;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③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④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就如何提升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的就业能力给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与措施:①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③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④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