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9)
2023(15246)
2022(13108)
2021(12155)
2020(10023)
2019(23141)
2018(23007)
2017(43977)
2016(23488)
2015(26216)
2014(26284)
2013(26277)
2012(24485)
2011(22396)
2010(22670)
2009(20782)
2008(19931)
2007(17546)
2006(15823)
2005(14350)
作者
(69754)
(58016)
(57604)
(54893)
(36967)
(27805)
(26142)
(22758)
(22091)
(20702)
(19769)
(19763)
(18556)
(18514)
(17870)
(17852)
(17159)
(16804)
(16585)
(16492)
(14565)
(14414)
(13972)
(13315)
(13043)
(12907)
(12833)
(12643)
(11771)
(11386)
学科
(116290)
经济(116189)
管理(63170)
(59786)
(47370)
企业(47370)
方法(42116)
数学(36224)
数学方法(35867)
中国(30866)
地方(30847)
(27662)
业经(24136)
(23829)
(21108)
农业(19268)
地方经济(17803)
(17554)
贸易(17539)
(17317)
环境(17019)
(16816)
(16295)
(16029)
金融(16026)
(15722)
银行(15672)
理论(15624)
(15335)
(15162)
机构
大学(340283)
学院(338690)
(142994)
经济(139901)
管理(130873)
研究(123735)
理学(112223)
理学院(110803)
管理学(108963)
管理学院(108355)
中国(90927)
科学(75961)
(74486)
(63025)
(62218)
研究所(57222)
(54393)
中心(54308)
(50175)
财经(49355)
业大(49195)
北京(48073)
(47409)
师范(47000)
(45002)
(44719)
经济学(43037)
农业(42194)
(41065)
经济学院(38383)
基金
项目(227563)
科学(178685)
研究(167058)
基金(163890)
(143097)
国家(141910)
科学基金(121053)
社会(105533)
社会科(100011)
社会科学(99987)
(88570)
基金项目(87543)
自然(77688)
自然科(75842)
自然科学(75828)
教育(75316)
(74726)
自然科学基金(74433)
编号(67814)
资助(66961)
成果(55226)
(52910)
重点(51160)
(49552)
课题(47375)
(46569)
创新(43471)
国家社会(43228)
科研(42855)
发展(42440)
期刊
(168109)
经济(168109)
研究(107408)
中国(68053)
学报(52193)
(50067)
管理(50011)
科学(49848)
(44473)
大学(39189)
教育(38539)
学学(36753)
农业(35081)
(30580)
金融(30580)
技术(30072)
经济研究(27181)
业经(26366)
财经(24164)
问题(21515)
(20771)
图书(18443)
(18082)
技术经济(17852)
科技(16312)
理论(16263)
资源(15969)
现代(15902)
(15417)
商业(15387)
共检索到517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以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13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测度经济差异的指标,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经济带内1987—2006年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总体差异分析,并对差异来源按照行政区划进一步分解,分析影响差异的内、外原因。截取3个具代表性的时间横截面,探究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7—2006年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地位不断提升,总体差异收缩。(2)1987—1992年经济带差异扩大,主要由黑龙江省内部差异造成;1993—2000年经济带变动微小;2000年以来,哈大交通经济带差异呈现收缩态势。(3)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吻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哲  米娟  
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程利莎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总体以及各分维度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探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全国其他地区存在滞后,内部极化明显,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省域内部差异是导致各分维度差异的主因。(3)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在空间上既有协同发展态势也有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发展优势突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明显滞后。(4)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受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基础与潜力以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口素质是主因。分维度对比发现,智慧民生分维度与其他分维度发展空间分异的成因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且受实体经济基础影响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荫凯,张文尝,吴启焰  
哈( 尔滨) 大( 连) 交通经济带是我国形成历史早、吸引范围广、区域特征明显、发育阶段完善的沿路型交通经济带。自19 世纪末以来,哈大交通经济带历经起步、初成、扩张、延展4 个阶段,发展成为我国东北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及产业最为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集聚──扩散行为最为活跃的空间地域综合体。本文在简要陈述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基础上,以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客观审视了哈大交通经济带在特定演化阶段的空间模式及其基本特征。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键初  郑魁浩  俞德鹏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战略任务,需要提高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效率,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本文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对浙江省人口和经济"双密集区域"——浙东北地区,从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海洋和人口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上的分析,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好交通结合部北仑港和超前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出了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发展,建设杭、甬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城市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宋戈  程林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型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顺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激活地方经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结构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社会公平等,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阐述,以及对该地区发展民营经济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地域组织形式和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陈小龙  
本文描述了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该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阐明东北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理清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元录  钱智勇  
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区位因素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制度上的因素。制度这个因素对于东北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东北经济的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形态和体制环境来,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才能打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障碍,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民营经济的出路所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李红娟  刘现伟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东北亚开发之窗"的我国东北地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发掘民营经济的巨大经济潜力、突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面临有效投资严重不足、制度供给不到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专业分工协作性差等问题。为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需要借助地缘优势,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合作大通道、大平台。企业应内外兼修进行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李红娟  刘现伟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东北亚开发之窗"的我国东北地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发掘民营经济的巨大经济潜力、突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面临有效投资严重不足、制度供给不到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专业分工协作性差等问题。为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需要借助地缘优势,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合作大通道、大平台。企业应内外兼修进行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和能力,开拓对外合作新途径,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发展提供新动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停滞、生育水平长期过低、人口净流出规模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等。人力资本问题是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看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长期消费需求、长期发展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建议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保障和鼓励育龄人群按政策合理生育,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本,进而形成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王荣成  
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沿海-腹地系统良性发展的核心,在东北地区尤其如此。文章首先从资源、经济、就业及环境方面,利用相关分析、演变过程分析、弹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与内陆腹地各产业的疏密度,进而探究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与海陆产业链的构造,为东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统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北伟  
图们江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自去年十月参与国平壤会议后,这一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热点地区,它的开发为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找到了最佳的生长点,也为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找到了很好的结合部。图们江地区开发离不开中国东北地区的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