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0)
- 2023(10565)
- 2022(8800)
- 2021(7803)
- 2020(6187)
- 2019(14213)
- 2018(13955)
- 2017(26452)
- 2016(13827)
- 2015(15452)
- 2014(15605)
- 2013(15691)
- 2012(14969)
- 2011(13961)
- 2010(14532)
- 2009(13452)
- 2008(13281)
- 2007(12104)
- 2006(11346)
- 2005(10675)
- 学科
- 济(82200)
- 经济(82136)
- 业(39475)
- 管理(38019)
- 企(27766)
- 企业(27766)
- 地方(26941)
- 中国(24545)
- 方法(20889)
- 农(20675)
- 业经(18310)
- 数学(17518)
- 数学方法(17372)
- 地方经济(16480)
- 农业(15008)
- 学(13706)
- 制(13564)
- 发(12829)
- 贸(12589)
- 贸易(12575)
- 融(12400)
- 金融(12399)
- 银(12355)
- 银行(12346)
- 行(12092)
- 财(12035)
- 易(12009)
- 环境(11199)
- 和(10069)
- 策(9976)
- 机构
- 学院(206918)
- 大学(204587)
- 济(96376)
- 经济(94250)
- 研究(80321)
- 管理(75107)
- 理学(62088)
- 中国(61588)
- 理学院(61274)
- 管理学(60511)
- 管理学院(60076)
- 科学(45149)
- 京(44898)
- 财(42210)
- 所(41074)
- 研究所(36487)
- 中心(35088)
- 江(33793)
- 财经(32070)
- 农(30939)
- 范(30197)
- 师范(29967)
- 经济学(29821)
- 北京(29706)
- 经(28734)
- 院(28662)
- 州(27628)
- 经济学院(26333)
- 业大(24925)
- 科学院(24437)
- 基金
- 项目(125391)
- 科学(98468)
- 研究(97110)
- 基金(88018)
- 家(75611)
- 国家(74906)
- 社会(63345)
- 科学基金(63302)
- 社会科(60058)
- 社会科学(60043)
- 省(49303)
- 基金项目(45325)
- 教育(42811)
- 划(40831)
- 编号(40379)
- 自然(36170)
- 资助(35291)
- 自然科(35244)
- 自然科学(35238)
- 发(34638)
- 自然科学基金(34608)
- 成果(34168)
- 课题(29175)
- 发展(28925)
- 重点(28788)
- 展(28426)
- 部(26998)
- 国家社会(26334)
- 创(25611)
- 性(24191)
- 期刊
- 济(126356)
- 经济(126356)
- 研究(72122)
- 中国(50252)
- 管理(31727)
- 财(31046)
- 农(30575)
- 科学(26803)
- 学报(26627)
- 教育(25463)
- 融(23491)
- 金融(23491)
- 农业(20869)
- 经济研究(20842)
- 大学(20799)
- 业经(20167)
- 技术(20144)
- 学学(19038)
- 财经(16688)
- 问题(15750)
- 经(14685)
- 图书(14408)
- 贸(13052)
- 国际(11966)
- 技术经济(11950)
- 世界(11908)
- 坛(11381)
- 论坛(11381)
- 商业(11046)
- 业(11003)
共检索到35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熹真
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在服务经济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问题较多,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十分紧迫。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的基本优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拓展现代服务经济的领域;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能够拓宽生产性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空间;WTO为东北地区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开创了新格局。文章提出,根据东北地区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的优势,东北地区应规划相应的战略基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牵动型现代服务经济;大力发展信息、金融服务经济。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服务经济 战略重点 战略基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英
服务经济是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成熟,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使国民经济整体日益服务化的高级经济形态。服务业大发展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涵,但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地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要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强化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引领、渗透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雁阵模式 知识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立瑛
在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有人认为工业是东北的特色,应该扬长避短。几次调整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值。根据国际和国内一些政治经济核心城市发展的规律,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已经形成互动机制,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是融合发展的关系。这也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特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顺应这种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丁四保
近几年来,东北沿边口岸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一批新口岸,带动地方贸易迅速发展,而且边境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但我们也应看到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相当的尖锐。为此,应该在拓宽口岸经济内容、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积极协调方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东北,边境口岸,发展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芳 郑文升 陈才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进东北振兴的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内部差距较大,依据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加工型、林矿型、边境口岸型、旅游型和经贸型。通过对东北地区各种类型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与问题的研究,提出今后的发展重点,为合理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类型特征 发展战略 东北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荫 曾春水 王军礼 李成林
通过梳理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构建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创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顺,李诚固
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汇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处于落后状态。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激活地方经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结构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阐述,以及对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战略及其指导下的地域组织形式和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形势严峻,亟须适当调整振兴思路。在新常态背景下,建议立足"三调"导向,加快推进"三大转换",积极培育"五大经济增长点"。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力度,为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
关键词:
东北转型升级 三大转换 五大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 丁四保 王晓芳
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矿产资源开发与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城市化的道路使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城市化的推进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综合性举措。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聚、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城乡统筹规划与大都市区建设、培育城市群与提高区域竞争力、建设新型城镇与促进新产业发展、城市职能的外向化与区域对外开放等城市化机制,并提出了建设都市区、促进城市职能升级、优化开发区、推进城市整合、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等城市化对策。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城市化 机制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莲琴,刘力
文章从东北地区沿边开放的基本格局入手,简述了我国边境口岸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口岸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而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口岸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振兴东北口岸经济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边境口岸 口岸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陈小龙
本文描述了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该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阐明东北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理清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元录 钱智勇
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区位因素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制度上的因素。制度这个因素对于东北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东北经济的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形态和体制环境来,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才能打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障碍,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民营经济的出路所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程利莎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总体以及各分维度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探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全国其他地区存在滞后,内部极化明显,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省域内部差异是导致各分维度差异的主因。(3)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在空间上既有协同发展态势也有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发展优势突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明显滞后。(4)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受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基础与潜力以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口素质是主因。分维度对比发现,智慧民生分维度与其他分维度发展空间分异的成因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且受实体经济基础影响较弱。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分异 成因探测 东北地区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键初 郑魁浩 俞德鹏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战略任务,需要提高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效率,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本文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对浙江省人口和经济"双密集区域"——浙东北地区,从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海洋和人口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上的分析,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好交通结合部北仑港和超前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出了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发展,建设杭、甬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城市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