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3)
2023(8654)
2022(7008)
2021(6339)
2020(5153)
2019(12195)
2018(11654)
2017(23579)
2016(12558)
2015(13484)
2014(13365)
2013(13450)
2012(12814)
2011(11703)
2010(12041)
2009(11139)
2008(10826)
2007(9899)
2006(9203)
2005(8345)
作者
(35025)
(29196)
(28607)
(27927)
(18690)
(13799)
(13265)
(11116)
(11050)
(10697)
(9922)
(9526)
(9366)
(9256)
(9212)
(9089)
(8704)
(8405)
(8375)
(8364)
(7409)
(7252)
(7043)
(6737)
(6609)
(6576)
(6285)
(6260)
(5853)
(5710)
学科
(61509)
经济(61383)
管理(34089)
(33160)
(25671)
企业(25671)
中国(19329)
方法(19225)
地方(18385)
(17363)
数学(16830)
数学方法(16583)
业经(13786)
(12975)
(11402)
产业(11214)
农业(11062)
(10128)
贸易(10122)
(9727)
地方经济(9707)
(9682)
(9546)
环境(8444)
(8149)
银行(8140)
技术(8085)
(7877)
金融(7876)
(7859)
机构
学院(178412)
大学(176379)
(81349)
经济(79606)
管理(68366)
研究(66058)
理学(58225)
理学院(57498)
管理学(56543)
管理学院(56188)
中国(48932)
(38318)
科学(37340)
(36866)
(32265)
中心(29443)
研究所(28914)
(28247)
财经(28191)
(25595)
(25439)
(25438)
经济学(25376)
师范(25271)
(24440)
北京(24354)
经济学院(22805)
业大(22578)
(22494)
财经大学(20623)
基金
项目(116378)
科学(93674)
研究(88339)
基金(84898)
(72617)
国家(72035)
科学基金(62644)
社会(58618)
社会科(55720)
社会科学(55706)
(44815)
基金项目(44398)
教育(39412)
自然(38065)
(37811)
自然科(37172)
自然科学(37164)
自然科学基金(36488)
编号(35219)
资助(34301)
成果(29239)
(28130)
重点(26424)
(25916)
课题(25542)
国家社会(24444)
(23791)
发展(23734)
(23396)
教育部(22495)
期刊
(95644)
经济(95644)
研究(59931)
中国(36756)
(26385)
管理(26340)
(24126)
科学(23255)
学报(21285)
教育(19191)
(18899)
金融(18899)
大学(17088)
农业(16071)
业经(15990)
学学(15940)
经济研究(15756)
技术(15366)
问题(14368)
财经(14014)
(12372)
(10423)
现代(9531)
(9331)
技术经济(9209)
国际(8660)
商业(8539)
世界(8511)
统计(8333)
(8219)
共检索到279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是在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产业发展和特点受到资源开发周期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影响,也带有深刻的传统体制烙印。尽管在前期振兴过程中,东北地区部分单一结构城市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单一结构城市还处于产业转型的阵痛之中。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产业转型正面临严峻挑战。应将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产业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解决就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产业转型促进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转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东北地区单一结构城市是在国家工业化驱动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其城市的起源流变和兴衰历程既带有资源性产业和传统产业生命周期变化的特征,又带有传统体制的深刻烙印。我国单一结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与新型城镇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转型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东北地区应通过财政金融、创新创业政策激发经济活力,提升内在动力,提高经济创造力。还要通过实施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收入政策等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重构,提高社会支撑力;还要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产权和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烨  李秀敏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在工业所有制的改造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是过高,达到70%以上,在全国处在最高位。另外,东北现在在工业结构调整上还是存在严重的存量调整障碍和增量调整的障碍。本文依据东北地区在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培煜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失速已经成为刻画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关键词。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失速的因素很多,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关键。因此,在我国经济整体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的大环境下,分析我国工业经济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以工业为单一产业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以及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单一初级产业之间联动性、科技创新还未成熟的微观现状导致产业转型困难尤为关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尽快实施夯实支持改革等促进东北振兴的战略对策势在必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培煜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失速已经成为刻画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关键词。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失速的因素很多,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关键。因此,在我国经济整体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的大环境下,分析我国工业经济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以工业为单一产业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以及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单一初级产业之间联动性、科技创新还未成熟的微观现状导致产业转型困难尤为关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尽快实施夯实支持改革等促进东北振兴的战略对策势在必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汤吉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而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受制于资产专用性,是解决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转型的前提,有效地解决专用性的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的转换是加速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的基本取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王念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米尔  武春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晋   巴雪真   时骄禹   崔宁波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紧握粮食产能安全主动权。把握好中国特色粮食产能安全的科学内涵,着力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应突出抓好国内区域重点。本文在阐释粮食产能安全内涵的基础上,聚焦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现实问题,分析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结构问题、资源约束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思路转向和突破路径。研究表明,生产结构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生产的资源要素约束逐渐增多、生产环境风险隐患正日益凸显是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主要障碍。未来亟需推动粮食生产从“多产粮、保产量”转向“稳产粮、优结构”,从“拼资源,高消耗”转向“拼科技,披绿色”,从“被动调整和响应”转向“主动预见和适应”,并从持续调优生产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强粮食生产活力,引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区域气候韧性,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寻求突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磊  张琢  金兆怀  
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资源的整合再分配,是实现东北地区协作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受深层次体制性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缺乏明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职能与产业分工趋同、城市群空间发育水平偏低、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外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城市空间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全面启动,需要以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区域大通道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政策支持为动力,完善东北地区协同发展促进机制,形成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关系,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建立对外开放经济带,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措施,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宝君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玉米调出区,其玉米深加工产业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为论述基点,以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路径,在比较客观地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在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沈诗杰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政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但应正确认识"新东北现象"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表面上看,"新东北现象"是经济结构问题;深层上看,"新东北现象"是创新创业问题,根源则在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创新水平不高且动力不足、创新创业环境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未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五化"融合;大力吸引和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互利共赢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与国家间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近1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对东北地区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供思路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