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7)
- 2023(12974)
- 2022(10867)
- 2021(9759)
- 2020(7809)
- 2019(17616)
- 2018(16951)
- 2017(31613)
- 2016(17464)
- 2015(18822)
- 2014(18488)
- 2013(18391)
- 2012(17446)
- 2011(16206)
- 2010(16305)
- 2009(14923)
- 2008(14749)
- 2007(13077)
- 2006(11888)
- 2005(10818)
- 学科
- 济(78719)
- 经济(78641)
- 管理(48732)
- 业(44648)
- 企(32981)
- 企业(32981)
- 方法(26253)
- 地方(26039)
- 中国(23894)
- 农(23274)
- 数学(22484)
- 数学方法(22250)
- 环境(18288)
- 业经(18096)
- 学(17925)
- 农业(16522)
- 财(15091)
- 地方经济(15039)
- 贸(14478)
- 贸易(14466)
- 易(13909)
- 发(13662)
- 融(12696)
- 金融(12694)
- 和(12583)
- 制(12416)
- 银(12199)
- 技术(12177)
- 银行(12150)
- 行(11810)
- 机构
- 学院(255436)
- 大学(254247)
- 济(103720)
- 经济(101651)
- 研究(96886)
- 管理(93600)
- 理学(80672)
- 理学院(79556)
- 管理学(78099)
- 管理学院(77638)
- 中国(71062)
- 科学(63840)
- 京(55690)
- 农(52946)
- 所(51496)
- 研究所(47413)
- 财(44201)
- 中心(43019)
- 业大(42585)
- 农业(41843)
- 江(39310)
- 范(36996)
- 师范(36518)
- 财经(35193)
- 北京(34996)
- 院(34900)
- 经(31926)
- 州(31827)
- 经济学(31395)
- 省(31046)
- 基金
- 项目(177723)
- 科学(139461)
- 基金(128152)
- 研究(123951)
- 家(115878)
- 国家(114909)
- 科学基金(96223)
- 社会(80429)
- 社会科(76233)
- 社会科学(76212)
- 省(70733)
- 基金项目(68653)
- 自然(62966)
- 自然科(61325)
- 自然科学(61300)
- 划(60363)
- 自然科学基金(60180)
- 教育(54637)
- 资助(50340)
- 编号(48345)
- 发(44834)
- 重点(41351)
- 成果(38244)
- 部(37788)
- 创(37179)
- 创新(34891)
- 发展(34795)
- 计划(34575)
- 课题(34244)
- 展(34224)
- 期刊
- 济(118766)
- 经济(118766)
- 研究(72067)
- 中国(54535)
- 农(48606)
- 学报(48412)
- 科学(43723)
- 大学(34576)
- 农业(33412)
- 管理(33238)
- 学学(32755)
- 财(30954)
- 教育(25841)
- 融(22817)
- 金融(22817)
- 业经(21220)
- 技术(19411)
- 经济研究(18827)
- 业(17769)
- 财经(16831)
- 资源(16508)
- 问题(15946)
- 经(14539)
- 科技(13729)
- 版(13415)
- 图书(13268)
- 业大(12666)
- 商业(12366)
- 技术经济(11988)
- 贸(11930)
共检索到38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王颖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辉 程晓凌 张雷 姜巍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陈明星
回顾了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针对东北地区出台的主要区域政策。财税和金融支持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外力,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是东北振兴的主体和关键。时间上政策出台年际波动性较大,空间上以面向全区政策为主。区域政策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社会效益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两类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力度不够、政策难以落实等;政策制定和执行后,包括政策的项目和国企指向等。未来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重点应强调四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国企改革,省际区增长极与产业空间布局,社会和谐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关键词:
区域政策 评价 区域发展 东北地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慈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艳军 张婧 王颖
提出"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的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指数、响应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8年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变化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源环境水平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对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具有由"正响应"向"负响应"转变的特征,与此相对应,区域开发规模扩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呈现出由"弱促进"向"强胁迫"变化的态势,这说明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开发规模加速扩展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1995-2008年由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洪民
贫困地区区域开发中的政策界限曹洪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对贫困地区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追求效率,而从宏观上讲扶贫体现的则是公平原则,因此,扶贫是一种非市场经济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滕飞
东北地区拥有较为深厚的创新基础,但目前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应在人才、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市场对接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发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贺贺 杨青山 陈长瑶
利用DEA模型、城市开发程度指数和耦合度模型测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以及两者的耦合度,并分析了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及两者耦合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耦合度水平不高,城市开发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不同职能城市的效率差异化特征显著,省会城市要素投入冗余,而资源型城市、工业型城市要素投入不足。2近十年,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呈现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提升对城市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效率呈负相关。3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与耦合度空间高匹配度的"群"分布特征愈发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并要求相应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在健全市场机制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目前,以编制区域规划试点为契机,以促进区域合作机制为重点,传统的行政区经济逐步被打破,各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正在建立与完善。下面两篇文章立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着力对区域合作机制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中,很多观点颇具新意并引人深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梁涵
科技人力资源是在经济体系中从事科学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整合的生产要素。科技人力资源的积累可以带来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内生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链全过程和产品价值。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具有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技工资源优势。但是从1997年来,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优势急剧下降。而且相关性研究表明,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联动趋势不显著,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对于地区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并不非常明显。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中于传统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蔷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琛 谢辉
作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是东北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5类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结论是: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基础优于全国均值水平60%以上,未来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能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3个方面,然而,欲开发上述资源潜力则须考虑到与水资源供给潜力的平衡;能源(石油)资源开发潜力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将对地区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043增长到本世纪2000年的0.166,人地...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 安全 东北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春华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模式和人力资源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总量泡沫成分多,大量闲置且极难流动;2.人才效率差,价值低;3.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四点对策: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探索东北人才开发的新路子,实现新突破;2.创新机制、完善体制,盘活人才资源,进一步打破机制障碍,加快人才开发和管理;3.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相结合;4.跨区域人才合作,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殿伟 尹豪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党中央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静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削弱,亚洲经济崛起,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东北亚区域合作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体收益目标转型使大国关系充满变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关键阶段、中日韩经贸合作将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演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构想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中国东北地区,要积极调整战略部署,完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协调发展次区域合作,发展优势产业,与邻国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新变化 东北地区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