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359)
- 2022(9266)
- 2021(8741)
- 2020(7236)
- 2019(17163)
- 2018(17132)
- 2017(33407)
- 2016(18093)
- 2015(20521)
- 2014(20363)
- 2013(20274)
- 2012(18551)
- 2011(16484)
- 2010(16369)
- 2009(14823)
- 2008(14184)
- 2007(12366)
- 2006(10782)
- 2005(9306)
- 学科
- 济(73879)
- 经济(73800)
- 管理(49803)
- 业(48653)
- 企(39184)
- 企业(39184)
- 方法(36717)
- 数学(32122)
- 数学方法(31681)
- 农(20073)
- 中国(18799)
- 财(17640)
- 贸(17578)
- 贸易(17573)
- 易(17165)
- 地方(16707)
- 学(16135)
- 业经(15292)
- 农业(14044)
- 出(12282)
- 理论(11910)
- 和(11622)
- 技术(11406)
- 环境(11118)
- 制(10819)
- 务(10478)
- 财务(10414)
- 财务管理(10391)
- 企业财务(9786)
- 教育(9748)
- 机构
- 大学(256662)
- 学院(253775)
- 管理(104687)
- 济(100629)
- 经济(98479)
- 理学(91743)
- 理学院(90729)
- 管理学(89050)
- 管理学院(88615)
- 研究(82991)
- 中国(59971)
- 京(54912)
- 科学(52922)
- 财(43514)
- 所(41289)
- 农(39191)
- 业大(39051)
- 研究所(37939)
- 中心(37318)
- 财经(35993)
- 江(35172)
- 北京(34580)
- 范(33782)
- 师范(33511)
- 经(32802)
- 农业(30755)
- 院(30471)
- 经济学(30086)
- 州(29021)
- 经济学院(27341)
- 基金
- 项目(181406)
- 科学(142607)
- 基金(132331)
- 研究(132049)
- 家(115169)
- 国家(114265)
- 科学基金(98428)
- 社会(82488)
- 社会科(78203)
- 社会科学(78182)
- 基金项目(70828)
- 省(69592)
- 自然(65022)
- 自然科(63521)
- 自然科学(63508)
- 自然科学基金(62344)
- 教育(60156)
- 划(59061)
- 资助(55376)
- 编号(53969)
- 成果(43061)
- 部(40132)
- 重点(39915)
- 发(38142)
- 创(37172)
- 课题(36293)
- 科研(34856)
- 创新(34644)
- 教育部(34435)
- 大学(33739)
- 期刊
- 济(104234)
- 经济(104234)
- 研究(72801)
- 中国(44976)
- 学报(40424)
- 科学(37394)
- 管理(36725)
- 农(35232)
- 财(30873)
- 大学(30477)
- 学学(28586)
- 教育(27072)
- 农业(25182)
- 技术(21889)
- 融(17429)
- 金融(17429)
- 业经(16717)
- 财经(16557)
- 经济研究(16325)
- 图书(14981)
- 问题(14166)
- 经(14007)
- 理论(12946)
- 技术经济(12763)
- 科技(12706)
- 业(12533)
- 实践(12054)
- 践(12054)
- 资源(11936)
- 统计(11293)
共检索到35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淑萍 朱婷婷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流动的"推力"和"拉力"被赋予新的内容。文章结合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现状对劳动力流动模型中的推—拉模型和自我选择模型进行了应用与发展分析,得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不同特征对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产生"推力"和"拉力"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以及其对原地区人力资本回报率的衡量,将影响劳动力作出流出的决策;劳动力对地区间工资差异和流动成本的比较,将决定劳动力做出流入的决策。劳动力流动还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最后给出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度量方法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流出 东北地区 度量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东北地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行业分布差异、社会保险差异和劳动报酬差异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工资差异的16%、行业分布差异的50%和社会保险享有差异的43%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劳动报酬差异的48%是由个人特征差异引起的,而劳动报酬差异的23%、16%和13%则分别是由户籍制度引起的行业分割、行业内部的工资歧视和福利歧视造成的。因而,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员工福利制度,有助于缩小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王士君 赵伟
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的劳动就业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目前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镇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较高;②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③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④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就如何提升东北地区低城市化城市的就业能力给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与措施:①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③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④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永辉 刘慧
以经济动机为主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低龄老年人就业,事关老年人生活状态,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CFPS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并且显著增加了较年轻、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农村男性低龄老年人就业。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及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在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用。因此,应创造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市场环境,促进家庭流出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低龄老年人养老保障,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升低龄老年人就业保障,助力老有所为。
关键词:
家庭劳动力流出 低龄老年人就业 代际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东阳 龚丽娟
本文以省级层面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时间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优质劳动力流出过程历时数据的分析,分阶段考察了优质劳动力迁移流动变化特征,并指出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具有持续性、规模化外流、区域性集中、初始流出时间异质性的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引申出对与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
优质劳动力 时间特征 人口流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胜今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组织区域性的合作体系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等。在亚洲,各国学者提出了各种经济圈的构想,如东北亚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图们江经济圈(图们江三角洲)、华南经济圈、EAEG构想(东亚经济联盟)等等。实际上,这些构想都是从研究区域合作体系的立场出发提出来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东君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出 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永辉 刘慧
以经济动机为主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低龄老年人就业,事关老年人生活状态,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CFPS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并且显著增加了较年轻、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农村男性低龄老年人就业。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及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在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用。因此,应创造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市场环境,促进家庭流出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低龄老年人养老保障,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升低龄老年人就业保障,助力老有所为。
关键词:
家庭劳动力流出 低龄老年人就业 代际支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友君
对俄劳务合作是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的作用。但是国际危机爆发以来又给双方的劳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的不利影响,使东北地区对俄劳务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北地区 俄罗斯 劳务合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菡 钟甫宁
本文利用浙江、安徽两省四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以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转入土地面积的影响因素;运用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比较了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机会和家庭财富水平对农户转入土地面积分别具有显著的反向和正向影响。在经济发达、土地单位收益高的地区,土地倾向于流转到高收入农户手中,可能会扩大当地农户的收入差距;在经济欠发达、土地单位收益低的地区,低收入农户更容易获得转入土地机会,当地的收入分配状况会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涛 谢慧梅
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对失业是世界性难题。东北地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点领域,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渠道。本文对运用翔实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东北地区服务业就业演变历程以及就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通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进行探讨研究。最后,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东北地区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进行了预测。结果说明东北地区的就业结构的演变不符合克拉克定律,应该尽快调整其产业与就业结构。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超 苏彩凤
以东北地区"双创"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东北地区"双创"能力发展处于劣势的结论,并提出提升东北地区"双创"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双创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沈诗杰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产业为龙头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以能源为例,对东北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历年的计算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减缓,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从绝对值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维良 纪晓岚 柳中权
城市发展就是城市利用和争夺资源的过程,城市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差异。有效需求理论对短期增长和发展能进行较好的解释,而长期的发展依赖于资源的有效供给。城市对实体资源具有相对较强的掌控能力,实体资源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根基,他们可以提升城市比较优势,获得长期发展效益。本文对东北地区34个城市的资源禀赋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主要由人力资源的差异决定,因此,城市应加强人力资源积累,特别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制定发展策略。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城市发展 东北地区 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贾朋
文章建立了一个劳动供给离散选择模型,用于分析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家庭联合劳动供给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女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51和0.175,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09和-0.015;而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34和-0.024,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15和-0.134。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及交叉工资弹性均呈递减趋势。因此,设计和实施提高工资水平的公共政策将会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劳动供给,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将尤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