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4)
2023(12930)
2022(11076)
2021(10162)
2020(8699)
2019(20235)
2018(19799)
2017(37585)
2016(20641)
2015(23376)
2014(23498)
2013(23606)
2012(22006)
2011(19987)
2010(20215)
2009(19617)
2008(19987)
2007(18175)
2006(15991)
2005(14988)
作者
(61062)
(51335)
(51138)
(48862)
(32725)
(24520)
(23395)
(19974)
(19203)
(18362)
(17481)
(17286)
(16701)
(16395)
(16221)
(15779)
(15457)
(15227)
(14911)
(14735)
(12813)
(12802)
(12588)
(11701)
(11564)
(11540)
(11538)
(11505)
(10349)
(10302)
学科
(95579)
经济(95439)
(88736)
(78865)
企业(78865)
管理(77546)
方法(42172)
数学(33543)
数学方法(33279)
(32670)
(31365)
业经(29378)
(23121)
(22887)
财务(22857)
财务管理(22817)
中国(22662)
农业(21963)
企业财务(21627)
技术(18213)
地方(17759)
(16901)
(16772)
贸易(16765)
(16635)
(16264)
(16028)
(15445)
理论(15247)
(15014)
机构
学院(309967)
大学(306991)
(135064)
经济(132482)
管理(122446)
理学(104510)
研究(103472)
理学院(103428)
管理学(102034)
管理学院(101446)
中国(82118)
(65778)
(64411)
科学(60466)
(56058)
(53118)
财经(51109)
(48817)
中心(47692)
研究所(47431)
(46162)
业大(45193)
农业(44039)
经济学(41277)
北京(40594)
(37951)
财经大学(37448)
经济学院(37329)
(36708)
(36411)
基金
项目(196574)
科学(155670)
研究(144765)
基金(143927)
(124386)
国家(123270)
科学基金(106434)
社会(93732)
社会科(88796)
社会科学(88772)
(76898)
基金项目(76267)
自然(67813)
自然科(66201)
自然科学(66180)
教育(65601)
自然科学基金(65096)
(63801)
资助(58482)
编号(58171)
成果(47153)
(44563)
重点(44175)
(43525)
(42597)
(41852)
(40949)
创新(39972)
课题(39566)
国家社会(38938)
期刊
(156510)
经济(156510)
研究(94012)
中国(62228)
(56344)
(53043)
管理(48981)
学报(44968)
科学(43322)
农业(35802)
大学(34656)
学学(32881)
(30711)
金融(30711)
技术(28222)
业经(26623)
教育(26615)
财经(26359)
经济研究(24119)
(22701)
(21554)
问题(20655)
技术经济(18390)
(16965)
财会(16033)
世界(16019)
现代(15196)
(14831)
商业(14728)
国际(14624)
共检索到47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振宇  叶素云  
东北三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地区,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过重要的贡献,可是专门针对东北三省制造业生产率评价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3—2007年东北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制造业TFP增速在20世纪90年代总体处于上升的态势,进入新世纪以后明显下降,2005年以来开始缓慢回升。进一步用Bootstrap方法估计东北三省制造业技术效率(TE)及其置信区间,研究发现TE在95%置信区间内的变动轨迹跟TFP增长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爽  李春艳  
无论是从时间序列上还是从行业上来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进步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它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高于重工业,而重工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却过分地依赖资源,没有形成技术优势。我国应有效地调和经济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分散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清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障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彬彬  
近年来,虽然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大多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北地区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存在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人才不足、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采用"智造"化管理模式提升技术效率,推动高层次的开放发展,重视高端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东北三省2004-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城市人口净迁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东北三省的人口净迁出抑制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黑龙江省人口净迁出对于制造业的影响较大,人口净迁出程度较高地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人口净迁出抑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劳动力供给、抑制技术创新及降低储蓄水平;智能化发展可缓解人口迁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应出台稳定制造业人才的政策、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顶  
我国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同步提高?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现了怎样的特征?在当前经济面临转型的时期,理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前沿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及其分解结果,并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据此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燕  
指出建设东北地区制造业物流服务平台是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的需要。物流服务平台设计要考虑东北地区制造业特性及要求,具备物流交易撮合、仓储、配送管理、货运代理、安全认证等服务功能,并且坚持前瞻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等原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群慧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曲玥  
本文对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全面测算。结果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很快,这一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而非要素投入驱动的。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源自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生产率的进步,并没有从产业结构转换上获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有所放缓,而后起的中西部地区依赖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由此看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源泉已逐渐耗尽,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秦惠敏  徐卓顺  
东北三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专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根据区位商和产业效率的结果可知,东北三省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及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也不尽相同。因此,结合目前东北三省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三省内各制造业的专业化和效率水平,东北三省应根据各自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应加大高专业化高效率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高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推动低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转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王伟光  考燕鸣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旭超  许多  闫永芳  
在当今的创新2.0时代,创新的含义更加丰富,创新更趋向于多元化,而不再拘泥于创新就等同于研发的思维定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非研发创新的探索。但是国内现有的研究有限,且多是基于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情况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与绩效的发展过程,并主要进行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绩效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非研发创新绩效的横向比较分析,从而对东北地区非研发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和发展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张竟浩  崔淼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服务创新理论尚存在很多空白,如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架构如何。为此,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多案例研究构建了以服务创新绩效为因变量、以企业家导向和组织能力为自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框架,并使用我国东北三省193家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企业的资金能力、网络能力和管理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家导向、组织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