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6)
- 2023(18864)
- 2022(16204)
- 2021(14922)
- 2020(12512)
- 2019(28464)
- 2018(28151)
- 2017(53889)
- 2016(29346)
- 2015(32803)
- 2014(32473)
- 2013(31868)
- 2012(28913)
- 2011(25996)
- 2010(25721)
- 2009(23322)
- 2008(22457)
- 2007(19715)
- 2006(17335)
- 2005(14604)
- 学科
- 济(117864)
- 经济(117743)
- 业(81569)
- 管理(76937)
- 企(58890)
- 企业(58890)
- 农(52860)
- 方法(52499)
- 数学(46574)
- 数学方法(45967)
- 农业(34988)
- 中国(30190)
- 业经(29734)
- 财(28096)
- 地方(26295)
- 学(26103)
- 制(20474)
- 贸(20407)
- 贸易(20401)
- 易(19802)
- 技术(18078)
- 环境(17868)
- 发(17160)
- 务(16816)
- 理论(16767)
- 财务(16743)
- 财务管理(16712)
- 和(16030)
- 银(15849)
- 企业财务(15845)
- 机构
- 学院(410366)
- 大学(408008)
- 管理(160606)
- 济(159667)
- 经济(156309)
- 理学(140830)
- 理学院(139210)
- 研究(138321)
- 管理学(136417)
- 管理学院(135696)
- 中国(101805)
- 科学(91207)
- 农(91136)
- 京(85686)
- 业大(73081)
- 农业(70724)
- 所(70130)
- 财(68615)
- 中心(64988)
- 研究所(64822)
- 江(59582)
- 财经(56064)
- 范(53817)
- 师范(53163)
- 北京(52669)
- 经(51506)
- 院(49859)
- 州(48012)
- 经济学(47137)
- 农业大学(45486)
- 基金
- 项目(296581)
- 科学(231708)
- 基金(214940)
- 研究(209313)
- 家(191079)
- 国家(189486)
- 科学基金(161387)
- 社会(131660)
- 社会科(124507)
- 社会科学(124471)
- 省(116915)
- 基金项目(115125)
- 自然(107740)
- 自然科(105260)
- 自然科学(105227)
- 自然科学基金(103308)
- 划(98745)
- 教育(94938)
- 资助(87195)
- 编号(84965)
- 重点(66824)
- 成果(66335)
- 部(63997)
- 发(63781)
- 创(61178)
- 科研(57722)
- 课题(57492)
- 创新(57192)
- 计划(56163)
- 国家社会(54498)
- 期刊
- 济(171181)
- 经济(171181)
- 研究(110607)
- 农(89801)
- 学报(75916)
- 中国(75301)
- 科学(66867)
- 农业(60987)
- 大学(57079)
- 学学(54545)
- 管理(52706)
- 财(49419)
- 教育(39200)
- 业经(34331)
- 技术(33655)
- 融(33096)
- 金融(33096)
- 业(28947)
- 财经(25669)
- 经济研究(25494)
- 问题(24111)
- 版(23125)
- 业大(22042)
- 经(21943)
- 科技(21547)
- 资源(19966)
- 图书(19761)
- 技术经济(18651)
- 农业大学(18251)
- 理论(18176)
共检索到58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志鹏 许嘉巍 王士君
[目的]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收集农村宅基地闲置相关信息,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乡村振兴过程中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结果]宅基地完全闲置率约为13.19%,季节性闲置率约为31.79%,宅基地季节性闲置较为严重;宅基地面积超标严重,存在内部闲置现象,庭院利用效率低下;闲置宅基地流转程度以及村集体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置能力较低;户主年龄、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务工人数占比、宅基地数量和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宅基地的闲置,户主年龄、人均耕地面积和宅基地退出意愿对宅基地闲置产生负向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务工人数占比和宅基地数量对宅基地闲置产生正向影响。[结论]针对宅基地闲置问题,必须在保障农民居住权之上,充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合理规划并管控宅基地规模,对于不同闲置类型的宅基地探索差异化解决途径,推动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宅基地用途转换等,通过盘活宅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亚楠 陈利根 龙开胜
本文利用对河南省和甘肃省村庄调查和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风俗习惯、农民主观认识以及行政管理力度都会造成农村宅基地不同程度的闲置。改革的思路为:着眼于制定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改善农村治理结构;建立宅基地整理的保障措施;等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燊炜 赵翠萍 张颖 余燕
测度分析农村宅基地租赁定价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当前阶段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发育进程。基于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发布的439宗宅基地租赁数据,分析中部地区宅基地流转租金定价总体水平与区域差异,并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识别宅基地特征对流转定价的影响及差异。研究表明,宅基地特征、农房特征、基础设施特征、区位特征对定价主要呈现正向影响,且对不同分位点租金水平的宅基地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因此,为引导农户获取流转收益,应建立以宅基地租赁为主的交易市场;村集体应参与农村宅基地租赁;差异化引导不同价格水平宅基地流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敏
上海近郊农村的宅基地退出一直以来井然有序,尽管不同村庄参与宅基地置换的时间有先后、范围有大小,但置换农民总体较为满意。在该地区长达10年的宅基地置换过程中,没出现一例农户与政府对抗事件。农户与政府积极互动,形成了一种上下和谐、有条不紊的宅基地置换模式。宅基地功能的退化与转换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城市,临近工业镇的近郊农村因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其宅基地的功能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转化:保障功能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汉明
文章认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普遍存在的主体无序易位、收益流失严重、收益分配格局错位等问题,源于对宅基地产权新实现形式探索不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应该从完善农地(宅基地)公有产权结构,明晰农民土地(宅基地)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土地(宅基地)产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按照"逐步放开,渐进推进,规范起步"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征购、宅基地流转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合理有效规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加快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满足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宅基地闲置与转型再利用的既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宅基地闲置的概念内涵、现状与成因,明晰了闲置宅基地转型的现实需要与转型方向。当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包含“占而不用”和“建而不住”两种情况,闲置的成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位、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基于宅基地闲置类型区别探讨制定闲置宅基地量化指标体系,宏观上把握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等基本规律,聚焦闲置宅基地整治及土地优化调控途径,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加快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满足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宅基地闲置与转型再利用的既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宅基地闲置的概念内涵、现状与成因,明晰了闲置宅基地转型的现实需要与转型方向。当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包含“占而不用”和“建而不住”两种情况,闲置的成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位、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基于宅基地闲置类型区别探讨制定闲置宅基地量化指标体系,宏观上把握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等基本规律,聚焦闲置宅基地整治及土地优化调控途径,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在明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地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闲置 使用权流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程度、户主年龄;(3)其中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退地政策了解程度和职业培训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作用方向为负。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将宅基地退出与就业培训、产业发展、农民安居、政策宣传相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明峰 曹广忠 刘嘉杰 刘涛
研究目的:识别我国宅基地闲置的类型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形成原因,为闲置宅基地科学管理、分类整治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一项全国百县调查数据,对宅基地季节性和完全闲置进行比较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二者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季节性闲置比完全闲置更为常见,平均程度更深,村际差异也更大。中部地区农村宅基地平均闲置率最高且以季节性闲置为主,区位偏远农村季节性闲置更为普遍。人口迁移对宅基地闲置的解释力最强,家庭化迁移直接导致宅基地闲置;地理条件差异是形塑宅基地闲置地域分异的基础;确权颁证发挥产权固化的作用,对两种闲置均有促进作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有效抑制完全闲置,非农就业则明显提高季节性闲置。研究结论:季节性闲置宅基地仍发挥居住功能,不应视为资源浪费;完全闲置才是宅基地资源浪费的典型,在具体整治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文彬 孙秀香 邱俊柯 尹奇
[目的]将宅基地资格权取得主体有条件的拓展至集体成员外以带动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方法]文章以4省5县(市)40个试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宅基地资格权“外延”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宅基地资格权“外延”的良好实践效果并非由某单一条件决定,而是多因素相互的结果;非本集体成员投资参与是提高“外延”实践探索效果的关键,而财政扶持、村民接纳等则是重要的辅助条件;从提升路径看,政策资本驱动、社会力量驱动和政社民协同驱动三重赋能路径能够促进试点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结论]基于良好的“外延”效果,进一步提出“慎稳推进”放宽宅基地资格权、“风险防范”约束宅基地资格权“外延”权能、“投资到点”发挥资本下乡作用和“深度参与”激活农民主体力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培原 曹荣林 何为
本文对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制度特征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政策演变,并对城乡宅基地制度差异做了深刻比较,提出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根据级差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和宅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将农村宅基地划分为城区内宅基地、城乡结合部宅基地和城市规划范围以外的宅基地三种类型,然后对相应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文末提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和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制度特征 农村宅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