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2)
- 2023(17966)
- 2022(15390)
- 2021(14325)
- 2020(11927)
- 2019(27267)
- 2018(26977)
- 2017(51322)
- 2016(28289)
- 2015(31564)
- 2014(31571)
- 2013(31466)
- 2012(29520)
- 2011(26971)
- 2010(27294)
- 2009(25241)
- 2008(24843)
- 2007(22167)
- 2006(20050)
- 2005(18201)
- 学科
- 济(129537)
- 经济(129399)
- 管理(79764)
- 业(76044)
- 企(60853)
- 企业(60853)
- 方法(49362)
- 数学(42276)
- 数学方法(41777)
- 中国(34973)
- 农(33691)
- 地方(31529)
- 学(29161)
- 财(28400)
- 业经(27841)
- 农业(23215)
- 制(22447)
- 贸(21771)
- 贸易(21756)
- 易(20977)
- 银(19668)
- 银行(19592)
- 融(19341)
- 金融(19339)
- 环境(19129)
- 理论(18870)
- 行(18797)
- 和(18587)
- 地方经济(17897)
- 技术(17853)
- 机构
- 大学(415597)
- 学院(412990)
- 济(169687)
- 经济(166085)
- 管理(156462)
- 研究(150131)
- 理学(133965)
- 理学院(132323)
- 管理学(129894)
- 管理学院(129175)
- 中国(111915)
- 科学(94929)
- 京(90564)
- 所(78784)
- 财(76457)
- 农(75955)
- 研究所(71668)
- 中心(66039)
- 业大(64885)
- 江(62337)
- 财经(60398)
- 农业(59561)
- 北京(58146)
- 范(56395)
- 师范(55756)
- 经(54712)
- 院(53570)
- 经济学(51126)
- 州(50526)
- 省(46039)
- 基金
- 项目(275007)
- 科学(214064)
- 基金(197729)
- 研究(196076)
- 家(175198)
- 国家(173722)
- 科学基金(146341)
- 社会(123347)
- 社会科(116712)
- 社会科学(116682)
- 省(107407)
- 基金项目(104992)
- 自然(96050)
- 自然科(93729)
- 自然科学(93701)
- 自然科学基金(92008)
- 划(91545)
- 教育(89157)
- 资助(81573)
- 编号(78662)
- 成果(64760)
- 重点(62420)
- 发(62251)
- 部(59749)
- 创(56398)
- 课题(55352)
- 创新(52679)
- 科研(52494)
- 计划(51037)
- 国家社会(50460)
- 期刊
- 济(198172)
- 经济(198172)
- 研究(127178)
- 中国(82984)
- 学报(72481)
- 农(69909)
- 科学(65048)
- 管理(58689)
- 财(56766)
- 大学(53370)
- 学学(50395)
- 农业(47654)
- 教育(44872)
- 融(39118)
- 金融(39118)
- 技术(34311)
- 经济研究(31627)
- 业经(31518)
- 财经(30374)
- 经(26103)
- 问题(25856)
- 业(24224)
- 图书(21076)
- 技术经济(21064)
- 科技(20379)
- 版(19975)
- 贸(19350)
- 理论(19307)
- 资源(18931)
- 业大(18523)
共检索到62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晓峰 张正云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停滞、生育水平长期过低、人口净流出规模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等。人力资本问题是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看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长期消费需求、长期发展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建议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保障和鼓励育龄人群按政策合理生育,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本,进而形成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环境。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力资本问题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毕菲
东北地区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缓慢、流失、投资不足等问题,造成人力资本明显不足,这对东北地区的人才红利效应、经济发展活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直接影响。如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使人力资本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东北地区应通过多元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通过引育结合,集聚人力资本发展力量;通过政策激励,激发人力资本创新动力;通过完善服务,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键初 郑魁浩 俞德鹏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战略任务,需要提高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效率,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本文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对浙江省人口和经济"双密集区域"——浙东北地区,从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海洋和人口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上的分析,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好交通结合部北仑港和超前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出了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发展,建设杭、甬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构建城市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婷婷 朱华晟 张舒 浩飞龙
文章构建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机下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框架,借鉴耦合模型测算2004—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进特征、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水平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的大部分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围绕沈阳、哈尔滨两市的“双核—外围”分布特征。(2)东北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波动上升,但上升幅度有限,轻度失调类型地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空间分布上,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布特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副省级城市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互动的优势较为明显,其协调级别主导区域整体协调互动级别。(3)从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来看,人口红利的正向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表明东北地区人口红利窗口并未关闭,经济可持续增长需由过去追求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科学费用支出、房地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样能够促进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但作用强度较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陈小龙
本文描述了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该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阐明东北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理清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俊峰 王彬燕 王士君 程利莎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总体以及各分维度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异的成因进行探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较全国其他地区存在滞后,内部极化明显,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省域内部差异是导致各分维度差异的主因。(3)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在空间上既有协同发展态势也有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发展优势突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明显滞后。(4)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受区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基础与潜力以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其中,人口素质是主因。分维度对比发现,智慧民生分维度与其他分维度发展空间分异的成因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且受实体经济基础影响较弱。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分异 成因探测 东北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元录 钱智勇
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区位因素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制度上的因素。制度这个因素对于东北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东北经济的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形态和体制环境来,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才能打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障碍,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民营经济的出路所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哲 米娟
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历史演变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政治安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李红娟 刘现伟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东北亚开发之窗"的我国东北地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发掘民营经济的巨大经济潜力、突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面临有效投资严重不足、制度供给不到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专业分工协作性差等问题。为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需要借助地缘优势,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合作大通道、大平台。企业应内外兼修进行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振兴 民营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李红娟 刘现伟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东北亚开发之窗"的我国东北地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发掘民营经济的巨大经济潜力、突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面临有效投资严重不足、制度供给不到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专业分工协作性差等问题。为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需要借助地缘优势,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合作大通道、大平台。企业应内外兼修进行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和能力,开拓对外合作新途径,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发展提供新动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北振兴 民营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北伟
图们江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自去年十月参与国平壤会议后,这一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热点地区,它的开发为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找到了最佳的生长点,也为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找到了很好的结合部。图们江地区开发离不开中国东北地区的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商勇
通过对我国近期人力资本流动特征的分析,本文发现人口流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比例偏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引起经济增长0.677个百分点,同时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国锋 王建康 刘多 姚丽 宋庆伟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最初处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等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类型,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且协调区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各城市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经过对城市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