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6)
- 2023(5427)
- 2022(4381)
- 2021(4076)
- 2020(2993)
- 2019(6874)
- 2018(6359)
- 2017(12627)
- 2016(6664)
- 2015(7014)
- 2014(6894)
- 2013(6897)
- 2012(6546)
- 2011(5867)
- 2010(5792)
- 2009(5321)
- 2008(4989)
- 2007(4597)
- 2006(4024)
- 2005(3639)
- 学科
- 济(35606)
- 经济(35590)
- 业(18054)
- 管理(15652)
- 企(13719)
- 企业(13719)
- 地方(12043)
- 方法(11334)
- 农(11144)
- 业经(9778)
- 数学(9697)
- 数学方法(9626)
- 产业(9139)
- 中国(8845)
- 农业(7763)
- 地方经济(7273)
- 结构(6717)
- 制(6037)
- 财(5818)
- 技术(5694)
- 学(5607)
- 体(5091)
- 贸(4904)
- 贸易(4900)
- 发(4693)
- 易(4665)
- 环境(4625)
- 融(4338)
- 金融(4336)
- 体制(4162)
- 机构
- 学院(97973)
- 大学(94924)
- 济(44111)
- 经济(43380)
- 管理(36409)
- 研究(35475)
- 理学(31827)
- 理学院(31416)
- 管理学(30979)
- 管理学院(30799)
- 中国(24619)
- 科学(21284)
- 京(19668)
- 财(17407)
- 所(17358)
- 研究所(15966)
- 中心(15543)
- 农(15141)
- 江(14384)
- 财经(14262)
- 经济学(14074)
- 范(13940)
- 业大(13833)
- 师范(13805)
- 院(13133)
- 经(12854)
- 经济学院(12805)
- 北京(12213)
- 州(11775)
- 农业(11743)
- 基金
- 项目(69566)
- 科学(55866)
- 研究(52810)
- 基金(50080)
- 家(43479)
- 国家(43132)
- 科学基金(36952)
- 社会(35214)
- 社会科(33561)
- 社会科学(33556)
- 省(28210)
- 基金项目(26966)
- 划(23280)
- 教育(22914)
- 自然(21807)
- 自然科(21252)
- 自然科学(21249)
- 编号(21109)
- 自然科学基金(20882)
- 资助(18744)
- 发(18256)
- 成果(16400)
- 重点(16186)
- 发展(15221)
- 创(15220)
- 课题(15097)
- 展(15008)
- 部(14915)
- 国家社会(14879)
- 创新(14149)
共检索到13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金凤君
近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经历了五次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转换。对百年尺度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总结出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区域主导产业演变的时序特征及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区域产业生成与结构演变的因素,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历史路径 机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综合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划分四个阶段,即自然经济发展与早期城镇发育阶段、近代工业结构形成与城市兴起阶段、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发展阶段以及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结构调整阶段。认为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外部势力的介入、国家计划投资以及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等是驱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黄晓军 刘艳军
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最后针对这种偏差提出了"纠偏"对策,即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 李如生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 东北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桂芝 张肃
经济落后地区要进入经济发展阶段 ,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人力资本。东北经济振兴中以产出资本价值形态出现的货币资本和国家政策等社会资本的注入和积聚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两种资本注入的同时 ,要实现东北经济的持续增长还应该更关注第三种资本———人力资本。它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走向发达的引擎 ,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东北经济振兴要关注人力资本的积聚
关键词:
东北地区经济 产业结构转换 人力资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 阎质杰
本文以1978-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技术经济指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产值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趋同等主要问题,提出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变动度分析 工业化 东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学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在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基于东北地区147个县和34个城市的数据,运用SARAR模型分析高铁对不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高铁促进了城市和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高铁还会带来"鲍莫尔成本病",即高铁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高铁在产业结构的虹吸效应中起到促进作用;高铁会通过抑制第一产业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要素产生影响。同时采用了4种方法检验高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发现相关结论仍然是稳健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要素流动、政府干预和交通衔接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正宇 李传裕
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市,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和需求层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粤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特别是对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三大产业人数的增长率及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定量分析,发现粤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不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完善的终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
粤东北 产业结构 人力资源结构 供求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解海 郭富 康宇虹
产业结构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特征,也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方面。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合理化进程和高级化进程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东北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者相比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更大的增长效应,但存在使经济面临更大波动风险的可能。因此,产业政策要做到内外关联和产业关联性的平衡,在经济增长和波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东北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解海 郭富 康宇虹
产业结构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特征,也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方面。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合理化进程和高级化进程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东北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者相比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更大的增长效应,但存在使经济面临更大波动风险的可能。因此,产业政策要做到内外关联和产业关联性的平衡,在经济增长和波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减少;整体上,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并且比较优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高于阻止产业失势的作用,东北地区应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型产业升级,盲目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往往会造成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断档进而陷入产业升级陷阱之中。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军 李诚固 黄馨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近1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对东北地区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演变 相互作用 东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