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6)
2023(7044)
2022(6331)
2021(5773)
2020(5122)
2019(12061)
2018(12004)
2017(23454)
2016(13126)
2015(14697)
2014(15082)
2013(15128)
2012(14478)
2011(13118)
2010(13235)
2009(12332)
2008(12528)
2007(11561)
2006(9706)
2005(8804)
作者
(40908)
(34510)
(34455)
(32982)
(21827)
(16895)
(15844)
(13629)
(12707)
(12427)
(11755)
(11537)
(11054)
(11013)
(10973)
(10971)
(10760)
(10233)
(9952)
(9829)
(8732)
(8506)
(8488)
(7859)
(7741)
(7733)
(7689)
(7680)
(7148)
(7056)
学科
(57263)
经济(57209)
(34783)
管理(33559)
方法(28641)
(26629)
企业(26629)
数学(25779)
数学方法(25537)
(16126)
(14636)
地方(13208)
中国(13158)
(13139)
(11062)
贸易(11061)
农业(10773)
(10722)
业经(10280)
(10164)
(9201)
财务(9182)
财务管理(9155)
企业财务(8703)
(8509)
银行(8478)
(8453)
金融(8450)
(8160)
(8028)
机构
大学(195893)
学院(194424)
(79205)
经济(77492)
管理(70945)
研究(69347)
理学(61436)
理学院(60635)
管理学(59434)
管理学院(59070)
中国(50758)
科学(45531)
(41651)
(41429)
(37578)
(35763)
研究所(34491)
业大(33592)
农业(33417)
中心(32062)
(29122)
财经(28920)
(26223)
北京(25904)
(25723)
师范(25424)
经济学(24965)
(24088)
(23458)
经济学院(22821)
基金
项目(131329)
科学(101491)
基金(94960)
研究(90915)
(85267)
国家(84616)
科学基金(69951)
社会(56575)
社会科(53572)
社会科学(53551)
(51184)
基金项目(50785)
自然(46732)
自然科(45614)
自然科学(45595)
自然科学基金(44794)
(44144)
教育(41915)
资助(39312)
编号(36207)
重点(30389)
成果(29917)
(29460)
(28797)
(26667)
计划(25976)
科研(25911)
课题(25096)
创新(25050)
(24564)
期刊
(83126)
经济(83126)
研究(53394)
(37660)
学报(37615)
中国(35094)
科学(32174)
(28523)
大学(26749)
学学(25518)
农业(25132)
管理(22916)
教育(17340)
(16767)
金融(16767)
技术(15379)
财经(14552)
(14004)
经济研究(13501)
业经(13208)
(12484)
问题(11793)
(10934)
技术经济(9874)
(9854)
业大(9590)
统计(9542)
理论(9052)
资源(9026)
科技(8800)
共检索到279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木辑  李明顺  李新海  张世煌  
利用7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标记研究了6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7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121~0.814之间,平均0.584。66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70~0.9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徐莉  
对33个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其结果为,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在0.1763~0.9490,平均为0.3228。除贞367遗传距离为大于0.90外,其他32个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51,表明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基础狭窄。33个自交系的遗传距离按类平均法可聚为6类,其中Ⅱ、Ⅲ和Ⅳ类又分为两个亚类。提高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必须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其遗传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周杰  何世道  庞欣宇  王禹博  张照然  唐爽爽  高增贵  
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情况及遗传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交配型鉴定特异引物对2017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个省(自治区)34个市县的57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主要包括2种交配型,即仅含StMAT1-2基因的a交配型和仅含StMAT1-1基因的A交配型,且a交配型的比例(78.95%)明显高于A交配型(21.05%),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通用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64条条带,不同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扩增条带数量不同,引物组合Me5/Em9和Me8/Em1扩增的条带数量最多,Me3/Em3扩增的条带数量最少,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5.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8.75%。UPGMA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76~1.00,在阈值为0.82时,所有菌株被分为4个类群,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划分结果表明:类群Ⅰ中菌株均为A交配型,a交配型菌株均聚集于类群Ⅱ中,说明玉米大斑病菌遗传类群和交配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二者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黄安霞  覃永嫒  郑加兴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2对引物标记60个玉米自交系共扩增出144个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可产生2~7个清晰可辨的条带,平均为3.43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18~0.978。60个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带种质×热带种质"是研究中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袁昊  李东波  余学杰  柯永培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 6~0.916 9,平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峰成  冯勇  赵瑞霞  苏二虎  张来厚  刘志雄  石海波  
为明确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12株叶片混合、每个群体5个混合样本提取DNA的最优取样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筛选出86对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11条,平均5.67条,以GD值0.67为基准,划分为6个类群。蒙A群、蒙B群、中综5号、黄早4为第一类,蒙C群、蒙群1、掖478为第二类,蒙群2、蒙群4、C群1、C群2、Mo17为第三类,蒙群3、C群3、中综7号、B73为第四类,丹340和齐319各单独为一类,该结果与产量SCA效应分析划分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金友  黎裕  王天宇  石云素  宋燕春  王海波  
利用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利用筛选出的40对SSR引物,检测到了202个等位基因。用12对AFLP引物组,检测到了444条有多态性的带。SSR和AFLP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达0 60,而AFLP多态性带比例是72%。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将玉米种质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近。研究认为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覃永嫒  黄安霞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6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6个糯玉米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参照部分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的配合力测试结果来看,高产组合的双亲基本都在不同的类群,而类内杂交较难产生优良的杂交组合,这也从实践角度说明SRAP标记技术对糯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是合理可信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英华  李红宇  侯昱铭  徐正进  袁媛  李茂柏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母贵琴  潘旭浩  杨克诚  
利用SSR标记对人工合成群体、地方种质群体和热带、亚热带群体等3种不同类型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6对SSR引物在供试群体内共扩增出184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基因型数以及遗传距离等分析表明,三类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热带、亚热带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地方种质群体和人工合成群体。这一结果说明热带、亚热带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而人工合成群体与地方种质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则相对较小且基本相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利用28对稳定的SSR引物分析了20份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43个,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9个多态性片断,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85。聚类分析将此材料划分为3个大群,其中来自山西地方品种划分在一个类群内,而来自河南的地方种质分布在3个类群中,多样性较高。据此结果,可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针对性的保存和改良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凤格  田红丽  赵久然  王璐  易红梅  宋伟  高玉倩  杨国航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斋  吴迅  刘海利  李永祥  李清超  王凤格  石云素  宋燕春  宋伟彬  赵久然  赖锦盛  黎裕  王天宇  
【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的解析是进行等位基因发掘、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研究,及作物育种实践的重要基础。【方法】利用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40个核心SSR标记,采用基于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技术对820份代表中国玉米育种资源种质基础的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PowerMarker V3.25与Structure V2.3.3等软件揭示其基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结果】在820份自交系中,40个SSR标记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10—72个,平均36.87个/位点;基因多样性为0.46—0.9458,平均0.8430;PIC为0.43—0.94,平均0.83。聚类分析表明,K=5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苗苗  宋希云  蔡春梅  裴玉贺  赵美爱  
为了研究5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充分挖掘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用Multi NA微芯片电泳系统通过36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5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oweR MARkeR V3.25与StRuctuRe V2.3.4等软件揭示其基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在56份自交系中,36对SSR标记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8~39个,平均为24.694个;基因多样性为0.758~0.968,平均为0.918;Pic为0.722~0.967,平均为0.911。聚类分析表明,k=7时,Δk值最大,即这些自交系可以划分为7个类群,依次为旅大红骨群、兰卡斯特群、瑞德群、P群、塘四平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琴英  陈泽辉  王安贵  郭向阳  祝云芳  胡兴  陈建军  
探究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及其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组配优良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育种效率和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利用率。利用42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51份自交系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42对引物共检测到248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9个等位基因,平均5.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2934~0.8790,平均为0.7136;标记索引系数(MI)变幅为0.5867~7.8142,平均为4.3914。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较大,说明51份自交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QB506及其改良系与QR273及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4128~0.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