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7)
2023(12076)
2022(10572)
2021(9957)
2020(8290)
2019(19322)
2018(19437)
2017(37003)
2016(20689)
2015(23437)
2014(23739)
2013(23109)
2012(21214)
2011(19043)
2010(19049)
2009(17097)
2008(16457)
2007(14413)
2006(12497)
2005(10723)
作者
(60284)
(49876)
(49759)
(47335)
(31690)
(23924)
(22539)
(19885)
(19060)
(17914)
(17140)
(16667)
(15912)
(15825)
(15463)
(15291)
(15055)
(14953)
(14274)
(14079)
(12569)
(12494)
(12205)
(11356)
(11151)
(11133)
(11088)
(10877)
(10229)
(10039)
学科
(80275)
经济(80187)
管理(55215)
(52235)
(42839)
企业(42839)
方法(35020)
数学(29944)
数学方法(29599)
(22633)
中国(20741)
地方(19917)
(19231)
业经(18665)
(17671)
理论(15778)
农业(14912)
(14784)
技术(13516)
(12935)
教育(12878)
(12642)
贸易(12637)
产业(12212)
(12179)
环境(12178)
(11460)
(11061)
银行(11007)
地方经济(10915)
机构
学院(286977)
大学(286043)
管理(112293)
(107612)
经济(105068)
研究(97930)
理学(97494)
理学院(96342)
管理学(94620)
管理学院(94119)
中国(69121)
科学(63689)
(62011)
(50245)
(49999)
(47196)
业大(46033)
研究所(46023)
中心(43556)
(42290)
(39859)
农业(39574)
师范(39405)
北京(39026)
财经(38174)
(36058)
(34612)
(34498)
技术(34084)
师范大学(31529)
基金
项目(202505)
科学(157303)
研究(148996)
基金(142892)
(125431)
国家(124382)
科学基金(105404)
社会(89925)
社会科(85018)
社会科学(84996)
(81547)
基金项目(76756)
自然(69186)
教育(69032)
(68468)
自然科(67509)
自然科学(67490)
自然科学基金(66233)
编号(62257)
资助(58517)
成果(50694)
重点(45552)
(44065)
课题(43906)
(43585)
(42442)
创新(39437)
科研(38387)
项目编号(37931)
计划(37063)
期刊
(118455)
经济(118455)
研究(82441)
中国(56939)
学报(49177)
(45943)
科学(43955)
管理(40753)
教育(40153)
大学(36233)
(34012)
学学(33989)
农业(32228)
技术(26433)
业经(20804)
(20124)
金融(20124)
经济研究(18138)
财经(17679)
(16320)
图书(15990)
问题(15546)
科技(15124)
(15110)
理论(13613)
(13556)
技术经济(13258)
业大(13042)
现代(12722)
实践(12604)
共检索到41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刘毅  
以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区位商、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东北地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将区域产业体系划分出四个组群,即有较大优势的行业、有一定优势的行业、无明显优势的行业以及衰退行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的形成机理,提出主导产业培育框架、产业体系重构的构想方案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东北地区城镇体系与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将促进东北地区城镇空间结构载体功能强化以及城镇体系发展的外向化,并认为产业空间协调与城市群整合、产业体系重构与地域优化及产业升级与城市职能体系优化等是产业支撑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现代经济的增长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的变动为核心,产业结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要保持健康、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关系到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文章通过探讨现阶段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为东北地区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新的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儒煜  肖茜文  
东北的经济痼疾在于产业体系的陈旧老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体制固化;体制固化又导致市场活力缺乏,使东北原本具有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优势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东北经济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站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从市场需要出发推进主导产业创新,以第四次产业革命四大源技术领域作为构建产业链的主战场,以此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来替代传统的产业体系。在空间上,要集中力量建设适合创新的区域创新品质,重点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作用,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动构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秀华  
在对长春市现有产业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应重点发展两大主导产业、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德忠  田道英  
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选择与培育文化主导产业应坚持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技术上升速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西部局部地区以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具备以上初始条件 ,但政府还应在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加速城市化 ,促使文化消费集中 ;创新文化产业制度供给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宏观培育措施和采用有效微观载体 ,促使文化主导产业产生、发展和壮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雪飞  温凤媛  
本文首先建立技术体制的框架模型,对影响和决定产业技术体制的四个主要因素: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产业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而技术体制的结构和特点将影响到产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生产结构、创新结构和竞争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其次,根据概念模型中对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内化性、社会动力的界定构建技术体制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对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海宁  
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发展一国经济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而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则是完善、培育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主导产业有关基本理论,着重阐述我国外贸出口主导产业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带动一国贸易发展的出口主导产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理应是不同的,所以选择符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出口主导产业对于促进该国经贸发展的意义是很重要的。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由初级产品出口转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二是由低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向高附加值制成品转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能否实现这一转变,是关系到九五时期能否实现外贸发展目标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建华  黄设等  陈旭阳  
本文以经济学主导产业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利用统计模型和统计数据,从产业专业化程度、增长优势、带动力、7项技术经济指标对杭州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了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七大产业应作为杭州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法竹  张涛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寻求产业支撑的根本所在。该文以产业关联度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和环境保护为基准,探讨了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以黑龙江省林甸县为例进行了实际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文尧  王西  
本文从东北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阐明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具体问题,进而总结出在当前阶段东北经济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为扫清一切发展障碍,振兴东北经济,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包括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培育先进制造业和新业态、塑造高素质人力资本、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举措,以实现新动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对如何有效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晴  温继文  王武魁  瞿华  王明天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森林经营过程和成效进行测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国有林区在我国具有战略地位。文章根据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两条主线,结合基于流程的绩效评价理论建立了"面向经营成效、基于经营流程、指导经营实践"的三层次森林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层次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实现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效的结合,在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精细化东北林区森林管理经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旻  左伟江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特点合理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本文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面临的现实约束,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雄锋  刘立  李名子  
发展特色经济,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对东北地区各产业、各行业区位熵的计算与分析,筛选出东北地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七大产业,即旅游产业、石油石化产业、交通制造业、精品钢材产业、林业、能源产业和中医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