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6)
2023(12592)
2022(10606)
2021(10142)
2020(8236)
2019(19093)
2018(18503)
2017(36881)
2016(19263)
2015(21189)
2014(20992)
2013(20448)
2012(18412)
2011(16369)
2010(15956)
2009(14385)
2008(13487)
2007(11728)
2006(9740)
2005(8248)
作者
(50191)
(42438)
(41832)
(39894)
(26730)
(20221)
(19101)
(16747)
(16233)
(14852)
(14509)
(14112)
(13025)
(12914)
(12891)
(12767)
(12474)
(12353)
(12057)
(12028)
(10272)
(10063)
(9995)
(9784)
(9618)
(9370)
(8997)
(8886)
(8256)
(8213)
学科
(85652)
经济(85580)
管理(55472)
(51738)
(41678)
企业(41678)
方法(37951)
数学(34182)
数学方法(33792)
(23940)
(21176)
地方(20099)
中国(20073)
业经(17571)
农业(16125)
(14854)
(14548)
贸易(14535)
(14229)
(14025)
环境(12400)
技术(12108)
(12063)
金融(12060)
(11731)
财务(11693)
财务管理(11664)
(11125)
企业财务(11111)
(10892)
机构
学院(258985)
大学(257018)
(111475)
经济(109312)
管理(106955)
理学(93415)
理学院(92477)
管理学(91060)
管理学院(90587)
研究(82125)
中国(62585)
(51287)
(51185)
科学(47013)
财经(41026)
中心(40277)
(38925)
(38253)
(37530)
(37498)
业大(36905)
研究所(34624)
经济学(34576)
(32665)
师范(32401)
经济学院(31378)
财经大学(30855)
北京(30832)
(30448)
农业(29976)
基金
项目(184635)
科学(148354)
研究(137748)
基金(136453)
(117352)
国家(116385)
科学基金(102312)
社会(90598)
社会科(85984)
社会科学(85960)
(73191)
基金项目(73063)
自然(65159)
自然科(63694)
自然科学(63678)
教育(63592)
自然科学基金(62525)
(60290)
编号(55670)
资助(54274)
成果(43151)
(41986)
重点(41143)
(40399)
(39371)
国家社会(37707)
课题(37562)
教育部(36864)
创新(36755)
人文(36345)
期刊
(118603)
经济(118603)
研究(71971)
中国(50025)
(39552)
管理(37889)
(35537)
科学(34999)
学报(34007)
大学(27381)
学学(26168)
(24265)
金融(24265)
农业(24121)
教育(23902)
技术(22995)
业经(21072)
财经(20038)
经济研究(18817)
(17216)
问题(15927)
(12699)
资源(12397)
技术经济(12243)
理论(12206)
商业(12115)
统计(12091)
(11733)
(11489)
科技(11451)
共检索到37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德超  周媛媛  钟莉莉  
土地指标跨省交易是促进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都不可或缺。现阶段,政府管控较多、市场作用较弱是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推进土地指标跨省交易的关键性阻碍,需要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政府应在适当调控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制度供给、服务提供、市场监管等职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信息传导、公平竞争等功能,寻找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平衡点与合力作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毕明  汤淮龄  敬然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时期东北全面振兴的必要条件,东北地区曾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做出巨大贡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我国未来建设中仍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东北地区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从路径演化中探求振兴东北核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抓住制度革新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本文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际成效进行阐述,结合我国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建设的要求,通过分析当下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问题,为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逻辑,寻求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新突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志刚  崔钊达  宫思羽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具备粮食播种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以及黑土资源丰富等基础优势。同时,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过程中,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趋紧、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粮食产业短板较多等方面的现实制约。因此,亟需从“内部发力”“外部突破”两个维度入手探索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路径,以期保障东北地区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承担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威   郑腾飞   盛如旭   张于喆  
加快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是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需要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业技术变革、国内发展格局的变化既给东北地区制造业全面振兴发展带来机遇,也存在一些挑战。加快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要以产业链为统领,存量推动和市场导向双轮并行,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提升产业链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形成政策合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减少;整体上,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并且比较优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高于阻止产业失势的作用,东北地区应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型产业升级,盲目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往往会造成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断档进而陷入产业升级陷阱之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朝辉  段海霞  
家庭农场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湖南省99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了其创业现状:首先,湖南省家庭农场主群体以低学历中老年人为主、农场大多处于生存与成长阶段、创业动机以发现商机为主;其次,探讨了家庭农场的三大创业瓶颈:合法性约束、创业资源约束、政治环境约束;最后,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从农场创业生态系统、农场主创业者特质、政府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可持续成长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子敬  
贫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交易的实践,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提供了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国土资源部研究出台的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深度贫困地区节余的增减挂钩指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内跨省域流转使用。这为深度贫困地区破解贫困之道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撑。实现跨区域交易的政策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旭琴  
PPP模式与地方治理理论在多元供给主体、主体间平等协商关系、共同目标等方面具有耦合之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在提升地方治理能力方面能发挥重要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存在公私部门权力配置失衡、盲目上马、契约精神缺失等问题。为突破PPP发展瓶颈,笔者试图从培育平等、理性、契约精神出发,均衡公私部门权力配置,建立利益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应用大数据是未来政府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系统梳理当前政府统计应用大数据的基本类型,研究探索大数据统计应用实践和基本方法思路,剖析大数据统计应用面临的困难和瓶颈,提出推进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融合的路径。大数据的统计应用既有数据获取和质量上的困难,也有技术和方法上的瓶颈。研究认为,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融合预期将经历三个渐进的变化阶段:从短期看,传统统计调查仍是政府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而大数据逐渐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补充来源;从中期看,在政府统计信息系统中,大数据的影响逐渐上升,而传统调查的影响有所减弱;从长期看,大数据源将部分(而不是全部)替代传统调查数据,最终实现大数据和传统调查数据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晨  高文迪  
在民间融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也日益备受关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一个特色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成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活力与瓶颈,并对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欣  谷国锋  
按照生态投入与生态消耗来确定东北地区生态协同共建关系的逻辑,发现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消耗率在空间上形成了“中轴线高、两翼低,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将生态消耗率转换成生态贡献指数,确定东北地区各地级市的生态协同共建关系是以中轴线为界,生态受偿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东部,而西部大部分地级市都为生态补偿区,并且生态补偿区和生态受偿区都呈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整体上形成了“西部受偿,东部补偿”的关系格局。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平衡长短期利益,使区域间激励相容,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协同共建东北地区生态共同体,从而实现生态协同共建共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涛  
文章从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和经济要素出发,研究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现状和经济增长的优势和劣势,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选择。得出结论,东北地区应该由目前的依靠资源优势和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向以发挥资源优势,在资本密集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涛  
科技成果转化在东北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决策模型,探讨东北地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优化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策略。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行为主体特征,可以为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金凤君  
近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经历了五次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转换。对百年尺度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总结出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区域主导产业演变的时序特征及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区域产业生成与结构演变的因素,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形成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