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4)
- 2023(9301)
- 2022(8031)
- 2021(7401)
- 2020(6517)
- 2019(15131)
- 2018(15045)
- 2017(28760)
- 2016(16143)
- 2015(18402)
- 2014(18581)
- 2013(18587)
- 2012(17426)
- 2011(15814)
- 2010(16034)
- 2009(15276)
- 2008(15494)
- 2007(14455)
- 2006(12551)
- 2005(11578)
- 学科
- 济(67593)
- 经济(67499)
- 管理(50999)
- 业(46643)
- 企(40430)
- 企业(40430)
- 方法(30228)
- 数学(26691)
- 数学方法(26419)
- 财(20977)
- 制(18368)
- 农(18194)
- 中国(16159)
- 业经(16109)
- 学(14482)
- 务(12857)
- 财务(12825)
- 财务管理(12789)
- 地方(12258)
- 贸(12258)
- 贸易(12255)
- 企业财务(12118)
- 体(12082)
- 易(11907)
- 农业(11555)
- 银(11428)
- 银行(11392)
- 行(10789)
- 融(10618)
- 金融(10613)
- 机构
- 大学(239470)
- 学院(237064)
- 济(98798)
- 经济(96655)
- 管理(89706)
- 研究(82207)
- 理学(76135)
- 理学院(75276)
- 管理学(74038)
- 管理学院(73583)
- 中国(63081)
- 京(50991)
- 科学(50458)
- 财(49390)
- 农(43991)
- 所(43060)
- 研究所(38793)
- 中心(38088)
- 财经(37998)
- 业大(37979)
- 江(37836)
- 农业(34350)
- 经(34270)
- 北京(32619)
- 经济学(30751)
- 院(29956)
- 范(29385)
- 师范(29072)
- 州(29003)
- 财经大学(28063)
- 基金
- 项目(154538)
- 科学(120139)
- 基金(111440)
- 研究(110996)
- 家(98427)
- 国家(97659)
- 科学基金(81834)
- 社会(69628)
- 社会科(65954)
- 社会科学(65930)
- 省(60401)
- 基金项目(59240)
- 自然(53198)
- 自然科(51876)
- 自然科学(51854)
- 划(51325)
- 教育(51132)
- 自然科学基金(50958)
- 资助(45781)
- 编号(44704)
- 成果(37157)
- 重点(35525)
- 部(34777)
- 发(32671)
- 制(32016)
- 创(31633)
- 课题(31416)
- 科研(30325)
- 创新(29796)
- 教育部(29451)
- 期刊
- 济(112173)
- 经济(112173)
- 研究(70157)
- 中国(48632)
- 财(41493)
- 学报(40577)
- 农(39325)
- 科学(36253)
- 管理(32320)
- 大学(30565)
- 学学(29064)
- 农业(25388)
- 融(23254)
- 金融(23254)
- 教育(22780)
- 技术(20156)
- 财经(19707)
- 业经(18241)
- 经济研究(16945)
- 经(16873)
- 问题(15487)
- 业(13876)
- 版(12291)
- 技术经济(12076)
- 贸(12034)
- 理论(11876)
- 科技(10999)
- 林业(10880)
- 财会(10849)
- 统计(10804)
共检索到36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永添 黄和亮 章静
为了保证营林业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转换,从经济上强化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手段,根本解决东北林区的“两危”,林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结合九○年国家调整北方木材价格的措施,决定在东北内蒙国有林区实施林价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永刚 邓永辉
本文利用99家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的一手调查数据和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了样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经验性结果表明:2003~2015年,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效率指标无明显走势,但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在国有林区大力推行天保工程及产业模式转型的背景下,缩减企业在职职工人数、加大营林投资和发展第三产业均有利于提高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样本企业的政社性支出会显著降低其技术效率,但在公检法及教育方面的支出反而有助于提高其技术进步。由于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不同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对国有森工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所发挥的效果各异,生态效益补偿降低了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政社性支出补助有益于提高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集中度、效率和绩效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数据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说。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符和传统的市场力量假说,市场集中对森工企业市场绩效和管理效率有积极地影响,同时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也提高了森工企业的市场绩效。
关键词:
市场力量假说 效率结构假说 X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陈思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表现最优的为吉林集团,产业集聚程度表现最优的为龙江森工集团,二者表现均较差的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产业结构水平评价中,龙江森工集团表现略优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者差距不大,但在产业集聚程度评价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和吉林集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森林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及认证流程,加快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森林食品产业市场布局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森林食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关键词:
森林食品 产业结构 空间集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通过对黑龙江省亚布力、苇河、通北等8个林业局“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情况进行调研,认为该做法是国有林区当前缓解危困、减员增效、保护天然林、稳定职工队伍及林区社会的一个突破口。“熟化地”的基本形式有劳保田、工资田、就业田、补贴田、创收田等5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熟化地”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最后对“熟化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徐永乐 周妹 曹娟娟
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的524份调研数据,使用家庭消费总额作为测度家庭脆弱性的指标,采用Ligon和Schechter对家庭脆弱性的测度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进行测度,计算出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脆弱值,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有将近1/3的职工家庭抵抗外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冲击的能力不足或缺乏,其中吉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小,其次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大,将近一半。最后,提出从消除物质资本脆弱性、人力资本脆弱性和社会资本脆弱性来提高其在改革转型期的自适应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 职工家庭 脆弱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徐永乐 周妹 曹娟娟
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的524份调研数据,使用家庭消费总额作为测度家庭脆弱性的指标,采用Ligon和Schechter对家庭脆弱性的测度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进行测度,计算出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脆弱值,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有将近1/3的职工家庭抵抗外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冲击的能力不足或缺乏,其中吉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小,其次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
关键词:
国有林区 职工家庭 脆弱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雪 耿玉德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现状的分析,提出引入政府、森工企业、林业职工和社会团体多元经营主体的设想。首先对构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前提、实质、目标、原则、环境条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其次明确了构建森林资源经营主体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主体的构建与运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经营主体 构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向南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国有林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陷入运转、就业、社保和转型四大发展困境,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其就业和社保难题。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制度供给和机制协同视角重构国有林区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保障的制度均衡。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就业 社会保障 制度重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向南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国有林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陷入运转、就业、社保和转型四大发展困境,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其就业和社保难题。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制度供给和机制协同视角重构国有林区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保障的制度均衡。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就业 社会保障 制度重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以东北国有林区2003~2009年83个国有森工企业为样本,在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设定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估计了市场集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和制度因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组织因素是影响林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显著的因素。同时发现,目前林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度,其次是劳动者投入、资本投入,再次是产业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基于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阐述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TOT,转让-运营-转让)。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对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融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TOT融资模式运用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可行性与运营过程,对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运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保障机制,为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的顺利引入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