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6)
- 2023(12057)
- 2022(10663)
- 2021(9737)
- 2020(8128)
- 2019(18841)
- 2018(18788)
- 2017(36411)
- 2016(19647)
- 2015(22132)
- 2014(22163)
- 2013(22027)
- 2012(20222)
- 2011(18404)
- 2010(18452)
- 2009(17067)
- 2008(16294)
- 2007(14274)
- 2006(12796)
- 2005(11292)
- 学科
- 济(103092)
- 经济(103007)
- 管理(57845)
- 业(52458)
- 企(46285)
- 企业(46285)
- 方法(41273)
- 数学(36146)
- 数学方法(35770)
- 地方(23294)
- 业经(21855)
- 中国(21006)
- 农(20400)
- 学(19963)
- 财(19524)
- 制(14595)
- 地方经济(14556)
- 环境(14454)
- 和(14235)
- 农业(13921)
- 理论(13575)
- 贸(12854)
- 贸易(12846)
- 易(12330)
- 务(12264)
- 技术(12248)
- 财务(12201)
- 财务管理(12178)
- 划(11815)
- 融(11679)
- 机构
- 大学(289202)
- 学院(287007)
- 济(123408)
- 经济(120915)
- 管理(117289)
- 理学(101702)
- 理学院(100618)
- 管理学(99036)
- 管理学院(98543)
- 研究(98106)
- 中国(71171)
- 京(61472)
- 科学(60078)
- 财(52819)
- 所(48862)
- 研究所(44712)
- 中心(43165)
- 财经(42925)
- 农(42705)
- 业大(42379)
- 江(40418)
- 北京(39171)
- 经(38927)
- 经济学(37170)
- 范(37050)
- 师范(36774)
- 院(35530)
- 农业(33234)
- 经济学院(33099)
- 州(32982)
- 基金
- 项目(196819)
- 科学(154712)
- 研究(143948)
- 基金(142525)
- 家(123371)
- 国家(122386)
- 科学基金(105444)
- 社会(91593)
- 社会科(86894)
- 社会科学(86864)
- 省(77007)
- 基金项目(76302)
- 自然(68030)
- 自然科(66396)
- 自然科学(66383)
- 自然科学基金(65180)
- 教育(64857)
- 划(64091)
- 资助(58957)
- 编号(58069)
- 成果(46296)
- 重点(43603)
- 部(43207)
- 发(42240)
- 创(40272)
- 课题(39735)
- 创新(37592)
- 国家社会(37281)
- 科研(37171)
- 教育部(37128)
- 期刊
- 济(139594)
- 经济(139594)
- 研究(87376)
- 中国(49328)
- 管理(43296)
- 学报(43163)
- 科学(41092)
- 财(39030)
- 农(37478)
- 大学(32635)
- 学学(30862)
- 教育(27525)
- 农业(26451)
- 技术(25821)
- 经济研究(22672)
- 融(22008)
- 金融(22008)
- 业经(21607)
- 财经(21553)
- 经(18419)
- 问题(17951)
- 技术经济(16405)
- 理论(14546)
- 图书(14238)
- 科技(13798)
- 统计(13450)
- 现代(13204)
- 业(13200)
- 实践(13078)
- 践(13078)
共检索到41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珑晶 张晓梅 王偲
基于东北国有林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综合考虑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要素,构建林业循环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国有林区91个林业局和营林局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2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总体的效率不高,呈规模效益递增的趋势,各投入要素存在冗余,产出要素存在不足,并且地区之间综合效率、规模报酬、投入产出状况差异较大。因此,东北国有林区要积极构建循环产业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建立循环经济试点,以推动林业循环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林业循环经济 效率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以东北国有林区2003~2009年83个国有森工企业为样本,在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设定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估计了市场集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和制度因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组织因素是影响林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显著的因素。同时发现,目前林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度,其次是劳动者投入、资本投入,再次是产业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集中度、效率和绩效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数据验证了这一理论假说。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符和传统的市场力量假说,市场集中对森工企业市场绩效和管理效率有积极地影响,同时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也提高了森工企业的市场绩效。
关键词:
市场力量假说 效率结构假说 X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占贞 王兆君
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从市场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测度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木材采运业不适合作为集聚产业培植;林木种植培育业、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木制品加工业可作为潜在产业集群进行引导和扶持;处于产业集聚发展期的锯材木片加工、人造板制造业集群,应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陆生野生动植物的繁殖与利用业集群,可作为林区发展的接续产业加快发展;处于产业集聚成熟期的木制家具业集群,应实施集群升级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基于脱钩理论及历史统计资料,运用Tapio弹性分析法测算了东北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经济增长与木材资源消耗之间的脱钩关系,有效识别了二者之间从严重依赖到相对脱钩、再到强脱钩的关系变迁。研究得出:以减伐、停伐为核心内容的政策干预尽管加快了林区脱钩进程但并未使其真正迈入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双赢区,强脱钩背后仍然存在改革成本高、制度缺失、"伪脱钩"可能造成的决策误判以及进一步加重林区政策依赖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基于研究结论和林区实际,提出巩固和强化林区经济资源脱钩关系的典型路径:改革、转型、发展及保障,旨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基于脱钩理论及历史统计资料,运用Tapio弹性分析法测算了东北国有林区87个森工企业经济增长与木材资源消耗之间的脱钩关系,有效识别了二者之间从严重依赖到相对脱钩、再到强脱钩的关系变迁。研究得出:以减伐、停伐为核心内容的政策干预尽管加快了林区脱钩进程但并未使其真正迈入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双赢区,强脱钩背后仍然存在改革成本高、制度缺失、"伪脱钩"可能造成的决策误判以及进一步加重林区政策依赖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基于研究结论和林区实际,提出巩固和强化林区经济资源脱钩关系的典型路径:改革、转型、发展及保障,旨在构建经济与资源的双赢发展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通过对黑龙江省亚布力、苇河、通北等8个林业局“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情况进行调研,认为该做法是国有林区当前缓解危困、减员增效、保护天然林、稳定职工队伍及林区社会的一个突破口。“熟化地”的基本形式有劳保田、工资田、就业田、补贴田、创收田等5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熟化地”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最后对“熟化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玉德 张朝辉
介绍了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及生态元、林业关键种企业等相关概念,设计了林业关键种企业识别方案,给出了林业企业种α、β和γ多样性的测度方法、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的测度方法;并以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中的样本子系统—伊春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作为分析对象,对林业企业种多度、林业企业种多样性、林业企业种功能多元化、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中林业企业种多样化,且各区域系统的林业企业种相似度高;第二,国有森工集团的林业生产和林业管理功能使其具有绝对的产业链位势;第三,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较高,且国有森工集团是种间关联网络的核心;第四,国有森工集团是东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耿玉德 张朝辉
基于可视化技术对态势感知系统的支撑机制,构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以提取并识别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为林业产业环境优化和生态位"扩态增势"提供整合性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第一,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是由资源、需求等利导因子,技术、政策和体制等限制因子共同推动,不同因子的优势度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要不断强化高优势度的因子,也要持续关注低优势度的因子,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优化和林业产业正向演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付思琦 张滨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关键词:
国有重点林区 投入产出效率 要素投入冗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张斯倩
结合东北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及特色资源,在分析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结构及动态反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三次产业比例、提高森林碳汇、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五次政策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得出结论:东北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非石化能源比例;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系统动力学 东北国有林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黄伟宇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性别和岗位类型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黄伟宇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性别和岗位类型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和亮 章静 谢永添
东北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其改革与发展是我国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围绕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的探讨层出不穷,但纵观这些探索大都直接从森林资源变化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的现状分析入手,直接着眼于林业。从地域经济的角度看,尽管东北国有林区是以林为主的特殊经济区,但林业毕竟是地域经济中的一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因此,把握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后的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邢红 刘勇 支玲
在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的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认为东北国有林区政企不分是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的硬核,这个硬核不尽固化了一种自我封闭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同时也固化了一种利益格局。要化解这种制度硬核,实现国有林区的制度变迁,必须合理构架林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确立林区的政府地位,通过破、换、售、股、租等方式分离其经营性资产,让自主独立的企业群承担林区的经营性项目,使政府和企业各自归位。参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