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1776)
- 2022(9215)
- 2021(8225)
- 2020(6694)
- 2019(14707)
- 2018(14653)
- 2017(27177)
- 2016(15151)
- 2015(17132)
- 2014(17588)
- 2013(16673)
- 2012(15222)
- 2011(13595)
- 2010(13796)
- 2009(12983)
- 2008(12732)
- 2007(12057)
- 2006(10853)
- 2005(9999)
- 学科
- 济(60690)
- 经济(60595)
- 管理(46014)
- 业(37999)
- 企(31170)
- 企业(31170)
- 中国(21137)
- 农(18674)
- 地方(18457)
- 方法(17467)
- 制(17036)
- 财(16262)
- 业经(16183)
- 数学(14215)
- 数学方法(14067)
- 体(13106)
- 学(13045)
- 农业(12043)
- 银(11171)
- 银行(11143)
- 融(10942)
- 金融(10933)
- 环境(10804)
- 行(10703)
- 理论(10279)
- 发(9970)
- 和(9614)
- 体制(9508)
- 地方经济(9484)
- 划(9158)
- 机构
- 学院(214371)
- 大学(213450)
- 济(83763)
- 经济(81641)
- 研究(77358)
- 管理(75574)
- 理学(63421)
- 理学院(62646)
- 管理学(61458)
- 管理学院(61074)
- 中国(58376)
- 科学(47137)
- 京(46484)
- 财(42597)
- 所(39134)
- 农(36923)
- 江(35983)
- 研究所(35182)
- 中心(35072)
- 财经(32184)
- 业大(31066)
- 范(30205)
- 师范(29863)
- 经(29001)
- 院(28982)
- 北京(28979)
- 农业(28637)
- 州(28010)
- 经济学(26099)
- 省(25944)
- 基金
- 项目(142644)
- 科学(112183)
- 研究(107605)
- 基金(100762)
- 家(88406)
- 国家(87641)
- 科学基金(74391)
- 社会(68405)
- 社会科(64617)
- 社会科学(64607)
- 省(57662)
- 基金项目(52671)
- 教育(49487)
- 划(48097)
- 自然(45408)
- 编号(44543)
- 自然科(44282)
- 自然科学(44265)
- 自然科学基金(43444)
- 资助(39181)
- 成果(37735)
- 重点(33169)
- 课题(32826)
- 发(32189)
- 制(30931)
- 部(30821)
- 创(29526)
- 国家社会(28661)
- 创新(27805)
- 性(27230)
共检索到340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成 董爽
东北区东部中俄、中朝边境线长达2 000多km,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边疆要地,也是典型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资源型地域。文章分析了东北区东部交通通道体系建设与城镇化演进的区域基础,探讨了区域城镇化的现状特点和演进轨迹,预测了交通通道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城镇化演进态势与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更具意义的是,战略性地探讨了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系统对交通通道体系建设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及其对城镇化演进的制约,提出了未来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关键词:
东北区东部 交通通道 城镇化 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刘力臻
当前,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已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而言,要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重振雄风,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
关键词:
东北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行性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郢,姜源深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较早地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煤炭、电力等为主要部门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奠定了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面对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合作发展的趋势,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尽快克服其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是当前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满林 李素英
企业集群在传统产业(如意大利)和高科技产业(如美国硅谷)中的上佳表现,以及我国的江苏、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等等,使人们相信集群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建构新经济的有效手段。由于区域是创新网络的空间载体,区域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区域集群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全球化经济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国际竞争依靠的是企业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基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已经形成某种共识,但是具体选择哪个城市实施则还存在许多争议,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细致的研究与论证。本文借鉴企业选址区位理论与城市竞争力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降维处理将大量的样本指标化简,从而以较少的几个能够代表样本指标的综合指标(即因子)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对样本城市进行排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连在东北城市体系中的综合优势最为明显,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林
基于国外对学习型区域研究的文献分析,简要介绍了学习型区域的来源与定义,并从发展的角度对学习型区域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和图示,比较了资源型区域发展模式、加工型区域发展模式和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的差异。基于此,文章从学习的观点对东北地区的历史进行了扼要回溯,对区域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认为东北区域应该转型为学习型区域,并从技术学习战略、区域知识网络建设、制度学习和文化学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学习 学习型区域 区域转型 东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成
1资源地域类型的划分原则区域资源条件及其在资源要素不断运动过程所形成的资源要素组合类型、丰歉程度,是区域成长的内部条件,它决定着一定时期区域成长的总目标、区域发展的最低水平和可能的最高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的趋势。在进行资源地域类型的划分时,笔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丽红
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林
基于SOHU.COM网站提供的中国区域网站建设的基础数据,文章描述了东北网站建设现状,分析了网络利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财政紧张和软环境落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东北区域 网站建设 网络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杭栓柱
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呼盟、兴安盟、哲盟、赤峰三盟一市(以下简称蒙东)。土地总面积124.1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9%,1988年人口为1063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 东北经济区经长期形成和发展,区内联系逐渐密切,分工协作比较协调,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整个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弘钰 潘淑琴
企业家成长动力机制的核心是以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宏观政策制度为载体的运行机制,是驱动企业家成长的根本性动力。动力机制的高效、协调运转是促进企业家成长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吉林省境内的500余家民营企业的708名企业家成长的环境进行实证研究证明,构建高效运转的动力机制,驱动东北区域民营企业家成长的核心应是创新文化体制、完善宏观政策制度、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企业家市场、加强培养规划、完善培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