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
2023(1038)
2022(911)
2021(864)
2020(694)
2019(1668)
2018(1653)
2017(2355)
2016(1841)
2015(2220)
2014(2153)
2013(1846)
2012(1689)
2011(1571)
2010(1689)
2009(1330)
2008(1356)
2007(1268)
2006(1079)
2005(915)
作者
(5450)
(4674)
(4581)
(4440)
(2936)
(2178)
(2087)
(1880)
(1743)
(1717)
(1655)
(1580)
(1580)
(1568)
(1553)
(1511)
(1423)
(1407)
(1379)
(1345)
(1325)
(1265)
(1244)
(1202)
(1105)
(1100)
(1070)
(1024)
(1023)
(1020)
学科
教学(4163)
教育(3427)
理论(3411)
学法(3031)
教学法(3031)
学理(2792)
学理论(2792)
(2199)
经济(2197)
研究(2038)
(1737)
管理(1586)
中国(1545)
(1499)
(1491)
(1357)
研究生(1290)
地方(999)
(941)
企业(941)
农业(886)
技术(786)
(736)
学校(728)
改革(720)
职业(705)
高等(646)
地方经济(625)
思想(623)
政治(622)
机构
学院(21366)
大学(20102)
研究(9220)
(6999)
科学(6975)
技术(6006)
农业(5643)
(5474)
研究所(5125)
业大(5094)
职业(4870)
中国(4707)
教育(4616)
(4443)
(4410)
(4365)
师范(4356)
管理(3850)
技术学院(3787)
(3753)
(3749)
农业大学(3566)
中心(3561)
经济(3533)
职业技术(3468)
(3445)
(3354)
师范大学(3232)
(3166)
(3134)
基金
项目(14723)
研究(11336)
科学(9951)
(7945)
教育(7680)
基金(7449)
(7164)
国家(7066)
(6463)
编号(5835)
课题(5249)
科学基金(5057)
成果(4913)
(4634)
(4373)
社会(4291)
重点(4131)
社会科(3906)
社会科学(3904)
基金项目(3903)
自然(3670)
自然科(3591)
自然科学(3586)
(3546)
科技(3541)
自然科学基金(3498)
(3470)
(3373)
计划(3342)
规划(3295)
期刊
教育(11521)
中国(9068)
(6562)
学报(6400)
研究(5993)
农业(4756)
(4500)
经济(4500)
大学(4431)
职业(4281)
科学(4142)
学学(4066)
技术(3691)
(2905)
技术教育(2779)
职业技术(2779)
职业技术教育(2779)
(2259)
论坛(2259)
业大(2181)
高等(1885)
农业大学(1848)
成人(1753)
成人教育(1753)
(1615)
管理(1546)
林业(1462)
高等教育(1423)
职教(1357)
(1259)
共检索到35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朱俊义  姜云天  周繇  
Taking the tender leaves of Oplopanax elatus as explants for the experiment,Uniform Design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st suitable media for callus induction,differentiation of shoot and roo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6 + 6-BA 0.5 mg?L-1 + 2,4-D 0.2 mg?L-1+Vc 10 mg?L-1 was fitted for callus inductio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冰艳  刘新涛  刘文轩  罗鹏  海燕  和现昌  
以 M S 培养 基为 基础, 探讨了 培养基 中的 有机营 养成 分( 除 蔗糖外) 及 光照在 试管苗 快繁中的作 用。结果 表明,缺 乏有机营 养成分( 除蔗糖外) 对试 管苗 生长 无显 著影 响。光 照不 仅影 响试管苗的 器官建 成,也影响 试管苗 的生长,光 照时数 以不低于 16 h/d 为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  薛泉宏  常显波  封晔  
 从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若干放线菌,研究了从中筛选的50株拮抗性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对8种供试靶标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1在黄豆粉琼脂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放线菌生长较好,在PDA和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次之。玉米粉和黄豆粉琼脂均可作为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2反向放置琼脂块是筛选拮抗性放线菌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方法。3筛选拮抗性放线菌时,制备琼脂块的培养时间应控制在8~12d,培养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拮抗作用减弱。4筛选得到的50株供试放线菌中对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西瓜枯萎菌、青霉、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株数分别为27,26,33,36,3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高强  赵忠  张存旭  周锋利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适合大扁杏的分化培养;最适外植体为茎尖; 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光照强度2000-3000lx,pH 5.6-5.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亮  张军云  张钟  董春富  杨世先  王文智  张建康  张翠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以解决食用玫瑰传统种苗繁育所存在的瓶颈,但长期以来瓶内生根困难是包括食用玫瑰在内的大多数木本植物组织培养面临的最大技术障碍。为此,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和追加试验"的方法,开展了52组滇红食用玫瑰瓶内生根试验,研究基础培养基、6-BA等6种因素对生根的影响,分析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间滇红食用玫瑰分化生长和生根的差异较大;玫瑰茎段成株率和植株生根率主要受到激素的控制,植株的根发生主要有4种方式;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6-BA 0.5 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俊国  
水稻恶苗病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在PSA和PDA培养基上可以正常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但一般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前人曾以灭菌的香石竹叶(Dianthum caryphyllus L.)水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同种的镰刀菌,获得形态稳定、数量多的大型分生孢子。香石竹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我国各地城市虽有栽培,但不普遍,且冬季停止生长,取材有一定限制。为了寻找取材方便,且能使镰刀菌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并且孢子典型,畸形孢子少的植物材料,作者试用几种植物的叶片或茎杆培养水稻恶苗病菌串珠镰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鲁婷婷  温立丽  魏雅冬  佟德利  
液体发酵樟芝是目前樟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樟芝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樟芝产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5%的葡萄糖,0.35%的豆饼粉提取液,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0.01%VB1。在此培养条件下,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5.15g·L-1,总多糖为2.06g·L-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邦兴  王珺  陈国华  杨金华  许炳亮  
在"宁波大学3#培养液"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和B12等主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翼茧形藻优化培养基:40 mg·l-1NA No3-N、8 mg·l-1Kh2po4-p、0.5 mg·l-1Fe So4-Fe、20 mg·l-1NA2Si o3-Si、0.1mg·l-1VitAmiN B1和0.05 mg·l-1VitAmiN B12。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培养液"对比培养翼茧形藻,结果表明,培养第2~7天,优化培养基比"宁波大学3#培养液"收获翼茧形藻的生物量(细胞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启明  阳赛培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活菌计数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酸化的 MRS培养基的试管法可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 ;采用 MRS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 MRS培养基的试管法可对嗜热链球菌进行选择性计数 ;采用改进的 MRS和西 MRS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试管法可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总数进行混合计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泽斌  靳松  夏体渊  华金珠  刘一鸣  陈兴位  贾士乾  
为了加快蓝莓品种"康威尔"组培苗快繁速度,以"康威尔"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种类对其组培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LM培养基相比MS,DPD,DKW,RNS,1/2MS,MS,1/4MS,White,N6,WPM,B5培养基更适于"康威尔"不定芽增殖培养,其总增殖系数、有效增殖系数、苗高、植株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LM+1 Mg/L Zt的有效增殖系数达到15.03。利用DPS软件对各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增殖系数与总增殖系数、苗高、植株鲜重和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雷祖培  余宏傲  张书润  林瑞丰  康华靖  
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MS(Murashige and Skoog),B5(Gamborg),N6和WPM(woody plant medium)等4种培养基对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组培幼苗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6-BA和NAA质量浓度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有较大影响,其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 mg.L-1和0.20 mg.L-1,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0.80和5.60,且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而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BA配比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0 mg.L-1+NA...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红霞  胡明龙  阎峻  
报道了寄生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 .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以及应用该培养基检测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动态的研究结果。为有效地检测施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球果花蝇的土壤中球孢白僵菌的变化 ,以Doberski的选择性培养基为基础 ,筛选出对球孢白僵菌具有较强选择性的选择性培养基 ,可回收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孢子达 79 5 %。用该培养基检测球孢白僵菌在施菌土壤中第 2年的存活率为 0 9%~ 2 8% ,它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持效性。表 4参 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洋  张业胜  董扬  万雯婷  李丽娟  张静  李琼  胡凤益  
相比粳稻而言,籼稻愈伤组织诱导一直没有一种通用的诱导培养基。为了找到适用于籼稻愈伤诱导的通用培养基,以明恢63、IR64、RD23三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在固定成分(300 mg/L水解酪氨酸蛋白+500 mg/L脯氨酸+250 mg/L谷氨酰胺+30 g/L蔗糖+8 g/L琼脂)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基本培养基(MB、NB、N6和CC 4种基本培养基)、2,4-D(2.0,3.0,4.0、5.0 mg/L 4种浓度)、6-BA(0,0.2,0.4,0.5 mg/L 4种浓度)为影响因素,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出16种培养基组合,通过评价愈伤质量和愈伤诱导率来筛选最适合的籼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洁云  吴艳艳  牟海飞  温放  田青兰  韦毅刚  张英俊  符龙飞  彭嘉宇  黄伟华  
【目的】分析不同配方培养基及贮藏条件对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影响,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活力鉴定、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花瓣刚好完全展开大果型黄百香果花朵的花粉,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其离体培养的蔗糖、硼酸、硝酸钙浓度及pH;利用最适宜花粉离体培养基,开展花朵不同采样时间、花粉离体贮藏湿度和温度对花粉活力影响试验,确定适宜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离体贮藏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萌发率的因素排序为硝酸钙>蔗糖>硼酸>pH,确定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培养基pH 5.0。在最适培养基中,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为85.55%;于11:30—17:30采集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开花后3 h(16:30)花粉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除13:30和15:30外的其他时间采集花粉的萌发率(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