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1)
- 2023(8291)
- 2022(6917)
- 2021(6656)
- 2020(5521)
- 2019(12172)
- 2018(12400)
- 2017(22144)
- 2016(12809)
- 2015(14770)
- 2014(14743)
- 2013(14259)
- 2012(13405)
- 2011(12359)
- 2010(12898)
- 2009(11762)
- 2008(11674)
- 2007(11025)
- 2006(9922)
- 2005(8850)
- 学科
- 济(48354)
- 经济(48327)
- 农(45379)
- 业(43550)
- 管理(35074)
- 农业(30233)
- 企(22824)
- 企业(22824)
- 方法(16316)
- 业经(15174)
- 数学(14125)
- 技术(14000)
- 数学方法(13892)
- 中国(13711)
- 环境(12727)
- 学(11370)
- 发(10971)
- 地方(10884)
- 农业经济(10048)
- 制(10039)
- 财(9218)
- 村(9052)
- 农村(9040)
- 资源(9002)
- 土地(8828)
- 教育(8542)
- 划(8500)
- 策(8489)
- 发展(8215)
- 展(8201)
- 机构
- 学院(185870)
- 大学(183018)
- 济(70592)
- 经济(68946)
- 管理(67984)
- 研究(67648)
- 农(60210)
- 理学(58257)
- 理学院(57591)
- 管理学(56325)
- 管理学院(56020)
- 中国(49833)
- 农业(46712)
- 科学(45218)
- 京(40149)
- 业大(39958)
- 所(36756)
- 研究所(33598)
- 中心(31857)
- 江(31159)
- 农业大学(28803)
- 财(27743)
- 范(26327)
- 师范(26085)
- 省(26074)
- 北京(24815)
- 业(24122)
- 州(23998)
- 院(22870)
- 科学院(22868)
- 基金
- 项目(126112)
- 科学(96704)
- 研究(92369)
- 基金(87099)
- 家(78229)
- 国家(77476)
- 科学基金(63916)
- 社会(56061)
- 省(53423)
- 社会科(52626)
- 社会科学(52609)
- 基金项目(46706)
- 划(43574)
- 教育(41761)
- 自然(41341)
- 自然科(40119)
- 自然科学(40103)
- 编号(39900)
- 自然科学基金(39332)
- 资助(34511)
- 农(32705)
- 成果(32056)
- 发(29174)
- 重点(28795)
- 部(27728)
- 课题(27192)
- 创(26626)
- 业(25213)
- 创新(24794)
- 计划(24425)
- 期刊
- 济(86921)
- 经济(86921)
- 农(64981)
- 中国(50255)
- 研究(50016)
- 农业(44970)
- 学报(37101)
- 科学(32151)
- 教育(28248)
- 大学(28204)
- 学学(25448)
- 业(22176)
- 管理(20294)
- 业经(20236)
- 财(20140)
- 技术(18456)
- 融(14925)
- 金融(14925)
- 农业经济(13545)
- 农村(13465)
- 村(13465)
- 资源(13426)
- 版(12419)
- 问题(12330)
- 业大(12320)
- 图书(11762)
- 科技(11374)
- 农业大学(10843)
- 技术经济(10756)
- 世界(10142)
共检索到29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从2001年开始,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农业部"948"、国际水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莲英 秦松 杨桂兰 范成五
为给贵州超高产水稻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水稻中优60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超高产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显著增产,增幅为10.87%~23.82%,其中以T2增产效果最佳,增幅达23.82%。2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一致,即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下降趋势,氮钾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后期的氮磷钾含量,符合超高产水稻的需肥特性。3氮钾肥后移能较好地促进水稻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平衡发展。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即施氮(纯氮)255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20%+穗肥3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友华博士,安徽农业大学教授,1998—1999年在德国从事访问研究,2005—2006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安徽省"生态安徽"建设专家,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昌芳 李鹏 郜红建 常江 章力干 丁玉宇 汪军
为研究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条件下水稻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分别提高了9.43%~29.25%和8.45%~35.21%;水稻产量增加了1.16%~2.86%、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12%~18.61%、产出与投入比增加了0.09%~3.8%。2)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PF1(基∶蘖∶穗=60%∶30%∶10%)处理相比,氮肥后移的PF2(基∶蘖∶穗=40%∶30%∶30%)处理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提高了1...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氮肥后移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智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黄铁平 鲁艳红
【目的】针对稻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从粮食高产高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分析稻田化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策略。【方法】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10年在湖南省间布置的735个早、中、晚稻肥料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3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早、中、晚稻OPT较FP处理的增产效果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优势;通过筛选OPT处理产量或/和氮肥偏生产力前25%的试验点,建立高产、高效和高产高效3种方案,结合氮肥用量与氮素损失(N2O的排放、N的径流与淋失、NH3挥发)之间的经验模型,评估稻田节氮减排潜力;通过计算早、中、晚稻磷素表观平衡...
关键词:
早中晚稻 优化施肥 产量 氮损失 磷残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海青 张敬智 陈晨 郜红建 常江 章力干 丁玉宇
为研究磷肥后移及磷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通过对比分析配方施肥与磷肥后移及减量条件下水稻磷素吸收累积量、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磷水平下,与磷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磷肥后移30%处理(m_(基肥)∶m_(穗肥)=7∶3)使水稻成熟期磷素含量提高了4.3%,磷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2%和25.6%,磷肥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吸收利用率提高了27.7%、33.6%、8.2%和27.3%,水稻产量提高了8.2%;而磷肥减量30%后移30%处理和磷肥减量
关键词:
水稻 磷肥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立春 彭显龙 刘元英 宋添星
为解决东北寒地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值(SPAD值)在穗分化期、抽穗期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卡值(LCC值)之间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初步确定寒地水稻的SPAD阈值为38~40,LCC阈值为3.5。与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实地氮肥管理(SSNM)氮肥用量减少25%,千粒重增加0.75g,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SSNM可以降低氮肥用量,具有在广大寒地稻区推广的前景。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叶色卡 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该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蔡善信研究员主持。1970年开始,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品种杂交,籼粳亚种间杂交,地理、生态远缘籼稻品种间杂交三条途径,创建各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同核异质不育系,研究不育细胞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殷炳全 杜书文 周飞
青岛黄海海藻工业公司目前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海藻加工企业,近年来,随着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峻挑战。该公司从现实出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为节能工作“输液”。1991年该厂投资60万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艾天成 李方敏 周治安 原雄人
进行了流入施肥法可行性、流入肥肥效及替代进口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流入施肥法与人工撒施,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均匀,流入施肥法比人工撒施增产3.4%,流入施肥法是可行的;日本流入肥和国产复合肥流入施肥田间3~4d后,在田间分布都较均匀,水稻追施分蘖肥和穗肥时水的温度都在30℃左右,两种肥料的溶解度比较大,易配成溶液,适合作流入肥施用,日本流入肥和中国复合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相差不大,可用国产复合肥料替代进口肥料;吸附试验表明,施肥5d后,流入肥料和其它氮素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达82.5%~89.8%,流入施肥后5d内不要排水。流入施肥法适合土地平整、田块较大、灌溉条件好、人多地少或农业人口老龄化和血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海涛 马国辉 罗锡文 曾山 许文燕 龙继锐 胡承伟 马付建
本文以习惯全层施肥为对照,借助机械精量穴直播定位深施肥机具,研究了超级杂交早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缓释肥一次性定位深施技术配套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精量穴直播条件下,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有利于保持水稻生长后期的养分稳定供应,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比习惯全层施肥(对照)处理增产630kg/hm2-924.75kg/hm2,增幅10.3%-16.5%,增产效果明显,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4.2 ̄7.9 kg/kg N,增幅29.0% ̄51.2%;氮素利用率绝对值提高17.3%,增幅42.6%;氮收获指数增加9.0%。
关键词:
水稻 精量穴直播 施肥技术 节氮栽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红柱 陈琨 陈庆瑞 秦鱼生 蒋松
【目的】了解长期施肥对紫色土碳、氮的影响,为该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31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中国西南紫色水稻土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碳、氮的含量与积累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特征。【结果】不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年下降速率为0.033 g/kg,单施化肥(N、NP、NPK)和化肥配施有机肥(MN、MNP、MNPK)土壤有机碳含量年增加速率为0.047和0.085 g/kg,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氮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0.0058、0.011和0.018g/kg。肥料的施入显著提高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储量,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增加了表层和亚表层SOC含量30.40%、44.69%、11.83%和19.29%,分别增加了SOC储量32.30%、42.87%、19.09%和24.96%;表层和亚表层土壤TN含量分别增加了13.39%、29.92%、8.33%和1.04%,土壤TN储量分别增加了15.43%、28.29%、15.22%和5.07%。且土壤碳、氮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结论】紫色水稻土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培肥效果较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紫色水稻土 碳 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