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8)
- 2023(8473)
- 2022(6964)
- 2021(6363)
- 2020(5114)
- 2019(11653)
- 2018(11479)
- 2017(21108)
- 2016(11567)
- 2015(12888)
- 2014(12826)
- 2013(12812)
- 2012(12359)
- 2011(11274)
- 2010(11468)
- 2009(10564)
- 2008(10879)
- 2007(9994)
- 2006(9031)
- 2005(8460)
- 学科
- 济(51319)
- 经济(51265)
- 管理(31489)
- 业(30096)
- 企(21968)
- 企业(21968)
- 地方(18097)
- 中国(17752)
- 农(16871)
- 方法(14458)
- 业经(12988)
- 学(12027)
- 数学(11880)
- 农业(11857)
- 数学方法(11628)
- 发(10616)
- 地方经济(10235)
- 银(9548)
- 财(9542)
- 银行(9532)
- 融(9458)
- 金融(9456)
- 行(9268)
- 环境(9044)
- 制(8770)
- 和(8721)
- 资源(8563)
- 贸(8548)
- 贸易(8536)
- 易(8173)
- 机构
- 学院(167462)
- 大学(163366)
- 济(65614)
- 研究(65270)
- 经济(63990)
- 管理(59147)
- 中国(51147)
- 理学(48908)
- 理学院(48270)
- 管理学(47267)
- 管理学院(46951)
- 科学(42102)
- 京(37634)
- 所(35303)
- 农(35053)
- 研究所(31731)
- 财(30456)
- 中心(29698)
- 江(28342)
- 农业(27273)
- 业大(26371)
- 北京(24739)
- 范(24223)
- 师范(23899)
- 院(23749)
- 省(23074)
- 州(22992)
- 财经(22715)
- 科学院(20432)
- 经(20425)
- 基金
- 项目(105930)
- 科学(81285)
- 研究(77727)
- 基金(72625)
- 家(64731)
- 国家(64117)
- 科学基金(53124)
- 社会(46818)
- 社会科(44341)
- 社会科学(44328)
- 省(43574)
- 基金项目(37639)
- 划(36158)
- 教育(34211)
- 自然(33809)
- 自然科(32809)
- 自然科学(32796)
- 编号(32667)
- 自然科学基金(32190)
- 资助(30204)
- 发(29514)
- 成果(26928)
- 重点(24534)
- 课题(23643)
- 发展(23171)
- 展(22744)
- 部(21925)
- 创(21481)
- 创新(20183)
- 科研(19972)
共检索到27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生命健康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我国发酵食品相关产业最核心的菌种资源,却长期被国外巨头公司垄断和控制,益生菌"种"之殇,已严重制约了辽宁省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挖掘、保护和应用推广我国自有的宝贵微生物资源,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关键。项目组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和辽宁省教育厅等项目资助下,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开展了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中有益微生物资源精准发掘及应用研究。经过10余年的努力,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首次建立了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乳酸-品质-特征微生物"关联判别体系,用于快速判定东北传统发酵食品的发酵时间、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优良菌株 有益微生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正>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于1990年由原农业部批准建设,1992年经专家评估,被确认为“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2002年经申请和论证,被命名为“农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巧华 陈卫华 熊利荣 刘俭英 陈守文 文友先
用VC ++6 .0开发出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 (DCS)软件由 5大功能模块即 5个线程组成 :主线程、采样线程、控制线程、报警线程和储存线程。主线程负责用户界面的创建和显示 ;采样线程按采样频率从输入模块采集数据 ;控制线程按控制频率对过程实施控制 ;报警线程根据异常情况启动报警服务程序进行多媒体报警 ;储存线程则负责把在线数据和异常时间储存到数据库 ,以便查询和分析。系统软件经现场中试 :发酵罐各参数的检测误差为± 0 .0 1,模糊控制器控制误差为± 0 .1,软件工作稳定可靠
关键词:
发酵 集散控制系统 软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锡阁 周成翀 吴志新 王辉 罗燕儿 陈孝煊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其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喻夜兰 张玉平 陈煦
为了筛选出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较好的微生物菌剂,采用室内模拟堆肥的方法,研究了5组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2,菌剂3,菌剂4促进了发酵原料升温的提前和高温期的延长,发酵30d后,3个处理的T值即(终点C/N)/(初始C/N)降到了0.6,种子发芽率达到了80%,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68%,17.04%,16.82%;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0.19%,42.05%,39.19%;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7.74%,37.23%,35.09%,比其他菌剂和对照效果好.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水稻秸秆 发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欣 王颖 赵德学 胡喜怀 郭志刚
【目的】探索烟用增香微生物对陕西烤烟理化指标和吸食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实验室从烟叶上分离筛选并保存的14株烟用增香微生物,通过接种微生物并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考察不同增香微生物对陕西烤烟烟叶理化指标及吸食质量的影响。【结果】经增香微生物处理后,烤烟烟叶各项主要理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LBT 1.0005等菌株可使烟碱含量降低,LBT 1.0001等菌株可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而LBT 2.0003等菌株可使烟碱含量增加,LBT 1.0005和LBT 1.0013等菌株可使总糖含量降低,LBT 2.0003可使还原糖含量降低。评吸结果表明,经微生物处理后,陕西烤烟烟叶的烟气浓度、香...
关键词:
增香微生物 发酵 烤烟 烟叶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银华 雷雪芹 徐廷生 王青青 田英申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方法】制作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各70瓶,分别于装瓶前及装瓶后的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取样,用电子酸度计测pH;同时分别用MRS培养基和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样品,测定样品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结果】1)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pH在第6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8左右,整体低于传统青贮饲料。2)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峰,为5.58×1011CFU/g,之后开始下降,直至第11天出现第...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燕燕 陈茜 王悦齐 李春生 李来好
发酵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食物保存方法。在酶和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作用下,发酵不仅赋予水产品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且能增加水产品的营养价值。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数据库的创建和完善,宏基因组成为研究发酵水产食品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基因挖掘的重要工具。乳杆菌、葡萄球菌以及酵母菌等对发酵水产品品质形成有密切关系,并常用于发酵水产品微生物发酵剂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传统发酵水产品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及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探讨微生物对传统发酵水产品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对微生物与发酵水产品品质形成二者关系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发酵水产品行业的品质一致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产食品 微生物 品质 宏基因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宁豫昌 吴祖芳 翁佩芳
鱼酱油是一种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被广泛使用的海鲜调味品,一般是以新鲜海鱼或虾为原料,并拌入大量的食盐(一般20%~30%),在开放环境下经过长期缓慢发酵而制成,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传统的鱼酱油生产存在发酵周期过长、生物胺积累、产品品质不一致等问题,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发酵剂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在概述传统鱼酱油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传统鱼酱油中的产酶微生物种类,以及利用微生物促进鱼酱油发酵和改善鱼酱油产品品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鱼酱油 微生物 发酵 品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秦媛
植物(林木)可与土壤微生物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共生系统以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除根瘤菌和菌根真菌等典型根系微生物共生体之外,在多种生境及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体内外还蕴含着内生真菌、内生细菌、根际促生细菌等大量新颖且遗传多样化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菌可参与宿主多种生理生态过程,并对其功能性状(包括促进营养元素高效吸收、提高抗逆性等)进行调控。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揭示植物根际共生微生物群落组装机制和核心菌群。但是,目前我们对这些共生菌的功能,及其在林木生长和适逆调控效应上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金波 牛钟相
【目的】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玉米秸秆为发酵床垫料,探讨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1—3组小鼠分别置于用不同微生物配方发酵的玉米秸秆垫料中饲养,第4组作为对照组,放入未发酵的垫料中饲喂。期间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效价、IL-4和IFN-γ的含量,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红细胞总数及小鼠盲肠内乳酸菌数量,抗疲劳游泳时间等指标。【结果】发酵垫料组微生物能显著提高小鼠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盲肠乳酸菌数量(P0.05);抗疲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文华 张文钊 侯海军 魏文学 盛荣
镉作为一种毒性极大的重金属,极易在稻米中富集,严重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但稻米镉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镉污染稻米防治措施和“镉大米”安全利用技术。常德米粉生产过程可使镉超标稻米的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0.2 mg/kg),本研究从微生物角度对该过程的降镉效应进行探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米发酵液中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同时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获取纯菌株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在此基础上,以镉含量重度超标的稻米为试验材料,探究分离菌株的降镉效果。研究表明,发酵液中优势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通过分离培养共获得58株菌,其中乳杆菌属的菌株占比最大,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均表现出一定的降镉效果。其中,乳酸片球菌P1和发酵乳杆菌L4的降镉能力最强,发酵48 h的降镉量可达到0.55 mg/kg。菌种添加后发酵体系p H值降低,乳酸含量升高,从而有利于蛋白结合态镉的溶出,可能是米粉加工过程中稻米镉含量降低的主要微生物作用机制。稻米粉碎可提高功能微生物活性,提升降镉效率。本研究证明大米发酵液中存在高效降镉的菌株可有效降低镉超标稻米镉含量,可为降镉微生物菌株挖掘以及镉超标稻米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荣凤 朱育菁 刘波 潘志针 刘国红 刘芸
从福建省福清和永泰2个基地共采集106份垫料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曲霉菌.对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到的曲霉菌菌株的初步形态进行归类后,从不同类群中共选取10个代表性菌株,经菌落培养和菌体形态观察,再结合β-微管蛋白基因(Ben A)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共鉴定出曲霉菌6个种,即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亮白曲霉(A.candidus)、聚多曲霉(A.sydowii)、土曲霉(A.terreus)、黄曲霉(A.flavus)和烟曲霉(A.fumigatus).从福清养猪发酵床垫料中分
关键词:
垫料 曲霉菌 鉴定 形态学 分子系统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有坤 易敏 陈建州 辜运富 张小平
本文以木腐香菇菌糠为基质,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CK,100%香菇菌糠;②T1,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③T2,99%香菇菌糠+0.5%酵母菌液(T2);④T3,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0.5%酵母菌液(T3)。厌氧发酵15 d后测定它的饲料物理参数、发酵特性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微生物发酵会提高香菇菌糠的饲料物理和发酵参数。在化学特性方面,微生物发酵处理会降低香菇菌糠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粗蛋白含量却明显提高,混菌发酵处理(T3)比对照提高25%。就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而言,微生物发酵...
关键词:
香菇菌糠 微生物接种 厌氧发酵 饲料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