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7)
- 2023(7189)
- 2022(5387)
- 2021(4644)
- 2020(3875)
- 2019(8516)
- 2018(8564)
- 2017(17159)
- 2016(9314)
- 2015(10359)
- 2014(10392)
- 2013(10111)
- 2012(9015)
- 2011(7972)
- 2010(7803)
- 2009(7128)
- 2008(7076)
- 2007(6373)
- 2006(5802)
- 2005(5385)
- 学科
- 济(44417)
- 经济(44390)
- 业(24464)
- 管理(22393)
- 企(19214)
- 企业(19214)
- 方法(14561)
- 中国(13432)
- 农(12477)
- 数学(12417)
- 数学方法(12337)
- 业经(12267)
- 地方(11927)
- 产业(11124)
- 学(8863)
- 财(8522)
- 农业(8373)
- 制(8246)
- 结构(7110)
- 发(7087)
- 技术(6923)
- 体(6855)
- 地方经济(6578)
- 贸(6254)
- 贸易(6250)
- 银(6084)
- 银行(6071)
- 易(6006)
- 行(5850)
- 发展(5823)
- 机构
- 学院(130495)
- 大学(128950)
- 济(58688)
- 经济(57686)
- 研究(49508)
- 管理(47479)
- 理学(40742)
- 理学院(40258)
- 管理学(39527)
- 管理学院(39299)
- 中国(36564)
- 科学(30061)
- 京(27362)
- 所(24951)
- 财(24678)
- 研究所(22865)
- 中心(22005)
- 农(21973)
- 江(20595)
- 财经(19677)
- 经济学(19023)
- 业大(18969)
- 院(18590)
- 经(17867)
- 范(17778)
- 师范(17575)
- 经济学院(17187)
- 农业(17082)
- 北京(17041)
- 州(15840)
- 基金
- 项目(89781)
- 科学(71986)
- 基金(65654)
- 研究(65472)
- 家(57871)
- 国家(57455)
- 科学基金(49087)
- 社会(43546)
- 社会科(41483)
- 社会科学(41474)
- 省(35557)
- 基金项目(35005)
- 自然(30370)
- 划(29684)
- 自然科(29642)
- 自然科学(29636)
- 自然科学基金(29144)
- 教育(28565)
- 编号(25525)
- 资助(25371)
- 发(22439)
- 重点(21435)
- 成果(20100)
- 部(19556)
- 国家社会(18816)
- 创(18758)
- 发展(18300)
- 课题(18146)
- 展(18039)
- 创新(17635)
共检索到196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琦
本文从实证研究中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东北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出逆工业化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的逆工业化,表现是农业劳动力构成没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降低,反而是工业劳动力构成下降,而从工业中转移出的劳动力不是流向服务业,而是倒流回农业中去;二是农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乡村工业化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三是工业内部仍然按照重重-轻轻的轨迹发展,重工业内部结构没有改变,仍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四是服务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针对东北的这种逆工业化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本文认为不能就单个产业内部谈调整,而是应该将三次产业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总体上的转型,构建一种和谐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冬筠 魏伟忠
从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入手,就其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深入、立体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工业化初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处于被动局面,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微弱;工业化中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准全面的;工业化后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作用是深入的、全面的变革。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其信息产业优化的产业结构路径应该从各自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为依据来制订。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产业结构 工业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 孙早
本文分析发现,不同于成熟工业化国家在工业效率大幅提升基础上的主动去工业化,中国工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且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过早去工业化,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优路径的选择应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生产率为基本原则,至少应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向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升级,二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去工业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文 孙早
本文分析发现,不同于成熟工业化国家在工业效率大幅提升基础上的主动去工业化,中国工业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且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过早去工业化,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优路径的选择应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生产率为基本原则,至少应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向高附加值和高加工度升级,二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去工业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冯琦
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来 ,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可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 1 978年至 90年代中期为产业结构扩展阶段 ,二是 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结构优化阶段。转型经济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特征表现为 (1 )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影响 ;(2 )中央政府影响力的弱化与地方政府影响力的强化 ;(3)“过度竞争”与“冷反应” ;(4)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朝阳
本文在Acemoglu和Guerrieri(2008)两部门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双层CES生产函数,构筑了一个三部门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除了描述农业不断下降和服务业不断上升的单调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之外,还描述了工业部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变迁过程,既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过程,又解释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化"过程。最后,本文利用美国1929~2007年的数据,校准了本文的主要参数,模拟了美国1929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过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工业化 后工业化 替代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坤荣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高度 虚高度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及真
上海60年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工业化的演进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霍夫曼比例来测度上海工业化水平,以二三产业产值比来测度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对上海1952—2008年间将近60年的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来说明上海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上海工业化演进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上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再调整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上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秀龙
为了响应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保证山西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尽快满足相应建设标准,应加强对工业化管理体系的认知,明确山西建投现代产业化规划布局。文章基于国家及山西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分析了山西建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区域规划布局,明确了山西建投重点聚焦的产品体系及技术体系,同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期望实现建筑工业化管理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产品 技术 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 陈国生 杨丽萍
目前湖南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发展新型工业继续完成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型工业化对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然后对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就今后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湖南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邱钧 陈静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角度综合分析,湖北省的工业化目前处于中期阶段的上半期。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农业与工业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转换存在缺口、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难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湖北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莫秀蓉
文章通过对孙冶方经济思想的研究得出结论,孙冶方的经济思想中包含丰富的产业结构思想,体现在关于轻重工业定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思想、关于对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思想、关于重视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果思想、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的关系思想等方面,指出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与新型工业化的内在异同点,并基于孙冶方产业结构思想重构新型工业化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石琳
资源型城市转型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资源类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两个维度,对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发现: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高度发展不充分的双重挑战。东北资源类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全国水平,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关键作用,但配置效率不高,从而加剧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难。从分省情况看,辽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度较高,但资源型产业的行业间作用较大,转型压力总体较小;吉林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较小,产业结构高度次之,转型面临一定压力;黑龙江产业结构高度较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大,转型压力最为艰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转型 产业结构高度化 东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