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5)
2023(5277)
2022(4287)
2021(3874)
2020(3058)
2019(6853)
2018(7270)
2017(12645)
2016(7470)
2015(8782)
2014(9365)
2013(8528)
2012(7956)
2011(7248)
2010(7361)
2009(6613)
2008(6573)
2007(6308)
2006(5479)
2005(5008)
作者
(22573)
(18545)
(18528)
(17786)
(11579)
(8876)
(8675)
(7285)
(7148)
(6954)
(6332)
(6327)
(6130)
(5941)
(5923)
(5686)
(5602)
(5469)
(5452)
(5200)
(4814)
(4640)
(4477)
(4380)
(4373)
(4213)
(4097)
(3952)
(3889)
(3819)
学科
(22511)
经济(22469)
管理(21297)
(15091)
(12115)
企业(12115)
(8216)
中国(7943)
(7472)
(7185)
(6951)
理论(6790)
方法(6294)
(6264)
教育(5885)
地方(5749)
业经(5736)
(5497)
银行(5480)
教学(5303)
(5265)
(5243)
金融(5235)
农业(5142)
数学(4629)
数学方法(4531)
(4276)
(3948)
财务(3920)
财务管理(3898)
机构
学院(102117)
大学(99307)
研究(37273)
(34072)
经济(32953)
管理(32576)
中国(28915)
理学(26328)
理学院(25982)
管理学(25283)
管理学院(25112)
科学(23859)
(22425)
(20195)
(20010)
(18544)
(18045)
研究所(17800)
中心(17388)
农业(15936)
业大(15887)
技术(15388)
(15356)
师范(15129)
(14630)
北京(14468)
(13935)
(13635)
财经(13148)
职业(12183)
基金
项目(62251)
研究(48417)
科学(46390)
基金(40436)
(35817)
国家(35458)
科学基金(28553)
社会(26801)
(26322)
社会科(25042)
社会科学(25037)
教育(23333)
编号(22379)
(21788)
基金项目(20700)
成果(19499)
自然(17665)
自然科(17189)
自然科学(17182)
自然科学基金(16842)
课题(16730)
资助(16412)
重点(14385)
(14112)
(13663)
项目编号(12977)
(12779)
(12720)
(12541)
(12088)
期刊
(46758)
经济(46758)
研究(31457)
中国(28008)
教育(20616)
(19315)
学报(18206)
(15782)
科学(14964)
大学(13292)
管理(13261)
农业(12909)
学学(12219)
技术(11162)
(9678)
金融(9678)
业经(8478)
图书(7197)
职业(7156)
(6823)
(6617)
论坛(6617)
经济研究(6542)
财经(6094)
(6080)
问题(5566)
书馆(5329)
图书馆(5329)
(5324)
财会(5114)
共检索到17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金京淑  
尽管近年来东北亚各国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意向或者协定,有的甚至是政府间协定,但总的看来,执行情况并不尽人意,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为区内各方所接受的合作框架。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构建包含组织协调体系、信息咨询体系、投资融资体系、生产储运体系以及共同市场体系的能源共同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陈志恒  
近年来 ,从俄罗斯远东石油出口管道到中国东海油田开发 ,中日这两个同属于东亚的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 ,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似乎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而其中表现出的超经济性更值得人们关注。为避免恶性竞争给国家间关系及地区合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日两国有必要以理性和现实的态度 ,以合作代替竞争 ,认真探讨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构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李天籽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 ,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存在来源风险、运输风险和市场风险 ,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域除我国外 ,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 ,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 ,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在参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中 ,我国应建立一种整体的、相互协调的战略思路 ,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以促进区域内能源合作 ,同时还必须增加与区域外的联系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宗勋  
从远古走来的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凸显以"和"为本的"天人合一"理念。其特点是:在天下一家观念下,践行朝贡体系、"和亲"政策,以中国中原为中心,周边围绕中心转,在以"丝绸之路"为路径,呈现"万邦来朝"的命运共同体的盛况。东北亚命运共同体"返本开新","本"为"和","开新"为"与时偕行",继往"丝绸之路"开拓"一带一路",在结伴不结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开放道路上,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局面,实现中国梦与世界之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建立科技共同体对于21世纪初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日益转移到依靠新科技进步上来,全球网络通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为东北亚区域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构建完善、开放的创新体系是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发展的定位与目标。启动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并使其高效运转,还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崔宇飞  
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能源总体供求形势、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消费区域格局在内的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许多重大调整。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这种调整还将进一步深入。全球能源格局的调整使得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也造成了近期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趋于低迷。东北亚区域合作既需要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需要适应全球能源格局调整的新形势,特别是应该在构建区域能源合作机制、建设区域共同能源市场、共同开展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开发、推进区域电力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崔宇飞  
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能源总体供求形势、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消费区域格局在内的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许多重大调整。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这种调整还将进一步深入。全球能源格局的调整使得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也造成了近期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趋于低迷。东北亚区域合作既需要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需要适应全球能源格局调整的新形势,特别是应该在构建区域能源合作机制、建设区域共同能源市场、共同开展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开发、推进区域电力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努力推进务实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河泰庆  
如果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产业的共同体,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合,最终走向全面地联合,从而提升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层次。东北亚国家已经开始在IT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共同体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东北亚IT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周轶赢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旭涛  唐彦林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斌  
石油安全是东北亚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俄远东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 ,东北亚各国出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或合作、或竞争 ,展开了多方博弈。在远东能源格局中 ,中国利用远东能源资源的道路将是曲折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东亚共同体必须以中日韩为核心,中日韩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核心成员,应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在新形势下,为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各国应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安全合作。中日韩三国应率先建立"中日韩能源共同体"、"中日韩环境共同体"等局部区域共同体,并以区域经济圈为依托逐步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滢  王亚君  郭晓立  
东北亚地区具有地缘优势和较强的互补性,但是缺乏全面地的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安全领域。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是对东北亚区域各国都十分重要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结构,并对其系统结构进行分析,为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由信用子系统、行为体需求子系统和经济依存子系统构成。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将影响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