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0)
- 2023(7870)
- 2022(6890)
- 2021(6089)
- 2020(5405)
- 2019(12634)
- 2018(12428)
- 2017(24546)
- 2016(13346)
- 2015(15434)
- 2014(15905)
- 2013(16122)
- 2012(15537)
- 2011(14611)
- 2010(15085)
- 2009(14341)
- 2008(14204)
- 2007(13405)
- 2006(11895)
- 2005(10938)
- 学科
- 济(83910)
- 经济(83850)
- 管理(36415)
- 业(33357)
- 方法(30332)
- 数学(26611)
- 数学方法(26417)
- 企(26307)
- 企业(26307)
- 地方(19887)
- 中国(17323)
- 农(16958)
- 学(16379)
- 财(14370)
- 业经(14243)
- 地方经济(13585)
- 制(12453)
- 贸(11804)
- 贸易(11798)
- 农业(11359)
- 易(11300)
- 和(10756)
- 融(10624)
- 金融(10621)
- 体(9957)
- 环境(9876)
- 理论(9873)
- 银(9819)
- 银行(9796)
- 行(9389)
- 机构
- 大学(216176)
- 学院(214009)
- 济(99863)
- 经济(97883)
- 研究(77818)
- 管理(76594)
- 理学(64632)
- 理学院(63856)
- 管理学(62845)
- 管理学院(62431)
- 中国(57511)
- 科学(46066)
- 京(45115)
- 财(43555)
- 所(41086)
- 研究所(37028)
- 农(36441)
- 财经(34607)
- 中心(34359)
- 江(33702)
- 经济学(32300)
- 经(31040)
- 业大(30022)
- 范(29436)
- 师范(29220)
- 北京(28889)
- 经济学院(28844)
- 农业(28510)
- 院(26498)
- 州(26441)
- 基金
- 项目(129098)
- 科学(100354)
- 研究(95427)
- 基金(92466)
- 家(79827)
- 国家(79159)
- 科学基金(66224)
- 社会(61210)
- 社会科(57966)
- 社会科学(57947)
- 省(50323)
- 基金项目(48506)
- 教育(43779)
- 划(42182)
- 自然(40390)
- 自然科(39371)
- 自然科学(39357)
- 编号(38881)
- 自然科学基金(38649)
- 资助(38447)
- 成果(33259)
- 发(29505)
- 重点(29442)
- 部(29399)
- 课题(27313)
- 创(25827)
- 国家社会(25279)
- 教育部(25194)
- 性(24482)
- 科研(24406)
- 期刊
- 济(120578)
- 经济(120578)
- 研究(69368)
- 中国(40058)
- 财(34842)
- 学报(33458)
- 农(33449)
- 科学(29980)
- 管理(27443)
- 大学(24938)
- 学学(23443)
- 农业(21956)
- 教育(21113)
- 融(19891)
- 金融(19891)
- 经济研究(19506)
- 财经(19368)
- 技术(19202)
- 经(16855)
- 业经(16821)
- 问题(16219)
- 技术经济(13205)
- 贸(12913)
- 世界(11652)
- 业(11561)
- 国际(11475)
- 统计(11390)
- 经济问题(10436)
- 商业(10376)
- 理论(10256)
共检索到33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罗肇鸿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经济合作 东北亚 成长三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古中和,刘正堃
8 0年代初 ,随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趋于活跃。东北如何适应这一机遇 ,迎接挑战 ,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从东北地区目前的情况看 ,其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硬”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科技力量的发挥、社会基础设施、资金筹措的状况等还很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很多 ,因此 ,找出症结所在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论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选择袁康东北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部,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另一方面,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六国以多种方式表达了进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愿望。以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森久雄 富燕妮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多极化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圈构想也逐步由学术理论探讨,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普遍关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洪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及前景东北亚由中国、蒙古、日本、南北朝鲜及前苏联的一部分组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在国际上最初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川润于1987年9月发表的《关于发展日本海经济协作的倡议》提出的。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三海经济圈”(黄海、渤海、日本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东北亚地区是世界各种类型国家集中的典型地区,既包含东西方关系,也包含南北问题。因此,这地区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对东北亚地区各国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了解,以掌握东北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哲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合作 机制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春红 刘昌明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一直以来都进展缓慢,似乎动力不足、机制匮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既需要综合分析,也要做具体分析;应当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具体分析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在各领域中的差异。从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东北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十分显著的,并且也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有能力供给地区公共产品的国家,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但是尚未能够合作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制度安排。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除国家和政府、以及宏观层面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以外,微观层面的跨国公司、地方政府等,还需进一步拓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微观层面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东北亚 地区经济合作 内生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宗喆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关系的加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新动向。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适应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潮流的积极选择,这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
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RiverAreaDevelopment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