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0)
- 2023(13857)
- 2022(11178)
- 2021(9771)
- 2020(8315)
- 2019(18567)
- 2018(18372)
- 2017(34252)
- 2016(18669)
- 2015(21106)
- 2014(21124)
- 2013(20446)
- 2012(19054)
- 2011(17537)
- 2010(17815)
- 2009(17050)
- 2008(16552)
- 2007(15282)
- 2006(14070)
- 2005(13312)
- 学科
- 济(92888)
- 经济(92772)
- 管理(55698)
- 业(46763)
- 企(38808)
- 企业(38808)
- 方法(27811)
- 中国(25231)
- 数学(23416)
- 数学方法(23120)
- 地方(22276)
- 农(21169)
- 学(20647)
- 业经(20340)
- 财(20230)
- 制(20180)
- 体(15855)
- 融(14591)
- 金融(14583)
- 银(14228)
- 银行(14183)
- 地方经济(13933)
- 农业(13861)
- 行(13670)
- 理论(13067)
- 环境(12823)
- 贸(12301)
- 贸易(12292)
- 发(11967)
- 和(11856)
- 机构
- 大学(275881)
- 学院(272681)
- 济(118464)
- 经济(115982)
- 研究(104894)
- 管理(94846)
- 理学(79662)
- 中国(79197)
- 理学院(78686)
- 管理学(77085)
- 管理学院(76597)
- 科学(62486)
- 京(60069)
- 财(56969)
- 所(54592)
- 研究所(49037)
- 农(48995)
- 中心(45922)
- 江(44380)
- 财经(43419)
- 业大(40037)
- 经(39164)
- 农业(38403)
- 北京(38366)
- 院(38207)
- 经济学(37915)
- 范(36129)
- 师范(35650)
- 州(34237)
- 经济学院(33524)
- 基金
- 项目(174931)
- 科学(136718)
- 研究(126522)
- 基金(126309)
- 家(112067)
- 国家(111169)
- 科学基金(93146)
- 社会(81772)
- 社会科(77380)
- 社会科学(77360)
- 省(68000)
- 基金项目(64808)
- 自然(58388)
- 教育(57892)
- 划(57518)
- 自然科(57002)
- 自然科学(56980)
- 自然科学基金(55958)
- 资助(51553)
- 编号(49548)
- 成果(42595)
- 重点(40755)
- 发(38980)
- 部(38387)
- 课题(36881)
- 创(35446)
- 制(35125)
- 国家社会(34840)
- 创新(33434)
- 科研(32895)
- 期刊
- 济(145911)
- 经济(145911)
- 研究(90032)
- 中国(64702)
- 学报(47693)
- 农(46448)
- 财(45387)
- 科学(42423)
- 管理(40521)
- 大学(36416)
- 学学(34232)
- 教育(32241)
- 农业(30704)
- 融(28231)
- 金融(28231)
- 经济研究(24294)
- 技术(24249)
- 财经(23341)
- 业经(20845)
- 经(20312)
- 问题(18583)
- 业(16369)
- 贸(14989)
- 世界(14273)
- 国际(14095)
- 技术经济(13795)
- 版(13707)
- 统计(12479)
- 现代(12338)
- 业大(12011)
共检索到444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王火灿
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可谓全球经济的三极之一,但却因历史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诸多原因至今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之“空白地带”。面对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中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已进入到必须赶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的时候了。近年来东北亚国家新的拓展变化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机遇,为此,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作为核心的中日韩三国必须抓住机遇,为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构建必要的制度安排,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弥合分歧,求得共识,通过合作博弈,以实现共赢目标。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一体化 制度安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长文
中国地处东北亚地区,发展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也是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另外,东北亚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东亚共同体必须以中日韩为核心,中日韩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核心成员,应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在新形势下,为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各国应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安全合作。中日韩三国应率先建立"中日韩能源共同体"、"中日韩环境共同体"等局部区域共同体,并以区域经济圈为依托逐步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河泰庆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 ,欧洲煤钢联营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洲一体化是以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始的产业部门的联合 ,进而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联合。这一过程中 ,在机构、制度建设上 ,欧洲联邦主义人士的积极推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展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认为 ,为实现东北亚经济的一体化 ,在推进总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应同时考虑探索产业部门领域的联合。另外 ,为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不致失败且长期发展 ,还应该建立超越各国利害关系的跨国性制度和机构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批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而献身的人才。
关键词:
欧洲煤钢联营 东北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福伟
东北亚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国之间具有较强经济互补性和良好合作前景。鉴于政治因素影响,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分析中日韩贸易与物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三国开展物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经济一体化 中日韩 物流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芳 马君潞
在东北亚建立区域政策性银行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随着东北亚经济论坛第十七届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闭幕,大会发表了《天津滨海宣言》,尽快组建东北亚银行成为与会各国代表的共识。东北亚区域国家经济上虽具有互补性,但由于面临利益均衡和制度层面的问题,短期内建立机制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难度较大,而东北亚区域政策性银行则对推动机制性经贸合作安排形成和化解区域金融危机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金龙
美国TPP战略既是美国外贸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对WTO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系统性突破。它不仅反映了美国政府试图重振其国内脆弱经济的努力,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亚太经济合作战略的重大转变。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不同情境下美国TPP战略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TPP加入国家福利增加,而非加入国将受损,一个不包括中国的TPP将使得中国福利受损,贸易条件恶化。中国需要迅速建立包含中日韩三国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同时应根据自己的长远利益构建针对美国TPP战略的其他对冲性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忠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趋势 实现途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红阳 刘大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优先选择,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海运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东北亚地区各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5%以上依靠水运完成,港口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应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港口业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优化港口组群结构,增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东北亚港口业,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北亚 港口业 港口组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陈志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遵循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加快中、日、韩3国的制度性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和先导,然后再向全区扩展。当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才能使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飞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李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春子
如何快速摆脱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囚徒困境"是推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中日韩三国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认为其具有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因而国家直接投资必将成为破解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囚徒困境"的有效突破口,进而阐述了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这次始于东南亚和东北亚的金融风暴 ,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模式”的终结 ,而是要经过这次金融风暴的洗礼 ,使各国政府更加清醒 ,通过社会经济改革 ,使“东亚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 ,整个世界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在改善 ,有利于东北亚经济的发展。而从长期国际经济环境和走势看 ,世界经济出现的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 ,也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东北亚面向 2 1世纪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 ,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正视困难 ;又要抱有希望 ,充满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伟文
基于异质性贸易制度安排这一视角并结合1995~2012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文章实证考察了进出口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能够显著降低双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贸易成本,且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随着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深化而加大,从而也说明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异质性;(2)采用传统的虚拟变量法来刻画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关系得到的估计系数的绝对量级大于经济一体化系数,这说明忽视贸易协议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估贸易成本削减效应的偏误。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应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降低双边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评估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影响效应时应将贸易制度安排的异质性纳入考量,以避免造成政策评估偏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