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
2023(2031)
2022(1770)
2021(1734)
2020(1505)
2019(3312)
2018(3318)
2017(6282)
2016(3660)
2015(4398)
2014(4580)
2013(4319)
2012(4416)
2011(3831)
2010(3960)
2009(3901)
2008(4182)
2007(4079)
2006(3579)
2005(3308)
作者
(11553)
(9828)
(9594)
(9185)
(6172)
(4782)
(4523)
(3786)
(3627)
(3607)
(3385)
(3275)
(3103)
(3101)
(3051)
(3022)
(2995)
(2842)
(2784)
(2752)
(2575)
(2389)
(2366)
(2267)
(2204)
(2130)
(2111)
(2096)
(2065)
(2041)
学科
(14228)
经济(14203)
管理(8844)
(7573)
企业(7573)
(7469)
方法(5803)
(4314)
理论(4230)
中国(4048)
文化(3716)
数学(3600)
教育(3563)
业经(3531)
地方(3466)
数学方法(3441)
(3220)
(3133)
(2962)
贸易(2959)
(2852)
关系(2822)
(2794)
(2773)
市场(2603)
产业(2451)
(2267)
金融(2265)
教学(2174)
(2094)
机构
大学(56718)
学院(54772)
研究(21011)
(17631)
经济(17056)
管理(16867)
中国(15304)
理学(13905)
科学(13823)
理学院(13659)
管理学(13162)
管理学院(13059)
(12926)
(11605)
研究所(10371)
(9968)
(9896)
师范(9796)
中心(9502)
(9301)
(8731)
北京(8446)
业大(8204)
农业(8014)
师范大学(7926)
(7400)
(7278)
技术(6777)
财经(6627)
(6552)
基金
项目(32014)
科学(23966)
研究(23148)
基金(21674)
(19230)
国家(19020)
科学基金(15158)
社会(13564)
社会科(12683)
社会科学(12679)
(12382)
教育(11192)
基金项目(11119)
(10721)
编号(10043)
成果(9775)
自然(9771)
自然科(9564)
自然科学(9561)
自然科学基金(9382)
资助(9295)
重点(7347)
课题(7165)
(6872)
(6629)
(6358)
项目编号(6340)
大学(6232)
(6062)
(5942)
期刊
(25028)
经济(25028)
研究(17539)
中国(13576)
学报(11478)
教育(10608)
(9872)
科学(9501)
大学(8706)
学学(7972)
管理(7480)
(7237)
农业(6796)
图书(4824)
技术(4692)
(4548)
金融(4548)
(4065)
论坛(4065)
(3961)
(3814)
书馆(3790)
图书馆(3790)
财经(3659)
国际(3460)
(3373)
世界(3322)
(3263)
业经(3146)
经济研究(3132)
共检索到93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丽平  
俄罗斯文化是东北亚文化圈中唯一的非东方文化。有记载的俄罗斯文化应从接受拜占廷文化 ,即接受基督教开始 ,至今大约有 1 0 0 0年的历史。俄罗斯文化显然属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分支 ,但它并不是纯粹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是介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 ,即东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至今学术界看法不一。甚至可以说 ,对这一问题深入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刁秀华  周轶赢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季志业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位置,俄罗斯在制订东北亚政策时,是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主要背景,并注重寻找两个平衡点:一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政治合作,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又要保证这种参与不危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二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保证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所需要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又要防止该地区的经济完全脱离俄罗斯,成为东北亚经济的"资源附庸"。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政策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全面。俄罗斯完成了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正在由普通参与者向核心参与者转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放  陈维新  
东北亚经济的发展也决定着东北亚文化的发展。近年来,研讨东东亚文化和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学者有延边大学的金柄民、李得春、金基石、金强一、刘子敏、潘畅和、姜龙范,北京大学的有何芳川、魏常海、聂锦芳,北京师范大学的有王向远、兰久富,中央民族大学的有李岩,吉林大学的有刘福贵,复旦大学的有李时人、杨彬、石源华,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卞崇道、汝信、金熙德,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蔡锦堂,韩国学者张闰洙、张庆龙、黄圭善、金永弼,日本学者高漱畅彦、成泽胜、大日方纯夫、笠原十九司等。这些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是儒学文化圈。儒学文化是东北亚文化的重要核心。东北亚现代化发展与儒学文化的现代化指导意义是密不可分的。儒学与现代化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儒学的现代性主义精神与现代化的契合。其二,儒学主体自觉的精神与现代化的契合。其三,儡学的人世精神、忧患意识与现代化契合。其四,儒学的家国意识与现代化的契合。其五,儒家重视社会分工和协作的精神与现代化契合。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定儒学与现代化的矛盾。这突出表现在儒学科学意识、民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的缺乏。这里较全面地揭示了儒学文化对东北亚经济发展的作用。2005年,中、日、韩三国学者与教师共同编著出版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认为:日本是崇尚儒学的国家。正如日本史学家上田正昭所说:“古代东北亚文化圈的特征之一,是汉字和汉字文化的扩展。”汉字和中国文化传人日本,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典章制度、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日本“天皇”之年号,始于“人化”,“人化革新”对日本古代国家体制和律令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日本进入镰仓幕府(1192-1333)初期,中国的新儒学,即朱子学又直接传入日本。经400年的传播期,到17世纪江户幕府时期迅速崛起,跃居官学地位,致使在整个江户幕府的260年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到了18世纪起朱子学内部出现了古学派、阳明派和其它异学,如国学、西学等许多学派蓬勃发展。对朱子学产生怀疑甚至批判,而后出现了主张复古国粹的国学派秘主张西学的兰学派。幕府提出“宽正异学之禁”政策,使儒学与异学并举,推动社会迅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俄罗斯中国社会科学院龚荣进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首先需要说明两个地理概念。所谓"东北亚"一般是指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这里涉及正处于酝酿或形成中的两个经济区──日本海经济区和黄渤海经济区。从地理角度来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茂荣  石兵兵  
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远东和西伯利亚占全俄土地面积的3/5,地处东北亚。东北亚是21世纪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同时又是能源相对短缺的地区;东北亚国家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因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东北亚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绍章  
随着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油气需求的增加,油气资源成为21世纪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武器。油气资源这一有形之物,将带动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无形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柄珉  
洪大容和"古杭三才"的儒家"益者三友"思想,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组织基础;以追求真正学问之道为文化取向;他们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为东北亚文化的发展和东北亚精神家园建设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洪大容作为朝鲜的实学家在北学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中,确立了"学问的多元化",追求着自主意识,他为东北亚文化在朝鲜的个性发展所作的贡献恰恰丰富了东北亚文化的精神家园,并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东北亚各国各民族的自觉、自立、自信、自强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启生  赵丽丽  戴桂林  
天然气国际贸易以长期合约为主,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运输成本较高。俄罗斯Yamal LNG(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开建,为东北亚地区天然气进口增加了新的供给渠道。我国已同该项目签约,每年进口300万吨液化天然气,期限为20年。本文采用油气进口价格模型,利用运输费用经验数据,分别模拟计算了普通LN G船全年通行苏伊士运河航线和Arc7自破冰LNG船综合利用苏伊士运河航线和北冰洋东北航线方案下的运输发生成本。研究表明:东北航线的利用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本研究可为我国天然气运输企业运输价格制定、破冰船投资等提供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铭娜  武振玉  
东亚文化圈立根于魏晋,形成于隋唐,衰落于近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呈现出复兴之势。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汉字、儒学、律令和汉传佛教四个要素。汉字作为其他三个要素的传播承载工具,在文化圈形成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在文化圈中的地位变迁见证了文化圈从形成发展、衰退削弱到复兴重建的过程。东亚文化圈的复兴重建,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当今中国与日韩等国的合作种植了文化根基,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构建了文化平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丽平  
关于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演变问题 ,现在中国学者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 ,即 10 0 0多年的历史 ,5次的社会—文化转型。这 5次“转型”是一种钟摆式的、在东西两大文化磁场中有规律地“摆动”。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未必如此 ,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未必是向西方的文化“摆动” ,因为拜占庭文化的实质并不是西方文化 ;蒙古—鞑靼文化的楔入 ,虽然大大加强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血液” ,但鞑靼文化实质上也代表不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的前两次“转型” ,实质上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奠定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类型基础。但这只是俄罗斯一种特有的“东方型”文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傅朗云  
经多方考证,东北亚土著民族的文明渊源,都离不开渔猎经济。形成炎黄文化的核心不是农业文化,而是渔猎文化。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论述了东北亚文明与炎黄文化的源流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