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5)
2023(9044)
2022(7455)
2021(6740)
2020(5360)
2019(12266)
2018(11595)
2017(22500)
2016(11744)
2015(13199)
2014(13254)
2013(13184)
2012(12674)
2011(11658)
2010(12224)
2009(11605)
2008(10864)
2007(9841)
2006(9333)
2005(9161)
作者
(34068)
(27983)
(27880)
(26418)
(17878)
(13352)
(12851)
(11025)
(10690)
(10197)
(9629)
(9522)
(9135)
(8996)
(8935)
(8797)
(8174)
(8162)
(8122)
(7755)
(7313)
(6829)
(6699)
(6506)
(6504)
(6324)
(6316)
(6307)
(5737)
(5583)
学科
(53912)
经济(53860)
(33703)
银行(33558)
(32053)
(30647)
金融(30646)
(29800)
管理(26717)
中国(25468)
(22518)
企业(22518)
地方(20810)
(19352)
(14691)
方法(14386)
业经(13605)
(12248)
业务(12065)
数学(12016)
数学方法(11931)
(11925)
制度(11923)
中国金融(11797)
(11455)
贸易(11438)
(11066)
农业(10647)
地方经济(10516)
银行制(10404)
机构
学院(163167)
大学(160963)
(73709)
经济(72006)
研究(63547)
中国(61630)
管理(56231)
理学(45253)
理学院(44685)
管理学(44143)
管理学院(43832)
(36465)
(35611)
科学(34370)
(32337)
(32151)
中心(31639)
银行(30907)
(28870)
研究所(28746)
(27726)
财经(27366)
(26900)
(24743)
(24131)
北京(23799)
金融(23719)
经济学(23600)
(23300)
(22517)
基金
项目(96016)
研究(74850)
科学(74784)
基金(67173)
(57040)
国家(56487)
科学基金(47645)
社会(47396)
社会科(45208)
社会科学(45199)
(38358)
基金项目(34444)
教育(33125)
(31793)
编号(30778)
资助(28012)
(27811)
自然(27309)
自然科(26659)
自然科学(26656)
成果(26292)
自然科学基金(26153)
发展(23121)
课题(22752)
(22714)
重点(22089)
(20776)
(20545)
(20065)
国家社会(19496)
期刊
(90972)
经济(90972)
研究(61622)
(49406)
金融(49406)
中国(41560)
(27475)
(26446)
管理(22691)
学报(20689)
科学(20254)
教育(19985)
农业(16857)
大学(16293)
学学(15194)
业经(14779)
经济研究(14559)
技术(13880)
财经(13877)
国际(13364)
(11848)
问题(11647)
(11251)
世界(9907)
理论(9428)
(9329)
论坛(9329)
(8933)
实践(8500)
(8500)
共检索到29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浩  
东北亚开发银行(NEADB)与大连国际金融中心●刘志浩大连选择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是由大连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全国体制改革整体格局中的位置,以至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大连所采取的每项举措和所取得的每项成就,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瑛  华蓉晖  
在金融危机后的动荡时期,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大国,我们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开行的作用和功能有利于推进金融中心战略的实施。由于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覆盖国开行的业务范围,因此,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利益取向不利于开发性业务的开展。若既保留开发性业务,又推进商业化转型,则双重目标的价值取向会降低经营效率。为了保障国开行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投融资中发挥特殊作用,可限制其业务领域并加强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秀荣  王爱华  陈丽娟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大量财富,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运用非银行金融中介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信息生产、产品创造、资产定价和风险分散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拟借用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分析,把非银行金融中介纳入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生态圈来研究,分析非银行金融中介在金融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揭示其服务内容,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向全世界展示金融改革开放"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大型银行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形势,必须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加快自身转型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辉  王珺  钟红云  
文章通过构建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对大连建立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大连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区域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大连与成熟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实证结果表明,大连正处于非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之间,并显现出较大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同时,大连应借鉴成熟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加强金融行业发展,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内和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再萍  曹迪  徐永林  
金砖银行作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经济金融方面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通过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砖银行、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与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运用SWOT模型探索金砖银行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和挑战,并提出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优发展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建华  
上海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按照当代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尤其是在金融、贸易方面,要加快形成国内进而成为国际的中心.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为特色、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宗项   夏德仁  
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香港的战略目标后,人们对北方香港的基本内涵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必须达成共识:大连应当成为东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这一点实现不了,建成北方香港只能是一句空谈。我们要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要在城市功能上接近或类似于香港,就必须把发展金融业摆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把大连建设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从经济运行机制看,香港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各类资源的配置完全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进行.而货币资金又是资源运动的载体,只有当货币资金的运动完全受市场力量支配时,各类资源的市场配置才能实现。所以,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体现在高度市场化和自由化的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扬  
本文提出了中国需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观点,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流研究方法,分析了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从当前我国构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角度,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凤鸣  
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由来已久 ,进入 2 1世纪 ,这一角逐似乎更加激烈。日本“金融大震”不断 ,新加坡和香港相互制造越位 ,上海也在跃跃欲试 ,用 2 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中国内陆的国际金融中心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竞争激发活力 ,但并不排斥合作 ,相互“取代”之说是没有根据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德海  王维国  
在剖析"国际航运中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建立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结合大连港不同战略定位(腹地港和集装箱枢纽港)情景,对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两种发展态势:腹地港功能定位和基础建设推动;集装箱枢纽港定位和提升港航服务水平,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态势,提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对策:大连港应该定位在成为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港,发展重点是完善港航服务体系、利用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周边港口整合等软环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