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8)
- 2023(7385)
- 2022(6287)
- 2021(6101)
- 2020(5082)
- 2019(11600)
- 2018(11351)
- 2017(21308)
- 2016(11500)
- 2015(13454)
- 2014(12969)
- 2013(12970)
- 2012(12721)
- 2011(11888)
- 2010(11726)
- 2009(11205)
- 2008(11274)
- 2007(10209)
- 2006(9290)
- 2005(8681)
- 学科
- 济(51892)
- 经济(51832)
- 管理(31784)
- 业(26936)
- 方法(22184)
- 企(21538)
- 企业(21538)
- 数学(19242)
- 数学方法(18997)
- 中国(16969)
- 贸(13143)
- 贸易(13135)
- 学(13032)
- 易(12913)
- 农(12346)
- 环境(12283)
- 财(11164)
- 制(10194)
- 业经(9125)
- 划(8917)
- 融(8686)
- 金融(8685)
- 银(8649)
- 银行(8618)
- 行(8386)
- 关系(8245)
- 和(8027)
- 地方(7828)
- 农业(7666)
- 发(7499)
- 机构
- 大学(179368)
- 学院(172976)
- 济(79149)
- 经济(77818)
- 研究(73661)
- 管理(59109)
- 中国(56742)
- 理学(49979)
- 理学院(49329)
- 管理学(48411)
- 管理学院(48132)
- 科学(44545)
- 京(40980)
- 所(39523)
- 研究所(36027)
- 财(34075)
- 农(33602)
- 中心(31647)
- 财经(27033)
- 北京(26998)
- 农业(26981)
- 院(26446)
- 业大(26048)
- 经济学(26009)
- 江(25305)
- 经(24900)
- 经济学院(23304)
- 范(23105)
- 科学院(23001)
- 师范(22778)
- 基金
- 项目(112596)
- 科学(88058)
- 基金(84586)
- 研究(77505)
- 家(77192)
- 国家(76661)
- 科学基金(62952)
- 社会(51043)
- 社会科(48389)
- 社会科学(48373)
- 基金项目(42970)
- 自然(40933)
- 自然科(39994)
- 自然科学(39976)
- 自然科学基金(39304)
- 省(39035)
- 资助(36641)
- 划(35510)
- 教育(34705)
- 编号(27862)
- 部(26611)
- 重点(26509)
- 发(24512)
- 中国(24337)
- 成果(24292)
- 国家社会(22911)
- 创(22339)
- 教育部(22247)
- 科研(22009)
- 创新(21209)
共检索到278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喜军
东北亚地区是二战后大国关系盘根错结,民族、边界、领土、意识形态冲突频起的地方。在东西方冷战时代,朝鲜半岛成为观察亚太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晴雨表。在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今天,东北亚局势的发展又成为判断亚太新格局如何形成的主要依据。冷战的结束给世界局势带来了全面的缓和。东南亚地区出现了战后前所未有的缓和局面。然而,东北亚地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俄美在该地区也部分裁减了军备,俄韩、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洁
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马英九政府对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台海局势由紧张对峙到逐步缓和。台海局势缓和不仅缓解了台湾岛内及国际反华分裂势力蓄意利用"台湾牌"造成的东北亚地区紧张形势;而且为海峡两岸与东北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实践证明:由于台湾地缘具有的重要性,台海局势缓和是直接关系到海峡两岸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辛正承
在东北亚复杂的局势下,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成功地进行了对华国事访问,得到中方的高度重视。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关系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两国构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如此,近几年来,因缺乏相互信任和战略沟通,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效果遭到了质疑。在2013年6月27日,朴槿惠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首脑会议中,双方针对两国交流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本次会谈应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中国认为今后10年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机会。韩国作为中等国家(Middle Power),也将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致力于韩半岛(朝鲜半岛——编者注,下同。)的和平与繁荣,积极促进基于信任的对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和中国在安全及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相互合作将持续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9·11”事件后 ,相关大国围绕朝鲜半岛局势及区域安全等问题加快了相互关系调整的步伐 ,而美国的东亚政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安全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因素。在国际政治及亚太安全形势不断变化的新时期 ,日本和朝鲜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动向尤其引人注目。作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国家 ,中国应如何面对新的国际环境的变化 ,调整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 ,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安全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2016年伊始,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美韩联合军演规模扩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出现"痉挛性紧张",东北亚安全蒙上一层阴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270号决议能否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难以预料,而美国欲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则遭到中俄坚决反对,东北亚安全与地缘政治格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与变数。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美朝双方都坚信只有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的军事威慑力量才能获取本国的安全。然而,这种相同思维逻辑事实上已导致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努力屡受挫折,一旦发生战争将是整个朝鲜民族的一场浩劫。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有关各国应该树立可持续安全观,寻求新的努力方向。在东北亚构筑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安全共同体,或许才是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未来出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在 2 0 0 2年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下 ,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表现出了总体缓和、间有动荡和起伏不定的特征。大国关系、半岛局势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我国同以往一样 ,既有挑战 ,也有机遇 ,能否抓住机遇 ,取决于我们能否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2002年 东北亚政局 述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旭涛 唐彦林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宗勋
从远古走来的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凸显以"和"为本的"天人合一"理念。其特点是:在天下一家观念下,践行朝贡体系、"和亲"政策,以中国中原为中心,周边围绕中心转,在以"丝绸之路"为路径,呈现"万邦来朝"的命运共同体的盛况。东北亚命运共同体"返本开新","本"为"和","开新"为"与时偕行",继往"丝绸之路"开拓"一带一路",在结伴不结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开放道路上,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局面,实现中国梦与世界之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海滨
东北亚地区大气跨界污染,随着中国雾霾的广受关注,而逐渐成为该地区环境合作的核心议题。东北亚是中国核心的外交战略区,它的稳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由政治安全的担心产生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强化。大气(雾霾)污染事件的出现,为各国释放政治紧张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而东北亚大气环境合作,能否真正促进区域大气环境的改善,并起到政治关系减震器的作用,还在于中国如何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鉴于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外交领域提出了"积极进取、更有作为"的"新常态"观,环保工作也进入了理念、道路创新的新常态阶段,对外环境合作的思路也需要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而及时调整。结合自身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和决心,建议中国在如下方面强化东北亚环境合作:强化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TEMM)、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项目(NEASPEC)等核心机制的作用,加强中日韩等主导国间的合作关系,倡导合作机制的集体领导理念,推动专家互动以补充官方交流不足,谨慎看待多元治理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产业合作。
关键词:
新常态 东北亚 大气污染 环境合作 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张玉国 巴殿君 沈和 张慧智 王箫轲 徐博 高科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日趋动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日本的"右倾化"日益明显,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蒙古发展"第三邻国"的关系,俄罗斯积极推进北极开发战略。上述新变化也给我国的东北亚问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为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4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研究新视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本刊针对美日韩同盟、安倍政治与国家战略转型、朝核问题、中日韩合作、中俄北极战略、蒙古与北约的关系等一些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与思考整理成文,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变化,并对我国未来周边外交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经纬 周玲珍 罗岩
东北亚研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对东北亚几国问题的研究,而是要研究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关系.但迄今为止,我国的东北亚研究中心和有关研究机构,都无非是几个外字号研究所和研究室的联合体,而没有把中国东北地区纳入研究范围,这显然大有问题.实际上,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中的经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东北地区同俄国就有交往,在黑龙江地区:1714——1727年,俄国不断地派商队前来齐齐哈尔从事贸易活动;两国边界贸易也有所开展,即所谓“互市”,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商品交换;双方邻近居民之间,发生了互通有无的产品交换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玉平 关凤峻
从矿产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资源供应状况和矿产资源形势等5个方面定量地系统分析了东北亚中国地区矿产资源的态势状况。该区130多种矿产态势分为充分满足、满足、不能满足和短缺四大类
关键词:
东北亚中国地区 矿产资源 态势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嵩龄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 东北亚国家 环境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鲁慧
从地缘政治角度研究国家安全环境问题是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民族国家永恒的主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是否有利,首先取决于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地缘安全环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家安全利益紧密相关,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崛起是不可遏止的必然过程,同时也是极为艰难复杂的过程,大国崛起必然也面临着“崛起困境”。哪些地缘政治关系和安全环境构成了“崛起的困境”,就成为东北亚安全环境中中国崛起的战略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