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6)
2023(8121)
2022(7140)
2021(6280)
2020(5520)
2019(12979)
2018(12731)
2017(25158)
2016(13623)
2015(15574)
2014(16006)
2013(16233)
2012(15607)
2011(14592)
2010(14940)
2009(14055)
2008(13780)
2007(12717)
2006(11297)
2005(10287)
作者
(42130)
(35882)
(35790)
(34231)
(22686)
(17154)
(16364)
(13996)
(13293)
(12700)
(12363)
(11844)
(11524)
(11352)
(11293)
(11160)
(10835)
(10715)
(10323)
(10319)
(9081)
(8931)
(8693)
(8235)
(8143)
(8085)
(7810)
(7777)
(7271)
(7092)
学科
(85359)
经济(85300)
管理(35007)
(33922)
方法(30793)
数学(27701)
数学方法(27509)
(24590)
企业(24590)
地方(21726)
(19409)
中国(17919)
(15742)
地方经济(14422)
业经(14149)
(13733)
农业(13710)
(11862)
贸易(11856)
(11753)
(11341)
环境(10268)
(10195)
(10144)
金融(10141)
(9382)
(9207)
银行(9183)
(8812)
经济学(8446)
机构
大学(212495)
学院(211865)
(100966)
经济(99051)
研究(78843)
管理(77166)
理学(65852)
理学院(65039)
管理学(63962)
管理学院(63565)
中国(57787)
科学(47023)
(44520)
(41755)
(41595)
(38482)
研究所(37712)
中心(35139)
财经(33489)
经济学(32688)
(32508)
业大(31443)
农业(30193)
(30116)
经济学院(29305)
北京(28306)
(27823)
师范(27573)
(27271)
(25557)
基金
项目(134318)
科学(104566)
研究(97533)
基金(96823)
(84399)
国家(83723)
科学基金(70096)
社会(62901)
社会科(59567)
社会科学(59549)
(52015)
基金项目(51328)
教育(44217)
(43844)
自然(43554)
自然科(42472)
自然科学(42456)
自然科学基金(41688)
资助(40176)
编号(39258)
成果(32583)
(31302)
重点(30695)
(30318)
课题(27328)
(27000)
国家社会(26347)
教育部(25809)
科研(25611)
发展(25561)
期刊
(118680)
经济(118680)
研究(65432)
中国(39311)
(35659)
学报(33058)
(32165)
科学(30488)
管理(27033)
大学(24559)
农业(23692)
学学(23410)
经济研究(19538)
(19113)
金融(19113)
技术(18905)
教育(17710)
财经(17590)
业经(16941)
问题(15791)
(15334)
技术经济(12937)
(12471)
(12365)
世界(11654)
统计(11631)
国际(11126)
经济问题(10321)
商业(10258)
(10001)
共检索到32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春红  刘昌明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一直以来都进展缓慢,似乎动力不足、机制匮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既需要综合分析,也要做具体分析;应当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具体分析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在各领域中的差异。从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东北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十分显著的,并且也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有能力供给地区公共产品的国家,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但是尚未能够合作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制度安排。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除国家和政府、以及宏观层面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以外,微观层面的跨国公司、地方政府等,还需进一步拓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微观层面的内生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涛  于国政  
本文运用国际经贸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探讨其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龙山  
综观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双边合作稳步发展,多边合作相对滞后。一、双边贸易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一)东北亚各国对华贸易额稳步增长。近两年,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增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东北亚各国的对华贸易额却在稳步上升。1996年,中日贸易额突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一、韩国的新举措与中韩经济贸易韩国经济的增长率曾跃居“四小龙”榜首。但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韩国外贸增长率仅为3.3%,大大低于香港(21%)、台湾(10.4%)和新加坡(6.4%)。这引起韩国经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韩国外贸协会认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率减低,主要是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放慢。金泳三总统上台后就韩国的新经济政策问题发表讲话时,强调韩国经济在“稳定中求发展”。韩国政府将对企业包括金融活动放宽限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古中和,刘正堃  
8 0年代初 ,随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趋于活跃。东北如何适应这一机遇 ,迎接挑战 ,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从东北地区目前的情况看 ,其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硬”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科技力量的发挥、社会基础设施、资金筹措的状况等还很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很多 ,因此 ,找出症结所在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塚本知行  余昺雕  
一、会议简况 1992年8月5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珲春市政府在珲春市召开了“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日方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吉林大学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交流,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构”的前理事藏褂直忠先生应邀在吉林大学作过有关战后日本经济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认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其特点,探讨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法,这是本文的中心。 一、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21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有许多有利的因素。 (一)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趋于稳定 目前,在东北亚虽然还存在俄、日间的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宗喆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关系的加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新动向。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适应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潮流的积极选择,这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  
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RiverAreaDevelopment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罗肇鸿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