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6178)
- 2022(5210)
- 2021(4643)
- 2020(3510)
- 2019(8159)
- 2018(7908)
- 2017(14765)
- 2016(8025)
- 2015(8815)
- 2014(8873)
- 2013(8939)
- 2012(8753)
- 2011(8258)
- 2010(8512)
- 2009(7733)
- 2008(7668)
- 2007(6984)
- 2006(6572)
- 2005(6306)
- 学科
- 济(43179)
- 经济(43133)
- 地方(19123)
- 业(18836)
- 管理(17456)
- 中国(17241)
- 农(13753)
- 企(11526)
- 企业(11526)
- 地方经济(11157)
- 业经(10352)
- 农业(10098)
- 发(9289)
- 方法(9124)
- 融(8353)
- 金融(8352)
- 数学(7675)
- 银(7622)
- 银行(7612)
- 数学方法(7600)
- 行(7549)
- 学(7534)
- 环境(7195)
- 贸(7141)
- 贸易(7130)
- 发展(6924)
- 展(6903)
- 易(6755)
- 制(6733)
- 技术(6002)
- 机构
- 学院(117996)
- 大学(115795)
- 济(51206)
- 研究(50875)
- 经济(50089)
- 管理(39437)
- 中国(37920)
- 理学(32292)
- 理学院(31759)
- 管理学(31227)
- 管理学院(30994)
- 科学(30291)
- 所(27360)
- 京(26845)
- 研究所(24472)
- 财(22229)
- 农(22180)
- 中心(22042)
- 江(19495)
- 范(19166)
- 师范(18992)
- 院(18026)
- 北京(17988)
- 农业(17011)
- 财经(16605)
- 州(16449)
- 省(16362)
- 业大(16310)
- 科学院(15938)
- 经济学(15621)
- 基金
- 项目(72951)
- 科学(56769)
- 研究(55693)
- 基金(50001)
- 家(43818)
- 国家(43391)
- 科学基金(35779)
- 社会(35208)
- 社会科(33264)
- 社会科学(33261)
- 省(29602)
- 基金项目(26131)
- 划(24968)
- 教育(24296)
- 发(23431)
- 编号(22985)
- 自然(20753)
- 自然科(20213)
- 自然科学(20210)
- 资助(19854)
- 自然科学基金(19820)
- 成果(19414)
- 发展(19224)
- 展(18864)
- 课题(17333)
- 重点(17037)
- 部(15251)
- 创(14956)
- 国家社会(14401)
- 年(14093)
共检索到203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李国夫
]随着冷战结构的崩溃和东北亚各国(地区)经济互补性的增强,该地区的人口转换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东北亚地区的人口转换过程中,人口转换的速度由于国家的多样性而明显不同,其中,邻国的直接或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近年来地区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已经迎来了人口、产业转换相互作用的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人口转换和产业转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北亚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转换,将极大地促进和加快地区间资本循环——技术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移动的过程,这将对21世纪该地区的变革及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人口转换,开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式毅
1991年10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向世界宣布:用10~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中、俄、朝三国毗连的10万平方公里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兴建一个特别的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世界第二个鹿特丹或第二个香港。该区将使东北亚地区的3亿人口从中受益。从此,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震动了全世界,成为当今联合国出面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国联合区域开发的范例。珲春处于该地区开发的极核位置,区位十分重要,本文试对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条件和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未来时期里将如何参与对该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赵永利 王圳 李隽业
东北亚图们江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时至今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及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加快,使得图们江地区的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是图们江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关于加快东北亚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图们江地区 区域经济合作 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磐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互补关系,强化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城市网络结点的枢纽功能,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东北亚各国政府要为本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苦练内功”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从而达到东北亚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洪英芳
战后东北亚国家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很不平衡 ,并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口产业结构。其中日本起步最早、转换最快 ,并已形成典型的现代型结构 ;韩国起点虽低 ,但速度很快 ,结构转换最为成功 ,并形成了准现代型结构 ;中国起步虽晚 ,但后期转换加快 ,结构变化最为深刻 ,并已形成典型的发展型结构 ;俄罗斯的结构转换则是“以工为主”,迄今仍是准现代型的人口产业结构 ;朝鲜与蒙古起点虽低 ,但起步较早 ,也形成了“非农业化”的发展型人口产业结构。战后东北亚各国人口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都生动地表现出各自的历史特点与强点 ,并反映着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人口产业结构转换 东北亚国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丁四保
东北亚目前的产业布局与其自然条件、经济资源的分布格局相对照是矛盾的,文章概括了产业布局中南北的梯度差异和结构松散这两个突出特征,指出图们江地区在这个格局中的地位和可能产生的作用,即,如果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的形势发展顺利,图们江地区的合作性开发会对“北部”资源开发、“南部”工业转移、各国开发其落后的“边缘地区”均有深刻影响,而且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布局的结构趋向更加合理。文章分析了结构性演变的趋势,认为图们江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将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和产业布局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塚本知行 余昺雕
一、会议简况 1992年8月5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珲春市政府在珲春市召开了“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日方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吉林大学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交流,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构”的前理事藏褂直忠先生应邀在吉林大学作过有关战后日本经济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劲鸿,李春龙
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机要介绍东北亚各国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列出许多珍贵的调研数据;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北亚地区对外地质勘查和经济开发的成就和不足;评估金、铜、铝、铁、煤等几种主要矿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第二部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予东北亚矿产合作开发勾画了战略设想:基于中国是矿产资源总量大国和人口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和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情况,在与东北亚各国合作中,我国一定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坚持“有进有出”、“扬长避短”的方针,充分发挥我方的优势。建设东北亚应朝着组织联合矿产勘查、科研和开发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宝明 于国政
我国吉林省东南部珲春市敬信乡的防川村,地处图们江三角洲中枢部位,与俄罗斯的哈桑镇、朝鲜的豆满江里山水相依,是“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的金三角地带。这里地势开阔、江宽水深,是建设港口的理想场所。在振兴东北亚经济呼声日高的今天,建设防川港,使之成为维系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中枢和纽带,是确立我国立足于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瑞云
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然而 ,美日两国却决定搞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共同开发研究直至最后部署 ,对世界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威胁。主要表现为 :( 1 )破坏了东北亚地区国际战略平衡 ,造成了该地区政治形势动荡不安 ;( 2 )引发新的军备竞赛 ;( 3)增大了日本走军事大国之路的危险性 ;( 4 )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 5)如把中国台湾省也拉入其中 ,将激化中国台湾省与大陆间的矛盾 ,使台海局势复杂化。
关键词:
TMD 东北亚地区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雪
1 950年以来 ,东北亚各地区人口死亡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因而死亡率下降的类型有所不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加剧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率在 2 0 50年以前将同时出现上升的趋势 ,各地区的具体特点又有所不同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原因的变化过程与各地区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死因构成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死亡率 预测 死亡原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豪
在21世纪,人口作为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东北亚区域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将有利于这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人口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 潇
石油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日益扩大。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是我国未来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我国巨大的天然气市场潜力,是开展东北亚天然气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90年代后,俄罗斯在开发远东天然气资源方面已开始寻求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合作。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我国应在加快能源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天然气市场、发挥地理优势、控制投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东北亚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东北亚 天然气资源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守正
近几年来,世界政治经济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新趋势迫使东北亚的国家和地区有必要研究、探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并提出一些宝贵的值得重视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