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2)
2023(10836)
2022(8812)
2021(8136)
2020(7072)
2019(16549)
2018(16670)
2017(32483)
2016(17922)
2015(20781)
2014(21224)
2013(20524)
2012(18653)
2011(16682)
2010(17269)
2009(16108)
2008(16134)
2007(14859)
2006(12881)
2005(11767)
作者
(52596)
(44116)
(43987)
(42072)
(27967)
(21076)
(20234)
(17244)
(16596)
(15732)
(14991)
(14861)
(14065)
(14048)
(13758)
(13716)
(13538)
(13129)
(12812)
(12539)
(11005)
(10965)
(10936)
(10067)
(9933)
(9903)
(9879)
(9721)
(8897)
(8820)
学科
(78710)
经济(78631)
(48526)
管理(46847)
(38510)
企业(38510)
方法(37247)
数学(33240)
数学方法(32637)
(22863)
中国(21429)
(16943)
业经(16816)
(15630)
农业(14929)
地方(14888)
(14293)
贸易(14287)
(13862)
(13662)
理论(12859)
(11382)
(11360)
金融(11357)
银行(11353)
(11297)
(10781)
技术(10309)
(10058)
财务(10004)
机构
大学(260670)
学院(259775)
(106152)
经济(103904)
管理(98138)
研究(88304)
理学(84376)
理学院(83431)
管理学(81557)
管理学院(81104)
中国(65573)
(55489)
科学(54952)
(47021)
(45950)
(45708)
研究所(41672)
中心(40588)
业大(39729)
(39579)
财经(37556)
农业(36275)
(35205)
北京(35137)
师范(34855)
(34028)
经济学(32746)
(31365)
(31308)
经济学院(29627)
基金
项目(170476)
科学(133041)
研究(123593)
基金(122147)
(107338)
国家(106149)
科学基金(89902)
社会(76935)
社会科(72848)
社会科学(72823)
(67318)
基金项目(63848)
教育(58580)
自然(58118)
自然科(56796)
自然科学(56782)
(56721)
自然科学基金(55739)
编号(51561)
资助(51232)
成果(42292)
重点(38875)
(37734)
(36788)
课题(35759)
(34891)
科研(32872)
创新(32623)
教育部(32208)
大学(31912)
期刊
(116712)
经济(116712)
研究(74224)
中国(50726)
(42516)
学报(41719)
科学(38124)
(36822)
管理(35581)
大学(31506)
教育(31087)
学学(29463)
农业(28926)
技术(25111)
(21700)
金融(21700)
业经(19396)
经济研究(18987)
财经(18402)
(16739)
问题(15879)
(15811)
统计(14611)
技术经济(13661)
图书(13254)
(13253)
(13213)
(12645)
世界(12478)
商业(12346)
共检索到38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丽平  
韩国的现代化道路 ,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和前苏联东欧不同的模式 ,被西方学者称为“第 3种工业文明”。韩国现代化模式的最重要特点 ,是重视现代化中的人的精神因素 ,即文化因素 ,因此韩国道路可以称之为“文化强国”的典型。特别重视教育 (基础教育 ) ,重视现代化中“核心精神”价值 ,重视人的智慧和科技含量 ,即重人甚于重物 ,这一特点应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为各国借鉴和学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汉信  乔均  
本文认为,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是由韩国首先提出的,其模式经历了从竞争模式到合作与竞争模式的转变。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能够实现区域内资源在空间上的互补,节省成本,避免物流设施的供过于求。在此过程中,政府、行业物流协会和企业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文生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关于这一问题各国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近,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提出,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韩国学者孙炳海教授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勲  金承男  
一、国际经济秩序变化与东北亚经济区域化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欧洲和美洲的表现是欧洲东西大联合体(EEA)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此相对应,在亚洲,马来西亚总理1991年3月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协议会,其范围是东盟6国,南北朝鲜,日本、中国、印度支那3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岩  王蕴  
东北亚能源合作可以形成多赢局面。韩国的能源政策为中韩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韩可在俄罗斯能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两国的合作有可能扭转日本的竞争政策,推动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安全政治中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困境问题。韩国认为,周边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是韩国生存与繁荣的保障。从现实情况看,韩国的力量难以同周边大国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抗衡,归根结底,只有在大国间的力量取得平衡并相互制约的前提下,韩国的活动范围才能得以扩大。所以,推动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维持当前的地区力量均衡,防止因为周边大国实力的强弱变化导致的地区秩序瓦解,对于韩国意义重大。冷战后,韩国所提出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战略构想无疑将对维持该地区长期和平发挥关键性作用,韩国也能从中获得可观的和平红利。但由于其内在缺陷,这一构想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韩国长期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日焕  田炳坤  
为了应对东北亚区域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韩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韩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东北亚经济中心的构想。这是一个以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资源流动与经济发展为目的,由韩国发挥中心作用的远大战略,其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东北亚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企业中心等内容。文章提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大的资本和较长的时间,需要对韩国政治、行政、经济、媒体、教育等领域进行改革;必须得到东北亚区域内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的协助,构建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立华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战略资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争夺石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亚洲重要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日韩三国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一场争夺能源和战略影响力的“博弈”。由于世界只有一个石油市场,无论是生产国还是消费国都无法单独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又由于消费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卢武铉提出的东北亚平衡者外交战略,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独特作用,更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有了新变化的可能。在国际事务中,韩国自主外交的"独立意识"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地区安全的战略平衡。同时,在朝核问题、区域合作等问题上,韩国作用的发挥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韩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这对呼应韩国自主防卫诉求、培植中韩互信、牵制美日、防止东北亚"新冷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晗斌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北极航道通航,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东北亚区域围绕北极事务展开合作不仅能使各国共同受益,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已明确提出或正在酝酿北极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北极事务合作。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即存在一定基础又面临多种挑战,应将北极事务合作纳入东北亚区域合作议程之内,加快推动北极事务合作机制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推动合作取得进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单春艳  宋芳  
当前,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日趋加强,为东北亚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提供良好契机,东北亚各国充分调动区域内各种市场和资源,不断寻找合作机会,扩大交流合作领域。深入探讨日、韩、俄等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发掘区域内共存的教育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互动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嵩龄  
中国—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环境合作包括众多方面,既有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目前,这些多方面的环境合作已显现出很多绩效,如逐步启发与强化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共同体”,以具体的积极的行动计划解决国际间的跨国环境矛盾和纠纷,促进东北亚各国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等。但在东北亚国家的环境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展望未来,东北亚国家间的环境合作将成为全球环境中具有高度积极意义的组成部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间的贸易潜力起着基础性影响,为探索两者对贸易额的影响情况,将两者以解释变量的形式引入引力模型,以实现将传统贸易理论与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新思路,分析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和估算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贸易互补性、直接投资、是否与日签订FTA、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因素,均对日本与伙伴国(地区)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而距离和贸易竞争性因素则起着阻碍作用;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仍存在着"开拓型"甚至"巨大型"的贸易潜力,且直接投资的增加和FTA的建成能够带来巨大的贸易增长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