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1)
- 2023(5339)
- 2022(4540)
- 2021(3961)
- 2020(3273)
- 2019(7267)
- 2018(7076)
- 2017(13367)
- 2016(6949)
- 2015(7781)
- 2014(7841)
- 2013(7373)
- 2012(6827)
- 2011(6315)
- 2010(6275)
- 2009(5694)
- 2008(5654)
- 2007(5117)
- 2006(4565)
- 2005(4133)
- 学科
- 济(33559)
- 经济(33544)
- 管理(20131)
- 贸(16837)
- 贸易(16830)
- 易(16290)
- 业(13479)
- 地方(13375)
- 方法(12160)
- 环境(11312)
- 企(11017)
- 企业(11017)
- 数学(10059)
- 数学方法(9979)
- 地方经济(8358)
- 中国(7432)
- 关系(7266)
- 农(6878)
- 划(6501)
- 学(6352)
- 出(6069)
- 业经(5905)
- 口(5230)
- 出口(5229)
- 出口贸易(5229)
- 和(5202)
- 规划(5080)
- 财(5034)
- 环境规划(4925)
- 资源(4778)
- 机构
- 学院(100580)
- 大学(97938)
- 济(44710)
- 经济(43922)
- 管理(36058)
- 研究(35456)
- 理学(31250)
- 理学院(30884)
- 管理学(30391)
- 管理学院(30237)
- 中国(25327)
- 科学(21458)
- 京(19688)
- 所(17622)
- 财(17358)
- 研究所(16145)
- 中心(15711)
- 江(14778)
- 范(14362)
- 师范(14267)
- 财经(14157)
- 经济学(13898)
- 院(13690)
- 农(13595)
- 业大(13187)
- 经济学院(12736)
- 经(12722)
- 州(12225)
- 贸(12082)
- 北京(11961)
- 基金
- 项目(70942)
- 科学(56227)
- 研究(53657)
- 基金(50557)
- 家(43832)
- 国家(43539)
- 科学基金(37134)
- 社会(35170)
- 社会科(33537)
- 社会科学(33527)
- 省(29056)
- 基金项目(26940)
- 划(23944)
- 教育(23849)
- 自然(22201)
- 编号(22165)
- 自然科(21606)
- 自然科学(21601)
- 自然科学基金(21145)
- 资助(19610)
- 成果(17327)
- 发(17266)
- 重点(16600)
- 课题(15528)
- 部(15183)
- 创(15072)
- 国家社会(14908)
- 发展(14279)
- 创新(14232)
- 展(14064)
共检索到14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跃军 陈英姿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亚各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如何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环境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偏离保护环境的初衷,将环境保护作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手段,设置绿色贸易壁垒,这一点在东北亚地区主要体现在日本与我国之间。面对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我国可以从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和完善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措施入手,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关键词:
东北亚 绿色壁垒 贸易与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环境合作 东北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瑞
东北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并向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扩展。就其根源来看 ,除了政府与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失灵以及不发达等带有普遍性的因素外 ,特定的东亚模式也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以重化学工业为起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导致政府环境政策的严重滞后 ,而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又使政府的环境政策缺乏监督。另外 ,非法的污染转移也是导致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环境日益恶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环境 污染 解决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港口功能日臻完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辐射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已成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群
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围绕吉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一主题,阐述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演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协调发展是吉林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的一个必要条件,以及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晓昌 甄霖 魏云洁 李芬 杨莉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要求使森林资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东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开发程度不高的森林资源,其森林资源的开发及贸易状况将对全球木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1992年~2006年东北亚六国木材贸易和横向流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亚区域木材贸易量与国家间木材流动量呈增长趋势;②俄罗斯是木材贸易与流动量最大及增加最明显的国家;③木材产量、经济状况、政策对木材贸易的影响最大,经济合作状况对各国的资源流动影响最大;④木材出口潜力国为俄罗斯、蒙古、朝鲜:俄罗斯增加强势,蒙古受资源基础及自然条件影响,朝鲜受经济技术影响;木材进口潜力国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强势增加,日韩微弱下...
关键词:
木材 资源贸易 资源流动 东北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一、韩国的新举措与中韩经济贸易韩国经济的增长率曾跃居“四小龙”榜首。但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化。1992年韩国外贸增长率仅为3.3%,大大低于香港(21%)、台湾(10.4%)和新加坡(6.4%)。这引起韩国经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韩国外贸协会认为,韩国进出口增长率减低,主要是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放慢。金泳三总统上台后就韩国的新经济政策问题发表讲话时,强调韩国经济在“稳定中求发展”。韩国政府将对企业包括金融活动放宽限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日明 李兵 张楠
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背景出发,对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特别是对中、日、韩三国的影响。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给我国带来的一些启示,为我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晰 王璐
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研究既是重大国家战略,又是面向区域发展、面向文化传承的重大需求。本文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入手,从战略意义、主要目标、主要内容、考核指标、制度设计、预期成效等六个方面探讨体制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开放 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李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和洙 赵秀香 高春兰
韩国企业对中国(东北亚)贸易与投资战略韩国中央大学张和洙一、韩国对中国贸易和经济交流的现状分析中国过去的贸易方式是易货贸易,即在计划体制下,制定进口量,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口量,也就是所谓的互惠平等贸易。自从对外开放以后,中国的贸易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映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问题已引起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以及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该地区相关各国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得经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表明大力发展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正在增强。本文拟从东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这一地区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关问题。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东北亚首先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从纯粹地缘位置,它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来划分,则还应包括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间或也包括上海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关键词:
东北亚 能源 安全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