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8)
2023(5434)
2022(4741)
2021(4479)
2020(3563)
2019(8258)
2018(8149)
2017(15434)
2016(8507)
2015(9905)
2014(10502)
2013(10100)
2012(9484)
2011(8750)
2010(9111)
2009(8200)
2008(8475)
2007(7917)
2006(7171)
2005(6840)
作者
(24844)
(20817)
(20560)
(19742)
(13055)
(10054)
(9707)
(8132)
(7662)
(7659)
(7034)
(7029)
(6900)
(6552)
(6398)
(6375)
(6314)
(6182)
(6181)
(5992)
(5335)
(5150)
(5043)
(4844)
(4777)
(4652)
(4490)
(4482)
(4280)
(4148)
学科
(38761)
经济(38721)
管理(21749)
(17985)
(17779)
贸易(17765)
(17189)
(13897)
企业(13897)
地方(13772)
方法(11129)
(10981)
中国(10332)
数学(8628)
数学方法(8436)
(8113)
地方经济(8053)
业经(7767)
关系(7747)
(7651)
理论(7029)
(6924)
农业(6890)
(6292)
(6139)
(5985)
银行(5978)
(5974)
金融(5971)
(5698)
机构
学院(124628)
大学(120436)
(51517)
经济(50179)
研究(44456)
管理(40783)
中国(34642)
理学(33158)
理学院(32710)
管理学(32037)
管理学院(31828)
科学(26004)
(25875)
(23900)
(23356)
(22097)
中心(20487)
研究所(20432)
(18945)
(18882)
师范(18830)
(18183)
财经(17845)
北京(16884)
(16412)
(15760)
业大(15393)
经济学(15298)
技术(15196)
(14993)
基金
项目(71979)
研究(58155)
科学(55011)
基金(47886)
(40736)
国家(40356)
社会(34288)
科学基金(33160)
社会科(32335)
社会科学(32329)
(29997)
教育(27386)
编号(26595)
基金项目(24821)
(24403)
成果(22802)
资助(19874)
课题(19350)
自然(19279)
自然科(18728)
自然科学(18725)
自然科学基金(18324)
(17553)
重点(16941)
(16532)
(15576)
(15526)
项目编号(14933)
发展(14692)
(14674)
期刊
(67816)
经济(67816)
研究(41853)
中国(28515)
教育(20822)
(18569)
(18548)
管理(15533)
学报(15524)
科学(14280)
(13715)
金融(13715)
(13578)
国际(12492)
农业(12472)
技术(12315)
业经(12310)
大学(11861)
学学(10713)
问题(10369)
经济研究(10350)
财经(8157)
(7578)
论坛(7578)
图书(7397)
(7189)
职业(7153)
世界(7126)
商业(6928)
(6381)
共检索到210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映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问题已引起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以及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该地区相关各国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得经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表明大力发展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正在增强。本文拟从东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这一地区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关问题。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东北亚首先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从纯粹地缘位置,它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来划分,则还应包括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间或也包括上海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全家霖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具现实意义。但目前东北亚合作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该地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特殊性” ,因而东北亚地区难以建立国家范畴的合作体系。根据韩、中、日各国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 ,东北亚的合作格局应该依照时代要求逐步地实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刚  
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可以先行的和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应当走“区域发展、梯度重点推进”的实施战略,要以中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作为推动整个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切入点,以林业直接投资合作的启动为现实起点,以中俄林业经贸合作作为整个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突破口来带动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黄河三角洲与东北亚经贸合作”一文指出:今天,被誉为“资源之河”的黄河,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黄河三角洲,有人称为黄海渤海经济合作“三角带”,或称做“黄海渤海经济合作圈”。它是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唯一没有充分开发起来,而自然资源又最为丰富的经济带。尤其是目前,根据中央的经济发展战略意图,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新形势下,愈加显露出它的重要性。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在黄河三角洲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渤海经济区的形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叙利亚局势危在旦夕,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和平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013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致同意本着"不分输赢"原则解决近70年的岛屿争端问题。这一新的思路,是解决两国争端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带来新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海琦  李光辉  
一、东北亚的新形势(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使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新变化美国于2009年年底正式推出了"重返亚太"战略,试图谋求单方面强化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转变。在外交层面,2011年10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了"以亚洲为支点"的新的外交战略纲领。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强调,美国全球经济、安全和战略重心将全面转向亚太。2011年11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海成  
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特点和模式的探讨山东社会科学院赵海成根据地缘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以及民族、语言、文字的相互交融等因素看,东北亚区域应该指中国的东北、山东、河北、内蒙古、天津、北京,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东部地区以及蒙古等广大地区。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祁欣  杨超  
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的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自2006年以来,合作区建设持续推进,吸引各国企业入园投资,已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抱团出海、抵御国际经营风险的重要平台,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森久雄  富燕妮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多极化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圈构想也逐步由学术理论探讨,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普遍关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福林  
经济全球化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利益联系日趋紧密,但由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严重威胁。为此,现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多边行动、协调行动。中国坚定推进扩大开放,重视以周边整体为基础的全面规划与构建,把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作为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的重点,其中东北亚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努力推动东北亚区域性合作机制建设,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应以双边合作带动三边、多边经贸合作的重要突破;努力实现中日韩经贸合作的重要突破;加快推动东北亚经贸合作与"一带一路"对接;务实实施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刁秀华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许多国家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圈是由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等次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作。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还没有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因此该区域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东北亚区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然而一直未能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单纯利益驱使下的双边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政治缺信、体制差异、历史纠葛等多种特殊不易逾越的沟壑;也存在区域内缺乏有效的合作机构,协调能力并不突出的问题;加之许多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制约了东北亚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东北亚区域内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优势越来越突出。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旅游开发战略;减少障碍,使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完善软硬件设施,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开发跨国旅游项目,推广特色旅游等项措施,全力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历经坎坷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已展现雏形,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图们江地区开发也是进展缓慢,与合作的有利因素相比,不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吉林省必须从现实出发,围绕对外经贸战略进行重新思考,以推行"全面合理化"为手段,脚踏实地的推进"质量立省"战略的实施,为今后参与可能出现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