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0)
2023(6905)
2022(5735)
2021(5030)
2020(4123)
2019(8717)
2018(8404)
2017(16027)
2016(8379)
2015(9339)
2014(9277)
2013(9205)
2012(8962)
2011(8567)
2010(8814)
2009(8087)
2008(7587)
2007(6950)
2006(6374)
2005(6007)
作者
(25665)
(21919)
(21809)
(20919)
(13914)
(10386)
(9967)
(8530)
(8265)
(7723)
(7672)
(7302)
(7224)
(7107)
(6804)
(6769)
(6506)
(6368)
(6197)
(6163)
(5632)
(5369)
(5163)
(5026)
(5019)
(4819)
(4697)
(4595)
(4504)
(4351)
学科
(62575)
经济(62548)
管理(19709)
地方(19615)
方法(14924)
(14776)
地方经济(14006)
数学(13335)
数学方法(13251)
中国(12781)
(11024)
(11002)
业经(10365)
(10210)
企业(10210)
环境(8423)
农业(7816)
(7476)
(7326)
金融(7324)
(7139)
经济学(7118)
(7039)
(6559)
(6558)
贸易(6553)
关系(6361)
(6176)
产业(6173)
资源(6021)
机构
学院(130311)
大学(127953)
(64623)
经济(63348)
研究(53588)
管理(43869)
中国(38548)
理学(36919)
理学院(36381)
管理学(35811)
管理学院(35558)
科学(31248)
(28017)
(26988)
研究所(25460)
(24881)
中心(22980)
经济学(21010)
(21008)
(20339)
财经(19786)
(19299)
(18776)
师范(18648)
经济学院(18538)
(17824)
北京(17430)
科学院(17196)
业大(17124)
农业(16163)
基金
项目(83467)
科学(65574)
研究(62875)
基金(58845)
(51639)
国家(51207)
科学基金(42660)
社会(41257)
社会科(39094)
社会科学(39087)
(33431)
基金项目(30614)
教育(27930)
(27838)
编号(25219)
自然(25024)
自然科(24367)
自然科学(24361)
自然科学基金(23903)
资助(23423)
(21519)
成果(20434)
重点(19704)
课题(18612)
(18032)
发展(18009)
(17770)
国家社会(17493)
(16922)
创新(16022)
期刊
(83647)
经济(83647)
研究(43141)
中国(26071)
(19999)
学报(18306)
科学(17840)
管理(17103)
(17077)
经济研究(14144)
农业(13995)
大学(13624)
教育(13206)
学学(12994)
(12226)
金融(12226)
技术(12182)
业经(11719)
财经(10486)
问题(10279)
(9316)
世界(8241)
(8026)
国际(7940)
技术经济(7869)
资源(6976)
(6868)
统计(6861)
经济问题(6698)
商业(6299)
共检索到208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舒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占有陆地面积大约2100万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恩和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拥有多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已取得重大进展。为了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内应进一步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继续改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 ,加大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 ,对外应继续扩大同东北亚国家的贸易 ,注重增加外资额 ,并提高利用效率 ,以确保同国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茆训诚  
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是全球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全球格局和欧洲地区的巨大变化不能不影响到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有许多不同特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对亚太地区影响不同于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美苏两极格局在亚太地区没有欧洲那么明显,亚太地区没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没有明显的东西方界线,大部份地域也没有明确的美苏势力范围划分。亚太地区战后一直是多种制度和多种力量并存。过去美苏在亚太地区的争夺使得这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尚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孙尚清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从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一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二是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进程正在加快,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经过西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  赵凤彬  
当今的世界形势变幻莫测,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复杂多变,许多新的国际问题需要我们深入观察、思考。正确地观察和对待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是我们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仅就目前国际形势中若干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景问题谈一点看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有晨  钟艾妩  
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倾向日益增强。已相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又形成了以美、加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也将于1992年建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麻彦春,童欣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正一  
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梯次特征和较强的互补性,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已明显改善,各国的地缘条件优越,各国都积极采取了相应对策,以加快经贸往来和多边合作的步伐,因此,90年代应在平等互利和尊重权益、和平共处、缩小经济水平差距、求同存异和循序渐进、三分开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东北亚经济的区域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王凤玲  
进入 2 1世纪 ,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外部与内部环境、政治与经济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美俄、俄欧和中俄间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也已由各国自主开发进入了双边及多边合作为主的开发阶段。根据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具备的条件 ,现提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并利用当前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整体合作目标的实现 ,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