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3)
2023(5978)
2022(4928)
2021(4269)
2020(3507)
2019(7840)
2018(7493)
2017(14477)
2016(7470)
2015(8532)
2014(8575)
2013(8691)
2012(8545)
2011(8219)
2010(8596)
2009(7931)
2008(7377)
2007(6630)
2006(6145)
2005(5818)
作者
(22755)
(19366)
(19037)
(18336)
(12295)
(9080)
(8801)
(7474)
(7211)
(6742)
(6678)
(6370)
(6339)
(6291)
(5971)
(5937)
(5765)
(5612)
(5414)
(5188)
(5087)
(4641)
(4537)
(4510)
(4417)
(4275)
(4139)
(3913)
(3898)
(3712)
学科
(62064)
经济(62026)
地方(19076)
管理(17711)
方法(15583)
地方经济(13864)
数学(13711)
数学方法(13641)
(12943)
中国(12162)
(9909)
业经(9425)
(9171)
企业(9171)
(9014)
金融(9012)
(8911)
环境(7996)
(7794)
贸易(7789)
(7411)
(7174)
经济学(7045)
(7020)
关系(6761)
(6636)
(6521)
农业(6457)
(6313)
银行(6309)
机构
大学(119126)
学院(118913)
(65129)
经济(64020)
研究(50056)
管理(41044)
中国(37070)
理学(34440)
理学院(33972)
管理学(33577)
管理学院(33340)
科学(26869)
(25541)
(25376)
(24737)
研究所(22853)
经济学(21791)
中心(20976)
财经(20109)
经济学院(19279)
(18196)
(17919)
(17803)
(16418)
师范(16341)
(16244)
北京(16119)
科学院(15575)
财经大学(14767)
(14118)
基金
项目(73191)
科学(58373)
研究(55640)
基金(53437)
(46161)
国家(45852)
科学基金(38577)
社会(38136)
社会科(36346)
社会科学(36339)
(27659)
基金项目(27553)
教育(24298)
(23382)
自然(21769)
资助(21601)
编号(21429)
自然科(21204)
自然科学(21200)
自然科学基金(20791)
(18855)
成果(17907)
重点(17219)
国家社会(16737)
(16585)
发展(16160)
(15953)
课题(15693)
(15297)
经济(15169)
期刊
(82344)
经济(82344)
研究(43160)
中国(23401)
(17487)
管理(16304)
(14977)
科学(14963)
学报(14400)
经济研究(14134)
(13296)
金融(13296)
国际(11359)
大学(11165)
技术(10949)
财经(10856)
问题(10660)
学学(10593)
教育(10356)
农业(10282)
(10061)
业经(9961)
(9631)
世界(9001)
技术经济(7693)
统计(6826)
经济问题(6613)
(5920)
(5900)
论坛(5900)
共检索到198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由吉林大学与韩国汉城大学、联合国亚州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ESCAP)、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UNDP)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中国事务室的代表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芬兰等国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唱新   富燕妮  
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汉城大学韩国政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中国长春南湖宾馆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受到各方关注的国际盛会。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代表考尔、比乔伊·雷查德呼里·安孝承,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驻华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文生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部分外国学者论文摘要于文生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汉城大学朝鲜政治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长春召开。与会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王凤玲  
进入 2 1世纪 ,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外部与内部环境、政治与经济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美俄、俄欧和中俄间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也已由各国自主开发进入了双边及多边合作为主的开发阶段。根据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具备的条件 ,现提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并利用当前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整体合作目标的实现 ,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纪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日本北陆环日本海经济交流协议会(AJEC)共同举办的第二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4日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举行。以本喜久男为团长的日本北陆AJEC代表团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吉林大学与珲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8月5日—8日在珲春市东北亚大厦举行。会议邀请了独联体、日本、朝鲜、韩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共21人参加,国内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内蒙、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的各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喜有  
增进共识,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何喜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支持下,由吉林大学朝鲜韩国研究所主办的庆祝建所三十周年暨"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7月18日一20日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有晨  钟艾妩  
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倾向日益增强。已相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又形成了以美、加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也将于1992年建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麻彦春,童欣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正一  
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梯次特征和较强的互补性,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已明显改善,各国的地缘条件优越,各国都积极采取了相应对策,以加快经贸往来和多边合作的步伐,因此,90年代应在平等互利和尊重权益、和平共处、缩小经济水平差距、求同存异和循序渐进、三分开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东北亚经济的区域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