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9)
- 2023(12328)
- 2022(10127)
- 2021(9076)
- 2020(7539)
- 2019(16427)
- 2018(15781)
- 2017(29772)
- 2016(16046)
- 2015(17437)
- 2014(16754)
- 2013(16585)
- 2012(15605)
- 2011(14610)
- 2010(14788)
- 2009(13702)
- 2008(13364)
- 2007(12128)
- 2006(10839)
- 2005(9607)
- 学科
- 济(88043)
- 经济(87971)
- 管理(46737)
- 业(42693)
- 企(34347)
- 企业(34347)
- 方法(28527)
- 数学(24769)
- 数学方法(24549)
- 地方(22248)
- 中国(19969)
- 农(18651)
- 学(18172)
- 业经(17195)
- 技术(15142)
- 地方经济(14901)
- 财(14242)
- 贸(14002)
- 贸易(13993)
- 易(13473)
- 制(13381)
- 农业(13076)
- 环境(12745)
- 融(12421)
- 金融(12419)
- 银(11554)
- 银行(11504)
- 行(11103)
- 技术管理(10755)
- 和(10735)
- 机构
- 大学(240100)
- 学院(238943)
- 济(109548)
- 经济(107651)
- 研究(92000)
- 管理(87523)
- 理学(75878)
- 理学院(74885)
- 管理学(73612)
- 管理学院(73159)
- 中国(66346)
- 科学(56740)
- 京(49956)
- 所(48016)
- 农(46472)
- 财(44559)
- 研究所(44118)
- 中心(39693)
- 业大(38084)
- 农业(36662)
- 财经(36063)
- 江(36001)
- 经济学(34856)
- 院(32839)
- 经(32792)
- 范(31501)
- 北京(31197)
- 经济学院(31172)
- 师范(31113)
- 科学院(28995)
- 基金
- 项目(163038)
- 科学(128838)
- 基金(119715)
- 研究(113410)
- 家(107798)
- 国家(106951)
- 科学基金(89875)
- 社会(76088)
- 社会科(72244)
- 社会科学(72223)
- 省(63723)
- 基金项目(63527)
- 自然(57829)
- 自然科(56509)
- 自然科学(56485)
- 自然科学基金(55504)
- 划(54203)
- 教育(50305)
- 资助(46800)
- 编号(42180)
- 重点(37854)
- 发(37469)
- 创(36421)
- 部(35431)
- 创新(34446)
- 成果(33534)
- 国家社会(32763)
- 计划(31036)
- 科研(30912)
- 课题(30179)
- 期刊
- 济(125686)
- 经济(125686)
- 研究(71620)
- 中国(45874)
- 学报(42856)
- 农(41874)
- 科学(39172)
- 管理(33656)
- 财(31741)
- 大学(31377)
- 学学(30126)
- 农业(28201)
- 经济研究(21767)
- 融(21407)
- 金融(21407)
- 教育(20377)
- 技术(19174)
- 财经(18495)
- 业经(18436)
- 经(16166)
- 问题(16145)
- 业(15424)
- 技术经济(13679)
- 贸(13360)
- 国际(13089)
- 世界(12904)
- 科技(12771)
- 版(11829)
- 商业(11779)
- 统计(11137)
共检索到360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治华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关于合作的发展前景和模式方面,各国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尽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障碍:各国间政治关系复杂,社会差异巨大等,然而,在近年来的合作实践中,双边或三边合作在清除障碍、提高区域合作方面却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态势。在双边合作中,俄韩经济合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效鲜明,对其进行探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不无裨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魁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东北亚经济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需要排除,中国应采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牵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为目标,以设立相应机制为保障,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王凤玲
进入 2 1世纪 ,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外部与内部环境、政治与经济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美俄、俄欧和中俄间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也已由各国自主开发进入了双边及多边合作为主的开发阶段。根据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具备的条件 ,现提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并利用当前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整体合作目标的实现 ,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东北亚 国际开发合作 跨国经济合作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有晨 钟艾妩
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倾向日益增强。已相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又形成了以美、加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也将于1992年建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关键词:
区域经济,矛盾,差距,竞争,商品出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麻彦春,童欣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直接投资 切入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洪章
东北亚是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区域,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5亿,面积占亚洲陆地面积32%,与欧洲相当。该区域经济总量为8.2万亿美元,占亚洲经济总量29.2%,占世界10.5%。价值链的分割使东北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去优势纵观东北亚经济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大家都认为东北亚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舒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占有陆地面积大约2100万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哲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正一
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梯次特征和较强的互补性,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已明显改善,各国的地缘条件优越,各国都积极采取了相应对策,以加快经贸往来和多边合作的步伐,因此,90年代应在平等互利和尊重权益、和平共处、缩小经济水平差距、求同存异和循序渐进、三分开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东北亚经济的区域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