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7)
2023(8840)
2022(7321)
2021(6475)
2020(5086)
2019(11256)
2018(10923)
2017(20613)
2016(10887)
2015(12082)
2014(12240)
2013(12327)
2012(12080)
2011(11526)
2010(11865)
2009(10996)
2008(10643)
2007(9601)
2006(9098)
2005(8730)
作者
(34013)
(28497)
(28435)
(26913)
(18296)
(13478)
(12898)
(10993)
(10873)
(10191)
(9979)
(9452)
(9341)
(9329)
(8997)
(8803)
(8469)
(8227)
(8131)
(7869)
(7514)
(7076)
(6850)
(6671)
(6462)
(6399)
(6258)
(6131)
(5857)
(5634)
学科
(74694)
经济(74643)
地方(25841)
管理(25806)
(23139)
中国(20814)
方法(17810)
地方经济(16445)
(15843)
(15654)
企业(15654)
数学(15423)
数学方法(15340)
业经(14784)
(13276)
(11712)
(11538)
金融(11536)
农业(11482)
环境(11024)
(10203)
银行(10193)
(10076)
(9602)
(9355)
贸易(9345)
(8848)
产业(8511)
(8481)
发展(8479)
机构
学院(168412)
大学(166471)
(81806)
经济(80205)
研究(70607)
管理(57059)
中国(53067)
理学(47062)
理学院(46360)
管理学(45681)
管理学院(45352)
科学(40993)
(36961)
(36950)
(34038)
研究所(33133)
中心(30225)
(27309)
(26990)
经济学(26336)
财经(26018)
(25448)
(25269)
师范(25238)
北京(24509)
(23397)
经济学院(23244)
科学院(22203)
(21914)
业大(21169)
基金
项目(102768)
科学(81052)
研究(77984)
基金(72312)
(62791)
国家(62250)
科学基金(52101)
社会(51345)
社会科(48774)
社会科学(48766)
(41125)
基金项目(37376)
(34306)
教育(34013)
编号(31002)
(30479)
自然(29941)
自然科(29148)
自然科学(29143)
资助(28987)
自然科学基金(28583)
成果(25798)
发展(25301)
(24891)
重点(24202)
课题(23255)
(22052)
国家社会(21599)
(20897)
创新(19724)
期刊
(108226)
经济(108226)
研究(60280)
中国(40239)
(26437)
管理(23806)
(23701)
科学(23192)
学报(23019)
教育(19806)
(19728)
金融(19728)
农业(18362)
经济研究(18163)
大学(17424)
业经(16400)
学学(16362)
技术(15985)
财经(13702)
问题(13551)
(12088)
世界(10714)
(10385)
技术经济(10155)
国际(10032)
(9504)
资源(9078)
商业(8910)
经济问题(8831)
(8559)
共检索到28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凤彬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的讨论已进行多年,在许多问题上已取得各国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当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全面认识东北亚的区情,正确把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审视区情,把握主流,仍然是我们东北亚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也随着亚太局势逐步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世宝  张永学  
东北亚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东北三省通过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将为东北振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亚有关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这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张建政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日、韩金融合作 ,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开发资金 ,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中、日、韩金融合作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有适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是要解决合作途径的选择和操作问题。从当前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条件来看 ,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应积极开展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金融合作。从成立东北亚国际开发银行、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清算支付体系和中、日、韩 3边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实施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鲁成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黄鲁成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应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确定了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阐述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鲁成  
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为依据,对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进行阐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0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为服务国家、面向东北亚需求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东北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全面开放、东北地区应对国际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恩和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在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拥有多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已取得重大进展。为了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内应进一步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继续改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 ,加大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 ,对外应继续扩大同东北亚国家的贸易 ,注重增加外资额 ,并提高利用效率 ,以确保同国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喜有  
增进共识,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何喜有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支持下,由吉林大学朝鲜韩国研究所主办的庆祝建所三十周年暨"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7月18日一20日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宏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对外资源依赖性强、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对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主要包括科技合作、环境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张宝仁  
九十年代韩国经济发展及其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李文焕,张宝仁一、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90年代,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10年中,韩国经济要实现翻两番半,即国民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2112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7300亿美元,人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态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会陆南泉按国际上狭义的划分,东北亚区域是由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和日本等国及地区构成。这几年来,有关该区域经济协作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引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幸浩  徐文吉  
当前,亚洲正面临着自我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在今年的“新年献辞”中恳切地指出:“亚洲人民应在自主、平等、互惠原则基础上,相互团结,紧密合作,以实现亚洲的安全与共同繁荣。”建设自主、和平、发展的新亚洲,是亚洲人民一致的宿愿和共同的任务。东北亚,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发展沿革上看,从现存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现状与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忠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