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2)
- 2023(10199)
- 2022(8796)
- 2021(8108)
- 2020(6920)
- 2019(16187)
- 2018(15821)
- 2017(31483)
- 2016(17289)
- 2015(19374)
- 2014(19829)
- 2013(19604)
- 2012(18569)
- 2011(17057)
- 2010(17436)
- 2009(16439)
- 2008(16685)
- 2007(15441)
- 2006(13507)
- 2005(12284)
- 学科
- 济(80703)
- 经济(80635)
- 管理(49464)
- 业(47818)
- 企(38476)
- 企业(38476)
- 方法(34365)
- 数学(30117)
- 数学方法(29790)
- 农(21444)
- 财(20680)
- 中国(18953)
- 地方(18816)
- 学(15855)
- 业经(15057)
- 贸(14774)
- 贸易(14770)
- 易(14255)
- 农业(14205)
- 制(14089)
- 务(12777)
- 财务(12753)
- 财务管理(12728)
- 企业财务(12137)
- 融(12106)
- 金融(12103)
- 理论(11819)
- 银(11775)
- 银行(11751)
- 策(11572)
- 机构
- 大学(256941)
- 学院(256783)
- 济(111319)
- 经济(108923)
- 管理(98077)
- 研究(89391)
- 理学(84088)
- 理学院(83138)
- 管理学(81788)
- 管理学院(81301)
- 中国(67298)
- 京(53270)
- 科学(53112)
- 财(52067)
- 所(45994)
- 农(42710)
- 研究所(41550)
- 财经(40789)
- 中心(40693)
- 江(39693)
- 经(36888)
- 业大(36113)
- 范(34409)
- 经济学(34244)
- 师范(34149)
- 北京(33731)
- 农业(33616)
- 院(31945)
- 州(31496)
- 经济学院(30920)
- 基金
- 项目(163873)
- 科学(129344)
- 研究(121995)
- 基金(118456)
- 家(102164)
- 国家(101315)
- 科学基金(86393)
- 社会(76877)
- 社会科(72865)
- 社会科学(72841)
- 省(63892)
- 基金项目(62219)
- 教育(56540)
- 自然(54862)
- 划(54266)
- 自然科(53530)
- 自然科学(53511)
- 自然科学基金(52570)
- 编号(50978)
- 资助(49233)
- 成果(42705)
- 部(37356)
- 重点(37220)
- 发(36475)
- 课题(35256)
- 创(33648)
- 教育部(31937)
- 创新(31475)
- 性(31459)
- 科研(31307)
- 期刊
- 济(125705)
- 经济(125705)
- 研究(77211)
- 中国(47088)
- 财(40256)
- 农(38568)
- 学报(36651)
- 科学(34620)
- 管理(34046)
- 教育(27713)
- 大学(27538)
- 融(26086)
- 金融(26086)
- 学学(25914)
- 农业(25819)
- 技术(22050)
- 财经(20260)
- 经济研究(19835)
- 业经(19577)
- 经(17477)
- 问题(16822)
- 贸(15067)
- 国际(13788)
- 业(13565)
- 技术经济(13451)
- 统计(12315)
- 理论(12268)
- 商业(11953)
- 世界(11851)
- 版(11501)
共检索到385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健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以贸易合作为先导 ,而投资合作则应该是其深层次发展的“助推器”。加强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首先要从理论上分析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看 ,在东北亚区域内进行国际投资合作既有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也存在着诸如政府政策等阻碍因素。因此 ,要趋利避害 ,寻找有效的对策 ,加强东北亚区域的投资合作 ,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推进。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投资合作 理论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依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维新
随着亚太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浪潮的冲击,东北亚地区国家也开始探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各种观点的交流,现在已进入了各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讨论实施方案的阶段。尽管各家观点存在差别,甚至在有些问题上分歧很大,但从中仍可找到许多共同点。例如,关于东北亚的地域范围有“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
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RiverAreaDevelopment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现状 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关键词:
东北亚 能源 安全 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辉
未来的十年间,大连把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目标,这必然会导致相关资源在该区域内进行重新配置,引发新一轮的竞争。面对这种自身主动性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连要获得更多利益,实现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构筑在各个领域中的优势。第一,要搞好港口硬件建设,保证港口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超前优势和先进性;第二,建设大连临港工业区,加强与东北腹地及省内其他港口的合作,拓展货源渠道,保证货源充足和运输顺畅;第三,成立大连港物流集团,通过在东北亚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并购等形式,构筑四通八达能保证实现综合运输的集疏运网络;第四,采取积极促进人力资源流入的政策,提高大连整体收入水平,建立吸引人才流入方面的优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魁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东北亚经济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需要排除,中国应采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牵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为目标,以设立相应机制为保障,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的形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鄂冰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参与各类经济合作,对外贸易取得惊人成绩。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贸易额大幅缩减,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得不催促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贸易发展的新方式。本文从对外贸易的视角,探讨了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志刚 李光辉
地理位置的邻近只为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地缘基础,而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经济发展战略等则是深入合作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分析各国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指出这些差异过大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制约作用,为我们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视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开始改变"唯美是从"政策,积极推行"回归亚洲"新战略,以实现东亚共同体为基础的大区域合作战略目标。日本的东亚FTA战略,体现出日本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基本政策和利益取向,但在实施中势必遇到很多障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潮流中,东北亚的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中、日、韩和东盟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环境合作 东北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