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7)
- 2023(5202)
- 2022(4454)
- 2021(4075)
- 2020(3295)
- 2019(7489)
- 2018(7150)
- 2017(13810)
- 2016(7360)
- 2015(8288)
- 2014(8195)
- 2013(7891)
- 2012(7492)
- 2011(6971)
- 2010(7193)
- 2009(6557)
- 2008(6414)
- 2007(5896)
- 2006(5329)
- 2005(4951)
- 学科
- 济(35199)
- 经济(35173)
- 管理(22812)
- 业(19789)
- 企(16773)
- 企业(16773)
- 地方(12697)
- 方法(11075)
- 环境(11073)
- 数学(8851)
- 数学方法(8740)
- 中国(8594)
- 地方经济(8432)
- 划(8126)
- 农(7728)
- 贸(7705)
- 贸易(7703)
- 易(7487)
- 业经(6956)
- 学(6833)
- 融(6665)
- 金融(6663)
- 和(6230)
- 财(5977)
- 关系(5500)
- 发(5308)
- 农业(5306)
- 制(5199)
- 银(5063)
- 银行(5061)
- 机构
- 学院(108790)
- 大学(108465)
- 济(46883)
- 经济(45904)
- 研究(41019)
- 管理(40689)
- 理学(34822)
- 理学院(34361)
- 管理学(33901)
- 管理学院(33687)
- 中国(30218)
- 科学(24023)
- 京(23070)
- 所(20673)
- 财(19438)
- 研究所(18924)
- 中心(17529)
- 范(16460)
- 师范(16346)
- 江(16293)
- 财经(15624)
- 院(15400)
- 北京(14543)
- 农(14329)
- 经(14109)
- 经济学(14067)
- 州(13427)
- 师范大学(13405)
- 业大(13038)
- 经济学院(12686)
- 基金
- 项目(72293)
- 科学(57946)
- 研究(54440)
- 基金(52624)
- 家(45789)
- 国家(45455)
- 科学基金(38766)
- 社会(35606)
- 社会科(33890)
- 社会科学(33879)
- 省(27788)
- 基金项目(27561)
- 教育(24321)
- 划(24118)
- 自然(23790)
- 自然科(23174)
- 自然科学(23169)
- 自然科学基金(22718)
- 编号(22277)
- 资助(20732)
- 成果(18165)
- 发(17633)
- 重点(17014)
- 部(15962)
- 课题(15779)
- 国家社会(14979)
- 创(14955)
- 发展(14613)
- 展(14388)
- 创新(14016)
共检索到167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禹浪,余长江
哈尔滨战略地位的转换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变迁的历史进程而转换的 ,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是随着世界格局和区域格局的重大政治变故而发生变化。目前 ,东北亚区域国际环境正处在急剧的转换中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依然受到历史的、政治的及其文化差异方面的限制。因此 ,我们应更加深入地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国际背景 ,从理论上、政治措施上对哈尔滨战略地位优势的发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国际环境 哈尔滨 战略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晨曦
2011年8月13日,在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了"角色与责任: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与战略利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这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清才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之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9·11”事件后 ,相关大国围绕朝鲜半岛局势及区域安全等问题加快了相互关系调整的步伐 ,而美国的东亚政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安全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因素。在国际政治及亚太安全形势不断变化的新时期 ,日本和朝鲜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动向尤其引人注目。作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国家 ,中国应如何面对新的国际环境的变化 ,调整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 ,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安全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鲁慧
从地缘政治角度研究国家安全环境问题是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民族国家永恒的主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是否有利,首先取决于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地缘安全环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家安全利益紧密相关,东北亚地区的中国崛起是不可遏止的必然过程,同时也是极为艰难复杂的过程,大国崛起必然也面临着“崛起困境”。哪些地缘政治关系和安全环境构成了“崛起的困境”,就成为东北亚安全环境中中国崛起的战略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环境合作 东北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连松
一、在制定我国北方参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战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发展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逐年增多。我国北方沿海正处在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这一大趋势面前,我国将采取怎样的对策,作为北方沿海省份的河北省又将怎样动作,已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蕴岭
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缘、经济、政治与安全意义。由于东北亚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缘关系,这个地区的合作呈现出多重框架、多种机制、多重因素影响的特点。出于地缘经济、政治的考虑,尤其是东北地区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合作采取了积极参与和务实推进的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和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性思考与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在解释国际秩序的构成上,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权力的基础地位,自由主义传统认为权力不能单独起作用,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则重视"说服与承认"关系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东亚区域国际秩序的发展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中华帝国(1)长期拥有权力优势和慎重使用权力的传统,并在东亚区域中心和边缘地区形成了明确的秩序原则和灵活的妥协空间。权力结构——协商规范间的平衡共存使古典东亚区域秩序长期维系。西方殖民列强打破东亚区域的隔绝性后,传统帝国秩序下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解体,既有协商规范也失去了吸引力,协商规范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也由平衡转向依附。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没有找到新的平衡,使东北亚区域格局陷入长期动荡。如何在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间找到平衡,成为解释东北亚区域秩序发展的重要视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中国东北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开发型、专业型、规模型、外向型和特产型区域大农业经济。在当今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东北将充分发挥其历史上形成的农业经济特色和优势,21世纪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农业投资与开发中心、东北亚农产品加工中心和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心。中国东北农业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东北,农业特色,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关键词:
东北亚 能源 安全 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凯锋,张洲军
1998年东北亚地区形势虽然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整个地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其特点是:朝鲜半岛局势动中有稳,日美军事合作深入务实,俄罗斯局势仍动荡不稳等
关键词:
东北亚,朝鲜半岛,日美军事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美国战略东移 东北亚 地缘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