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8)
2023(7275)
2022(5976)
2021(5325)
2020(4091)
2019(9183)
2018(8712)
2017(16467)
2016(8889)
2015(9752)
2014(9825)
2013(9812)
2012(9503)
2011(8926)
2010(9129)
2009(8235)
2008(8144)
2007(7323)
2006(6922)
2005(6603)
作者
(27355)
(22859)
(22802)
(21276)
(14573)
(10962)
(10370)
(8895)
(8747)
(8214)
(7913)
(7695)
(7459)
(7366)
(7220)
(7071)
(6821)
(6574)
(6543)
(6485)
(5857)
(5749)
(5481)
(5306)
(5136)
(5066)
(5051)
(5046)
(4657)
(4575)
学科
(48002)
经济(47957)
地方(21064)
管理(19856)
(19823)
中国(18350)
(13993)
地方经济(12696)
(12598)
企业(12598)
业经(11156)
方法(10758)
农业(10228)
(10085)
数学(9069)
(9068)
金融(9066)
数学方法(8997)
(8770)
环境(8716)
(8164)
银行(8154)
(8077)
(7400)
贸易(7390)
发展(7370)
(7348)
(7016)
(7001)
技术(6627)
机构
学院(130603)
大学(128182)
(56030)
研究(55275)
经济(54775)
管理(44505)
中国(41323)
理学(36775)
理学院(36195)
管理学(35603)
管理学院(35350)
科学(33561)
(29421)
(29351)
研究所(26463)
中心(24188)
(24071)
(23350)
(21589)
(21301)
师范(21114)
(19949)
北京(19396)
财经(18197)
农业(18017)
业大(17877)
(17810)
科学院(17335)
(17313)
经济学(17041)
基金
项目(83523)
科学(66047)
研究(63395)
基金(57919)
(50752)
国家(50287)
科学基金(42113)
社会(40611)
社会科(38491)
社会科学(38485)
(34314)
基金项目(30334)
(28795)
教育(27589)
编号(26068)
(26006)
自然(24801)
自然科(24160)
自然科学(24156)
自然科学基金(23681)
资助(22568)
成果(21386)
发展(21338)
(20962)
重点(19714)
课题(19500)
(17409)
(17259)
国家社会(16725)
创新(16237)
期刊
(73393)
经济(73393)
研究(45039)
中国(33705)
(23166)
科学(19745)
学报(18705)
教育(18048)
管理(17562)
农业(16352)
(15761)
(15360)
金融(15360)
大学(13941)
业经(13398)
学学(12980)
技术(11771)
经济研究(11505)
问题(9452)
(8554)
财经(8465)
资源(8267)
(7403)
世界(7304)
(7290)
论坛(7290)
(7047)
商业(7008)
(6892)
国际(6772)
共检索到219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豪  
在21世纪,人口作为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东北亚区域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将有利于这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彤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使东北亚区域合作势在必行,这一地区生产要素的强互补性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东北亚区域化应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体区域合作,并以科技与环境方面的合作为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贯穿于区域合作的始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凤彬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的讨论已进行多年,在许多问题上已取得各国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当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全面认识东北亚的区情,正确把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审视区情,把握主流,仍然是我们东北亚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也随着亚太局势逐步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世宝  张永学  
东北亚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东北三省通过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将为东北振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亚有关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这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0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为服务国家、面向东北亚需求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东北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全面开放、东北地区应对国际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张建政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日、韩金融合作 ,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开发资金 ,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中、日、韩金融合作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有适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是要解决合作途径的选择和操作问题。从当前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条件来看 ,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应积极开展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金融合作。从成立东北亚国际开发银行、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清算支付体系和中、日、韩 3边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实施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鲁成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黄鲁成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应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确定了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阐述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鲁成  
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为依据,对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进行阐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磐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互补关系,强化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城市网络结点的枢纽功能,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东北亚各国政府要为本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苦练内功”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从而达到东北亚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孟祥臣  路京京  
2021年8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东北亚论坛》协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1)在长春举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日本国大使程永华,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胜今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宏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对外资源依赖性强、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对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主要包括科技合作、环境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港口功能日臻完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辐射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已成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李国夫  
]随着冷战结构的崩溃和东北亚各国(地区)经济互补性的增强,该地区的人口转换也取得了迅速进展。在东北亚地区的人口转换过程中,人口转换的速度由于国家的多样性而明显不同,其中,邻国的直接或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近年来地区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已经迎来了人口、产业转换相互作用的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的人口转换和产业转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北亚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转换,将极大地促进和加快地区间资本循环——技术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移动的过程,这将对21世纪该地区的变革及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