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5)
2023(5593)
2022(4824)
2021(4647)
2020(3824)
2019(8800)
2018(8532)
2017(16583)
2016(9129)
2015(10334)
2014(10405)
2013(10177)
2012(9844)
2011(8789)
2010(9169)
2009(8488)
2008(8666)
2007(8128)
2006(7327)
2005(7050)
作者
(26658)
(22330)
(22202)
(21296)
(14059)
(10932)
(10225)
(8795)
(8304)
(8052)
(7613)
(7608)
(7114)
(7103)
(6975)
(6922)
(6817)
(6563)
(6461)
(6431)
(5655)
(5401)
(5386)
(5044)
(4939)
(4915)
(4904)
(4819)
(4573)
(4539)
学科
(44137)
经济(44091)
管理(23443)
(20154)
(15578)
企业(15578)
(13988)
贸易(13982)
方法(13793)
(13666)
地方(13122)
数学(11946)
中国(11924)
数学方法(11666)
(11350)
(11237)
(9780)
(8401)
(8252)
地方经济(8113)
(8106)
出口(8103)
出口贸易(8103)
业经(7378)
农业(7254)
关系(7173)
(6444)
(6362)
金融(6360)
(6058)
机构
大学(130785)
学院(130400)
(54932)
经济(53577)
研究(48712)
管理(45076)
中国(38139)
理学(37486)
理学院(36975)
管理学(36146)
管理学院(35919)
科学(29629)
(28686)
(25697)
(25674)
研究所(22719)
中心(22404)
(22130)
(21554)
财经(19455)
(19309)
师范(19163)
北京(18611)
业大(17869)
(17795)
(17490)
(17322)
经济学(17048)
农业(17027)
(15556)
基金
项目(81076)
科学(63587)
研究(60490)
基金(57969)
(50598)
国家(50194)
科学基金(41974)
社会(38203)
社会科(36175)
社会科学(36166)
(31659)
基金项目(29853)
教育(27731)
(26768)
自然(25931)
自然科(25329)
自然科学(25323)
自然科学基金(24825)
编号(24784)
资助(24338)
成果(21502)
重点(18685)
(18670)
(18015)
课题(17891)
(15960)
国家社会(15877)
(15492)
发展(15287)
科研(15287)
期刊
(68186)
经济(68186)
研究(42354)
中国(29494)
(21560)
学报(20288)
(19633)
科学(18451)
教育(17669)
管理(17168)
大学(15502)
农业(14550)
学学(14315)
(14148)
金融(14148)
技术(12170)
(11052)
国际(10344)
业经(10312)
经济研究(10045)
问题(9775)
财经(9713)
(8552)
世界(7327)
(7191)
图书(7084)
(6835)
论坛(6835)
技术经济(6443)
统计(6437)
共检索到216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儒煜  
目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东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交通运输方面的合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 ,东北亚交通运输合作中仍然存在着陆路 9大运输走廊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在设施乃至政策上存在过境通关障碍、港口建设盲目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限制、阻碍甚至误导了东北亚各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合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此 ,我们认为 ,交通运输合作的基础在于经济合作 ,其具体形式就是产业合作 ,只有通过积极的贸易、投资活动来推进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更加紧密的合作 ,才能为东北亚区域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前提 ,提供真正的动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恩武  李广  田刚  
中国东北及内蒙国有林区怎样有效地参与东北亚林业经济合作,并在这个区域的合作中得到发展,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世界性的森林资源的减少,世界范围内的木材采伐量正日益趋近于可能维持供应的极限,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致使各国都十分关注世界最后一块尚未全面开发的森林资源——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目前,东北亚区域各国对林业经济合作十分重视,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关注,但是在开发与利用这片森林资源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韩映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问题已引起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学者以及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该地区相关各国要求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国际经贸合作,以求得经济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也表明大力发展东北亚区域国际经贸合作的可行性正在增强。本文拟从东北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这一地区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关问题。一、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东北亚首先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从纯粹地缘位置,它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来划分,则还应包括中国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间或也包括上海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姜周  
在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诸多原因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于美国的影响。本文从探讨美国东亚战略的演进着手,归纳出在后冷战时期多变的东亚战略中所坚持的主线。然后分析了美国因素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美国因素考量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小丁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成为亚太经济研究的热点,该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以及经济协作发展之快都令世人瞩目。东北亚地区毕竟与西欧、北美经济区不同,这里是世界政治、经济大国集中分布的地区,世界两大体系的三个世界大国,以及东西关系,南北关系,南南关系无不囊括于此。这里的联合与斗争,都直接牵动着各国的利害关系。本文试从大国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东北亚各国在区域性协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对区域内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光瑞  范红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东北三省与日本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光瑞,范红梅进人8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地缘政治的缓和、地理上的接近、产业结构及要素禀赋的互补使局部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形成区域经济圈。如“环日本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中国东北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开发型、专业型、规模型、外向型和特产型区域大农业经济。在当今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东北将充分发挥其历史上形成的农业经济特色和优势,21世纪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农业投资与开发中心、东北亚农产品加工中心和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心。中国东北农业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玥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在东北亚区域开展经贸合作面临着美国、朝鲜以及日本等国的制约,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又具备内生驱动,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应加强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共享和平;加强"中朝韩俄经济带"建设,互惠互利;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建设的对接,共渡难关;加强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加快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儒煜  冯建超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东北亚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成为区域内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积极展开了交通物流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东北亚区域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管道等交通物流体系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建立一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将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英姿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毗邻,经济各有优势、自然资源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如何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东北亚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种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存在复杂的政治与军事形势所致。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又被重新提出。不少学者指出,“东北亚”,所包含的范围,既要注重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尚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孙尚清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从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一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二是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进程正在加快,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经过西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