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7)
- 2023(5479)
- 2022(4508)
- 2021(3856)
- 2020(3174)
- 2019(6908)
- 2018(6586)
- 2017(12899)
- 2016(6292)
- 2015(6959)
- 2014(6858)
- 2013(6976)
- 2012(6805)
- 2011(6617)
- 2010(6803)
- 2009(6328)
- 2008(5833)
- 2007(5297)
- 2006(5012)
- 2005(4682)
- 学科
- 济(59631)
- 经济(59607)
- 地方(18582)
- 管理(15911)
- 地方经济(13848)
- 方法(13688)
- 数学(12440)
- 数学方法(12383)
- 业(10745)
- 中国(10622)
- 学(9056)
- 业经(8803)
- 农(8184)
- 企(7605)
- 企业(7605)
- 环境(7498)
- 关系(6802)
- 经济学(6791)
- 体(6431)
- 发(6155)
- 融(6091)
- 金融(6089)
- 制(6050)
- 农业(6017)
- 和(5595)
- 产业(5560)
- 资源(5392)
- 贸(5029)
- 贸易(5024)
- 易(4694)
- 机构
- 学院(102358)
- 大学(101015)
- 济(56969)
- 经济(56020)
- 研究(42064)
- 管理(35758)
- 中国(30476)
- 理学(30320)
- 理学院(29892)
- 管理学(29521)
- 管理学院(29310)
- 科学(23208)
- 财(21326)
- 所(21160)
- 京(20563)
- 经济学(19157)
- 研究所(19150)
- 中心(17663)
- 财经(17144)
- 经济学院(16863)
- 江(15508)
- 经(15434)
- 院(15117)
- 范(13799)
- 师范(13732)
- 科学院(13571)
- 农(13564)
- 北京(13191)
- 财经大学(12481)
- 州(12084)
- 基金
- 项目(65305)
- 科学(52407)
- 研究(49192)
- 基金(47824)
- 家(41394)
- 国家(41110)
- 科学基金(34970)
- 社会(34490)
- 社会科(32842)
- 社会科学(32836)
- 省(25280)
- 基金项目(24782)
- 教育(20965)
- 划(20786)
- 自然(19704)
- 自然科(19186)
- 自然科学(19182)
- 资助(18883)
- 自然科学基金(18809)
- 编号(18752)
- 发(17131)
- 重点(15308)
- 国家社会(15263)
- 成果(14840)
- 发展(14740)
- 展(14549)
- 部(14342)
- 济(14240)
- 经济(14128)
- 课题(13538)
共检索到163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辉
作为东北三省的重要区域,东北东部经济带承担着东北全面振兴和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重任,历经多年发展,很多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通过建立多维度的空间布局、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东北亚国际合作核心区、配套互通的绿色大通道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东北东部经济带区域合作水平。
关键词:
东北东部经济带 区域合作 开发开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同宽
2005年,在辽宁省丹东市倡导下,丹东、抚顺、吉林、通化等13个东北东部二线城市提出了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一构想已付诸实施,并进展顺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德才 张瑛 李智江
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是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的关键一步,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合作现状,提出长江经济带合作机制研究应是多样并存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需基于三大次区域的区域合作进行制定。另一方面,文章构建了包含主体机制、制度化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寿义 程栋
区域合作机制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区域合作路径的分析,可以清晰发现我国区域合作机制失灵的逻辑障碍:地方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区域主体,在区域合作中存在"越位"和"缺位",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这一情况的改善有赖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结合长江经济带三大次区域合作现状,应从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四方面努力完善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蔚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畜产品的产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但在科技和资金上的短板,使这些国家的畜牧业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本文在梳理我国与中亚五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依靠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畜牧业区域合作平台提出了一点思考,为我国畜牧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亚五国 畜牧业 区域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丽英 赵捧未 魏明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应积极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互通"开展多项合作。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思想为指导,形成基础设施先行、制度规范为纲、人文交流为本的"以德相融"的合作模式,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农业合作、建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强化教育培训等多种合作路径,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包容、和平、发展、共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蔚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畜产品的产能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但在科技和资金上的短板,使这些国家的畜牧业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本文在梳理我国与中亚五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依靠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畜牧业区域合作平台提出了一点思考,为我国畜牧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亚五国 畜牧业 区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国际间经济与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出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各地快速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东北老工业基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时此刻,东北老工业基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创立“东北工业经济圈”,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再创辉煌。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区域合作 东北工业经济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海
按照区域发展的观点,有人将东北视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下,东北经济圈已经到了建立的最佳时期。优化资源配置,密切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增强整体合力与实力,已经成为东北经济一体化、共建新型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东北经济圈 分工协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 杨玉文
实现东北三省和内蒙三市两盟的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评价国内外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东北区域经济合作必需解决各项基础工作、各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七点启示。1.发挥各成员政府的作用;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充分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4.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构建区域经济的统一大市场;6.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7.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区 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 李娟伟
复兴现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合作基础为出发点,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建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中亚五国与中国在资源、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之间的合作潜力。其战略选择在于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合作,中亚国家能够借鉴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工业化的经验,迅速走上现代化工业的道路;而中国通过复兴古丝绸之路,在经济贸易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之外,又增添了新的文化与战略需求,同样促进了中国后工业化的改革。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具有无限潜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磊 杨为程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优势在于关联带动性强、壁垒少、合作共识多,民间动力强。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非常明显比较优势的人文经济资源,但是目前的中国中亚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决策与协调组织机构"中国中亚旅游合作开发委员会"、推进签证便利化的具体措施、与中亚国家签署航空自由化协议,促进西部城市航空自由化、创新融资方式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已具备了很多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在东北亚地区,应加强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此为纽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近来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已从构想阶段进入实质阶段,从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课题,对此加以充分研究,必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关键词:
东北亚和平与发展,城市间经济交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郢
一、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区域内各国、各地区都应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寻求开发和区位利益互补的条件。(一)黑龙江省的区位和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为45.6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位,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它处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北部,东北部与俄罗斯为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国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